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主惨遭保险公司"拒保"!只因1年跑了2万公里?

电动车公社 2024-06-19 00:36:21

就在前不久,比亚迪自家运营的保险正式开售了,已经在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陕西7个城市率先开放了试点。

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一出——有位刚要为自家宋PLUS续保的网友惊喜地发现,各大保险公司给出的全险报价基本都在3000元左右;但到了比亚迪官方这边只要2300块钱,打了8折都不止!这可把他高兴坏了!立马下单!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同样都是电动车,有人保险越来越便宜,而有的人连保险续保都成问题!

这就要说说,网络上出现的一些“保险公司拒绝给电动车续保”的离谱案例了。今年4月份就有网友爆料,自己2022年买了辆欧拉黑猫代步,一直零出险。结果第3年续保的时候被保险公司告知不能续保,说要按照营运车辆来出单,说白了就是“要加钱”。进一步询问之后保险公司告诉他,因为驾驶里程过多,才被判定为疑似营运车辆。

得知消息后他非常蒙圈,自己当初买车是因为每天通勤要跑150公里,看中的也是电动车开起来比燃油车便宜。再加上周末偶尔会和家人去自驾游,平均下来一年要开3.5万公里。之前自己开燃油车的时候也这么跑,从来没遇到过保险公司以拒保为名涨价的问题。他去年确实注册过滴滴顺风车,但是基本上没怎么拉过客。他问了一些拉顺风车的电动车朋友,也没有出现过不给续保的问题,毕竟顺风车业务并不属于营运车范畴。

后来,他找了很多家保险公司,绝大多数都以“疑似营运车辆”为理由拒绝以非营运身份进行投保,最后终于找了个不知名的小保险公司,加了钱才投保成功。上面这位车主的遭遇本就够离谱的了,没想到还有更离谱的。有位车主爆料称,“自己的新能源1年只跑了2万公里,没有违章,只出险了1次,就直接被保险公司拒保了!”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险从业人员表示,“对于新能源车是否为营运车辆,除了申报信息以外,保险公司内部确实有一套隐藏的评判系统。”“这套系统标准各不相同,也会以不同地区做划分,但大都是以一年下来开多少里程作为评判依据的,也就是‘红线’。有的红线是2万公里,也有3万公里的。只要里程数越过‘红线’,车主就会收到‘报价失败’、‘拒保不可申诉’的信息。”

似乎,车辆里程数对于每家保险公司来说,就像车龄、品牌一样公开透明。那么,保险公司到底是怎么得知你一年下来开了多少里程的呢?据了解,很多新能源车在第一次办理保险业务的时候,保险公司就会把新车的车联网系统接入到他们的监测系统中,以此实时获取车辆的行驶数据。对于车机“不那么灵光”的燃油车而言,保险公司往往无法通过这种手段实时获取里程数据,只能通过出险维修来进行某一时段里程数的记录。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超里程数被据保的案例,都发生在电动车车主身上。

新能源汽车保险,可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实际上,早在2年前“新能源车辆专属保险”正式上线后,很多车主都发现保费相比上一年有了明显增长,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人吐槽。当时我们也是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去分析《新能源保费翻倍?1万8的价格,到底是真是假?》。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车专属保险相比之前更有针对性,新增了三电系统、充电损伤等新的赔付条款,为的是减少理赔过程中扯皮的情况发生。说白了,就跟当年取消“不计免赔”是一个道理,既然赔付范围更广了,价格上涨也算有迹可循。

但这次保险公司的做法却是直接掀桌子,靠里程数去卡新能源车主的脖子。这么做的保险公司,到底合不合法呢?我查了一下,发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只规定了保险公司不得拒保交强险,商业险并没有强制规定。商业险属于保险公司推出的商品,目的是为了盈利才设计的,所以具体承不承商业保险,理论上保险公司是有资格自行决定的。不过,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调整对新能源车险设置的不合理考核目标。所以说,现在仍然在对新能源车搞“一刀切”的保险公司,已经属于“顶风作案”了。理论上只要证据得当,车主走法律程序证明自己没有私自跑运营,保险公司必败无疑。但问题是,车主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打官司,只为了获得给自家车上保险的资格?这事想想就觉得离谱啊!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

那么,保险公司何必以身试险呢?其实保险公司也是有苦难言。太平洋保险总经理曾义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曾表示,“新能源汽车出险率平均赔付金额高达7201元,比燃油车高大约600元。总体算下来,提供新能源车险比燃油车险的成本要高一倍多。”去年申万宏源(一家大型证券公司)的报告指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大部分保险公司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在盈亏线边缘,亏损压力较大。而今年5月,保险代理公司蚂蚁保的新能源车险负责人张怡文表示,“现在新能源车险业务规模前三的保险公司都在亏损。”

到了6月份,更是有博主爆料:由于新能源保险费改价格上涨,三者也要强制上到300万。以一台10万块的比亚迪秦L为例,商业险报价已经到了5000多块!

