比亚迪坚持价格战,友商群情激愤!谁在暗讽“偷工减料”?

电动车公社 2024-06-21 02:26:21

2024年已经悄然间过去了将近一半,如果用一个字去概括整个2024年上半年车圈的状态,必然是“卷”字当头。

前段时间举办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一众车圈大佬就“卷”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火药味异常浓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一上来就对行业的“卷”表明了支持立场。

“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意味着中国品牌的新高度,和用户利益的最大化。未来十年,必然会有更多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

谁能想到,第二位发言的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立马上台反驳:“卷下去不是办法,没利润!企业目的是什么?是盈利!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交税、就业。我们应该有个大局观,要关注长期主义,而不是眼前去卷。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超前于国家战略10年,丰田本田好多外国朋友眼睛都看傻了。这里建议主管部门,到了纯电动占比50%的那一天,真的要好好考虑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到了论坛第二天,关于内卷的口水战也变得更加白热化。价格战的“始作俑者”王传福,也对“卷”这件事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只有竞争才能产生繁荣。所有的(汽车行业)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这种“卷”,要拥抱这种竞争。手机和家电行业已经经历过好几轮淘汰,剩下的都是世界级企业,汽车行业也会遵循这种规律。”言外之意,比亚迪先走一步,各位同行继续努力!

未能亲身到场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是通过线上演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反对不健康内卷”的看法:

“内卷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如果市场化水平高,法律健全,执法严格,透明公平地竞争,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坏事。任何产业想要健康发展,都必须能实现较好的投入产出比。

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必然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和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有了李书福的铺垫,吉利集团副总裁杨学良顺水推舟,进一步强调了反内卷的态度。“吉利也经历过造低价车的阶段,但后来我们发现这件事不可持续。现在我们要把质量提上去,不能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要打好企业‘道德战’。最近两年,汽车平均成交价下滑了25%,放眼全球都没发生过这种现象,这不正常。再加上现在各种流量、水军搞得行业乌烟瘴气,导致很多车企集体滑进了内卷之中无法自拔,发展同样不可持续。无意义或者过度的卷,很难赢得别人的尊重。”

虽然杨学良的发言并未指名道姓,但看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这些词,或许有些网友开始联想到一系列事件了。比亚迪品牌公关总经理李云飞是这么说的:

“我特别赞同学良总提到的‘道德战’。两三年前新能源汽车出现电池原材料涨价、补贴退坡的时候,行业都在涨价,我们也在涨。现在呢?看看电池原材料价格都跌成什么样了!电池涨价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车要涨价,电池降价的时候为什么不降呢?各位扪心自问一下,这样是不是不道德?对于价格战,每个企业的规模和情况都不一样。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叫量力而为。在行业里混的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财务都是透明的。你亏本了,大家都看得见。就像坐一桌子打牌,有人出牌了,能跟就跟,跟不了就过。不要置气,不要翻桌子。还有下一局啊,又不是说立马结束了。下一款产品,下一局咱们继续来。”

一般车圈发生这种针锋相对的场合,自然少不了“余大嘴”的身影。虽然余承东没有亲自参加这次重庆汽车论坛,但他在最近一次直播中回应内卷这件事,态度也是一如既往的犀利:“从来没看到靠低价竞争走得远的车企,只有没有水平的人才会打价格战,因为自身竞争力不行,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有些企业过于热衷于低价竞争,但这种策略实际上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为代价的。”

结合余承东在6月1号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的观点——“全世界第一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他们有超低的成本。我们不善于卷超低价格,我们还是善于卷价值”来看,给不少网友带来了“比亚迪卷价格、华为卷价值”的感觉。而李云飞恰好关注到了余承东的发言,在一次试驾直播时回怼道:“在我印象中过去一两年华为也降了两次价,降价幅度也是挺狠的,这不也是卷价格嘛。”

除了这些大佬之外,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对内卷也表达了自己反对价格战的态度。他认为,“汽车界卷很正常,是市场竞争必然的结果,但只卷价格确实低级了一点。”

去年公然举报比亚迪的长城汽车,在新款哈弗H6发布会上也站出来喊话:李瑞峰:“但如果桌牌上有人“出老千”,长城就要发出预警,站出来“敲桌子”甚至“掀桌子”。”

一时间,似乎大部分反对卷价格战的声音都把矛头指向了比亚迪,有点车圈“围攻光明顶”那味了。谁叫过去这两年,比亚迪在卷价格方面一刻都没有消停。先是喊出油电同价、再喊出电比油低,把“998秦”直接降两万变成“798秦”,然后用各种冠军版刷新着人们对于汽车售价下限的认知。而上个月,比亚迪又放出了在第五代DM技术加持下,官方百公里油耗仅2.8L的秦L和海豹06 DM-i,而“998”的定价又一次刷新了中型轿车的下限。

有一说一,汽车行业里从供应商拿货的BOM成本基本是透明的,5%的价格就已经是非常大的差距了。

看到比亚迪随随便便就能把价格压下来,行业内的人确实很容易会产生“比亚迪是不是偷工减料了”的想法。

如今在友商的众目睽睽之下,比亚迪犯下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成为友商对比亚迪发起进攻的把柄。

但口说无凭,在掌握关键证据之前,只能承认比亚迪是通过规模化、自研自造等等手段,才拥有了整个行业的“引导定价权”。有意思的是,对于车圈愈发激烈的内卷和价格战,早在去年就已经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去年7月份,在中汽协的牵头下,一汽、上汽、吉利、长城、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等19家车企共同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

结果承诺书中第一条最后一句话,“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认为其涉嫌触犯《反垄断法》。而已经签署“承诺书”的特斯拉,第二天就来了个官宣降价,相当于签了个寂寞。随后,中汽协后续补了一条红头文件,删除了承诺书中涉及“价格”的表述。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应该都清楚,车圈价格战并没有就此停息,而是一轮又一轮持续到了现在。到现在已经过去1年多的时间了,车圈降价的幅度终于有所缓和,同时这次重庆汽车论坛上,反对价格战和内卷的声浪越来越大。这说明一个问题,已经有玩家已经精疲力竭,卷不动了。根据乘联会给出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虽然中国汽车行业整体销量表现较好,销售收入和利润都在增加,但利润率却在持续下滑,已经降低到了4.6%,创下了近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反映到单车利润,已经从7年前的2.3万元,下滑到了仅1.6万元。

单车利润持续下滑,给车企们造成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确实已经反映到了不少车企的财报上。就拿这次开场痛斥内卷的广汽集团来说,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降了18.79%,净利润同比降了20.65%,净利跌了2个百分点,仅剩5.66%。

而曾庆红之所以要提丰田、本田两兄弟,恰恰是因为比亚迪的价格战策略,对以节油为优势的日系车形成了沉重的打击。细看广汽集团的3月销量简报会发现,广汽和丰田本田的两家合资公司,一季度累计销量相比去年分别减少了21.74%和29.09%。这两家合资公司对于广汽集团来说,已经算得上半壁江山了。所以会站出来喊话“反内卷”,也是事出有因的。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广汽董事长曾庆红呼吁的“油电同权”,除了市场公平竞争以外,更多的也是为了企业利润在考量。毕竟现阶段来看,卖燃油车或混动增程(带油箱的),确实要比纯电利润率更高。零跑、哪吒、长安深蓝、长安启源、东风奕派、岚图等品牌,也都采用了纯电+增程一起卖的策略。至于对于反对价格战的玩家们,担心可能会出现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种恶性循环,其实也不无道理。毕竟车企承担的价格压力,最终会传到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很多三、四级供应商已经受到了冲击,为了改善业绩不得不将不盈利的业务剥离出去。”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价格战如果再继续下去,最终的趋势一定是降低零部件规格,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即便车企自己能保证守住“道德底线”,能保证供应商们也同样守住“道德底线”吗?显然,此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写在最后

这轮关于车圈内卷的针锋相对之后,到底价格战会不会就此结束?社长倒是觉得不会,价格战仍将持续。一是因为中国不同于欧美日等汽车工业传统强国,每个家庭该有车的基本上都有车了。中国仍然存在大量未曾拥有过人生中第一辆车的人,在庞大的需求之下,物美价廉是众望所归。二是只要汽车行业里还存在愿意打价格战的玩家,其他玩家甭管愿不愿意,都会被牵着鼻子走。嘴上痛斥价格战的车企,不一定没有打价格战的能力,“表面不学习,考试考第一”这种障眼法,在车企竞争策略中同样适用。至于价格战会不会让产品质量整体受到影响,仍然要看价格战的主动发起者“道德底线”如何,同时监管部门的质量管理也十分重要。但不管怎么说,内卷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末位淘汰,身处其中任何的玩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现实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残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达尔文《物种起源》。

3 阅读:339
评论列表
  • 2024-06-21 11:40

    卖什么价还有人管,真奇怪?长江后浪推前浪。打不过你就关门吧。希望比亚迪更便宜😊。

  • 2024-06-22 08:34

    比亚迪只卷价格吗?你没有看到人家Dmi技术的发布吗,看到dmi定位创新吗,看到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吗,一个dmi就够领先其他混动一个时代,自己不投入研发,把一个专利保护期到期的DHT拿来就用,明明自己没有类似技术,就怪别人卷,说话脸红吗?

  • 2024-06-21 07:50

    长城墨守陈规,H6霸市这么多年却对高油耗毫无对策,错失良机不怪自己只是推贵任,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Dwayne 回复:
    不是墨守成规,是只赚快钱,不投入,不研发,不创新,不了解人民需求
  • 2024-06-22 15:55

    长城制霸SUV市场,月销量几万的时候,挣的钱不投入研发,不想办法解决油耗偏高的问题。现在销量断崖式暴跌。就急了。取些名字猫狗咖啡初恋,颜色原谅绿。什么玩意

  • 2024-06-22 18:52

    垃圾也想盈利?

电动车公社

简介:重新思考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