导致新能源车险陷入亏损困局、不得不给车主们涨价的原因,归结起来总共有两点,一是维修贵,二是出险率高。先来说说维修贵。燃油车最贵的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但由于车架的保护,只要事故不太严重,几乎不需要整体更换。哪怕是发动机进水熄火,也只是掏个万把块“以修代换”,成本并不高。电动车就不一样了,碰撞、托底等导致电池包损坏,都在车损险的赔付范围内。而据中保研发布的零整比结果显示,纯电动车电池包单件的零整比均值达到了51.19%。也就是说,假如动力电池出现故障需要更换,几万乃至十几万的电池包成本,直接相当于换了半辆车!以至于在去年,保险协会特意制定了一套动力电池组损坏评估方案,要求先检测损坏程度,后决定是修是换。

同时,现在新能源车企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制造成本,采用了一体化压铸、CTB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等等,零部件的集成度也越来越高。这样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同样都是出了碰撞事故,修燃油车只用换几个小件就解决问题了,而电动车整个一大块都得换,相当于多换了不少零部件。

再加上新能源车越来越强调智能化,车上动不动就好几个激光雷达和高清摄像头。这些传感器不仅成本高,而且还很“金贵”,有时候轻微碰擦就可能导致故障。

就拿一位小鹏G6车主的维修报价为例,单颗激光雷达就高达8000块钱。

除了维修贵之外,保险公司不待见新能源车的第二个原因,是出险率高。

据太平洋保险总经理曾义透露的去年上半年数据,新能源平均出险率高达30%,远高于燃油车的19%。

也有保险公司透露,在他们的承保车辆中,新能源出险率是燃油车的将近一倍。

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比较好解释,因为电机相比内燃机在动力加速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很多新能源车企在宣传时都打出了“媲美超跑的动力,只卖XX万”的宣传口号。

这种炸裂的性能参数,对于很多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来说都难以驾驭,就更别提那些第一辆车就选择双电机高性能版的新手司机了,出险率也是水涨船高。

此外,随着智能化不断发展,领航辅助这类高阶智驾功能也越来越普及。然而,再高阶的智驾也依然是辅助驾驶,并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却有一些人在用惯了智能驾驶之后,开始过于信任智驾系统。甚至网上还出现了不少“脱手脱脚”的短视频案例,这无疑会造成事故隐患。过于信任智驾导致事故发生的新闻,也时有发生。

从保险公司的视角来看,新能源车比油车事故率高,出了事故维修成本也高,也就意味着赔付金额会更高。不提高保费就很难盈利,就使得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的态度十分消极。最终,保险公司亏出去的钱,就会转嫁到所有已投保的车主们身上:去年没出险,今年的保费反而比去年还贵。

而拿“里程”和“运营车”来设置门槛,也是保险公司避免亏损、榨出利润的狠招。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车的用车成本比燃油车低,深受网约车市场青睐,很多城市运营车辆“油转电”比例已经超过80%了。在这么多跑运营的司机里面,确实有一些挂着“非运营”兼职跑运营的情况。因为运营车辆的风险系数较高,保费通常是非运营车辆的1.5倍左右。司机们卡个保险的BUG,确实可以省下不少钱。但显然,这侵犯了保险公司的利益:本来保新能源就不赚钱,还要被“虚假的非运营”车主挖墙脚,这谁能忍?于是,这荒诞的2万公里“里程红线”就应运而生了。

写在最后

一边是车主喊贵,有时还会被莫名其妙的拒保。一边是保险公司喊亏,以身试险搞一刀切。新能源保险乱象,归根结底,还是保险行业的发展速度,早已滞后于高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了。这也是为什么,在文章前面提到比亚迪自己开始做保险业务了。实际上除了比亚迪意外,包括特斯拉、蔚来、理想等很多车企,都在通过独立运营或是与保险公司深度绑定合作的方式,“跨界”入局车险行业。车企更了解车主的驾驶习惯、行程数据,对车辆本身的技术和性能也更熟悉。因此,新能源车企更能设计出合理、精准的定价模型,开发出性价比更高的保险产品。在定损和维修环节,也能更好的缩短流程,把控成本。这也是新能源车企官方保险,通常能做到比传统保险公司更便宜的原因。总之,汽车本身在经历一场电动化、智能化的革命,而汽车后市场同样也需要经历一场革命。保险公司与新能源车,二者需要时间去充分磨合,才能让新能源车险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轨。

1 阅读:2969
评论列表
  • 2024-06-19 06:33

    保险公司可不是傻蛋!

    用户14xxx00 回复:
    我买的时候时候就提前说了必须机油在他那里换每年超过500公里纯属事坑人的
  • 2024-06-19 08:19

    各有所好,自己花钱买自己喜欢的[得瑟]就我个人,燃油能用就不会换电动,不下雨就用电动两轮,方便又便宜,中远途和雨天油车,安全又方便。就我那里程花不了几个油钱,开车也不图沙发彩电大冰箱大屏幕游戏机[得瑟]

  • 2024-06-19 14:20

    自燃迪自燃都不让发视频,你再买它保险!有的玩了

  • 2024-06-19 03:14

    我的特斯拉两年出险两次然后今年保费一万多,我也要崩溃了!保险公司人员告诉我2024年电车保费大涨

    兜里揣着钱 回复:
    不买车损险,只买第三者,这样会便宜好几千,但是没车损险刮蹭全责的话,只能自己花钱修车了
    兜里揣着钱 回复:
    买比亚迪保险
  • ggg 10
    2024-06-19 06:13

    这样来说非营运新能源车比营运的要贵了,不要再去拿营运和非营运说事,私家车的智能系统和地盘技术肯定要更智能化,而营运的,特别是面包车新能源车就没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技术,所谓的事故和磕碰几率要小的多,保险公司不能按车型和车型所带的技术来分开报价吗!都是一刀切的!

    一直很低调 回复:
    这说的是用电车去跑网约车,买私家车的保险,承担网约车的风险,哪个保险公司都不会那么傻。
  • 2024-06-19 03:29

    85%有一半让4儿子挣了

  • 2024-06-22 07:56

    拿车子赚钱就是运营,管你是不是顺风车。保险公司也要赚钱,市场经济,不做你这单生意犯什么法呢?少装傻充楞,想正常保费又想运营,害的整体电车保费都上升

  • 2024-06-19 11:57

    注册了没什么拉过客。。为什么要信你?

  • 2024-06-20 14:00

    工业废铁必燃迪保险会这不赔那不赔[呲牙笑]

  • L。 2
    2024-06-19 20:08

    人家是为盈利的可不是赔钱所谓终身质保 应该打个括号 大几千条 总有一条适合你

  • 2024-06-19 16:18

    保险公司赔不起其它乱七八糟的险不要保

  • 2024-06-19 02:02

    一年不出险,保费会退还吗

  • 2024-06-19 06:33

    放心,省的有钱,都得给吐出来

  • 2024-06-19 08:34

    算出来了,单程上班距离超过27公里的不要考虑买电车[呲牙笑]

  • 2024-06-19 06:53

    按这样算我是不是不能保险了[爱心]

  • 2024-06-19 06:36

    运营车1年2万,粥水都没得喝。

  • 2024-06-19 12:03

    直接告保险公司曝光是那家公司

  • 2024-06-19 11:18

    我专职跑网约车一年也跑不到2万公里

    一直很低调 回复:
    一年2万公里不到,平均一天50公里左右,你还专职?赚的钱够吃饭不?
    财神到 回复:
    专职的话,一天至少300公里。
  • 2024-06-19 08:08

    为什么让没有出险的车主承担???应该是出险的车主加大保额!!!!

  • 2024-06-24 00:24

    不注册不就没事了,我一年跑两万多,也没拒保的

  • 2024-06-19 07:04

    福建也一样。我的混动去年跑了5次长途,也被拒了

  • 2024-06-19 02:18

    他说是营运车就是营运车咯

  • 2024-06-22 00:21

    下一個倒閉的就是保險公司[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 2024-06-21 15:22

    维修费用很贵

  • 2024-06-23 14:07

    屁话,车都是十万块左右,那来的电池包十几万的成本,[呲牙笑]

电动车公社

简介:重新思考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