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试15天,福建舰画出“8”字!最小半径转弯,核动力指挥台亮相

文史书生一枚 2024-06-11 07:26:07

2024年5月1日,万众瞩目的福建舰开展首次海试,5月8日顺利返回码头。5月23日,仅仅过了两周的时间,福建舰又即将开始第二次海试。如此短的时间间隔,也恰好说明我国第一次海试结果非常不错。那么,在第二次海试中,我们又会进行哪些高难度测试呢?

虽然我国并没有直接透露关于福建舰开展第二次海试的消息,但5月21日,我国海事局发布了一条公告,称5月23日在长江口一座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将实施交通管制。

类似的航行警告通知,恰好发布于福建舰第一次海试之前。两次公告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只有时间发生了改变。再加上外国媒体上传了他们卫星拍摄到的福建舰正在进行第二次海试的照片,福建舰已经开始进行第二次海试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通过国外卫星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出,福建舰的第二次海试在大连东南海域开展,距离第一次海试结束只差了两个礼拜,如此快的速度也是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我国航母发展水平之高。

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福建舰的第一次海试主要是检测福建舰的动力和电力系统等基础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果检测结果一切正常,就可以按计划开展后续的试验工作。

通常来说,首次海试一般都是针对一些基础性能进行测试,没出问题是正常的,即使出问题也都只会是一些小问题。

不过,与其他军用舰船不同的是,福建舰上大量采用了如电磁弹射等高难度的新技术。虽说能够投入海试,肯定是因为这些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毕竟是首次直接安装在航母上,我们也不能百分百确保在实际运用中不会碰到新的问题。

更何况,在福建舰之前,辽宁舰的排水量只有6.5万吨,山东舰最多也只达到了7万吨,而福建舰虽没达到十万吨的门槛,但也是突破了山东舰的水平,排水量超过8万吨。

我们的动力系统能否支撑这艘八万吨的航母完成高速机动,是考验福建舰机动性能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首次海试虽然只是测试基础性能,但对我们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根据已公开的照片和中国军网等官方的报道,福建舰在这方面完成得非常出色。

顺利地完成了首次海试后,5月8日,福建舰返回江南造船厂,准备等待第二次海试。一般情况下,第一次海试或多或少会暴露出一些小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完成维护保养工作后,才会开展第二次海试。

例如,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山东舰,于2018年5月13日开始首次海试,5月18日结束。在第二次海试开展之前,我国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如刮船底和喷涂正式涂层,而这些工作耗费了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直到8月20日,山东舰才开始第二次海试。

对比之下,采用了大量新技术的福建舰,两次海试之间却仅仅隔了15天,这足以可见我国航母技术的发展之快了。更令人惊喜的是,从第二次海试展示的内容来看,我国航母不仅是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也非常高。

一般来说,第二次海试会在第一次海试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也就是在原有的测试项目上提升测试的强度。

例如,第一次海试是模拟正常情况下航母的运行能力,而第二次海试则会模拟在极限状况下各部分系统的运作情况,以确保实战时航母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极端环境,无论这些环境的变化是来自于自然环境,还是人为因素。

另一方面,第一次海试主要还是侧重于航母各个系统本身的性能,而第二次海试,则会将这些系统联动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以确保它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协同作战,提升航母的整体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航母的性能表现,第二次海试会聚焦于一些细节数据,例如,第二次海试会测试航母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的差别,以便于后续的改进和优化。

如果说第一次海试只是一些基础性测试,那么,第二次海试则是检验航母性能的最好契机。而福建舰在第二次海试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可谓是惊艳了我们一次又一次。

6月1日,国外媒体上出现了一条报道,报道中配了一张卫星拍摄的照片,疑似是我国的福建舰,并配文称福建舰在距大连东南88公里的黄海海域以超过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进行试航,而且已经持续进行了5天,速度更是一天比一天快。

该消息一出,全球的目光又重新聚焦于福建舰。每小时50多公里,相当于每小时接近30节的航速,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要知道,航母在海上的航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如海水的阻力等,跟我们在陆地上的速度是根本没法比的。

航速的大小,直接由动力系统的能力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排水量越大的航母,能够提供的航速也会越高。然而,作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母,美国福特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超过11万吨,但它的航速也只达到了每小时32节。

美国另一艘十万吨级航母尼米兹级公布的最高速度也只有每小时31.5节。虽然据说它的极限航速可以达到每小时35节,但这会对动力系统造成极大的磨损,基本上是不会达到这个速度的。

而我国的福建舰,虽然满载排水量只有8万吨,最多达到9万吨,比不上福特级和尼米兹级航母,但它的航速却能达到每小时30节,这足以可见我国动力系统之先进。

更何况,在海试之初,根据卫星拍摄到的图片来看,它的航速仅为每小时27节,而在5月23日到6月1日的海试期间,福建舰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可见,我国一直在测试福建舰动力系统的极限值。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甚至可能还没有达到我们的极限。

除了在黄海海域大秀速度,福建舰还展示出了惊人的“漂移”能力。通过卫星照片,外媒披露,福建舰完成调头的转弯半径仅为3.4公里,刷新了我国军舰的最小转弯半径记录。而这甚至只是外媒拍到的最小转弯半径,不代表一定是福建舰的最小转弯半径。

虽然尚未得知在转弯时福建舰的具体航速为多少,但根据照片,福建舰在转弯时几乎没有倾斜的迹象,整个机身在海面中保持着近乎水平的姿态。如此夸张的平稳度,也是让人忍不住将其和福特级失控倾斜的转弯画面相比较。

而我们能够在如此小的转弯半径的情况下维持航母平稳,主要还是依赖于我国先进而成熟的电磁弹射系统。当福建舰在黄海海域优雅地转弯,画出了一道“8”字轨迹时,我们很难不为我国的技术发展感到自豪。

就在福建舰的海试进行得如火如荼时,我国核动力指挥台也悄然亮相了。在专利平台上,出现了我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研制开发的一个“船舶双推式核动力组合指挥平台”,而该项发明已经正式获得授权。

根据专利平台上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这项发明早在2018年就进行了申请,而现在,过去了六年的时间后,它的理论和技术只会更加成熟。

根据该专利的内容,船舶双推式核动力组合指挥平台对人力的需求很低,只需要一个三名指挥官、一名工头和一名班长即可。整个平台类似于一个U形台体结构,区域被大致分成三块,分别是三个指挥官的工作区域。

位于U形台体正中间的部分,就是指挥台的核心区域,也是总指挥的工作区域。在接受了来自两边指挥官传递的信息后,总指挥长就可以通过U形台体内侧的屏幕和控制面板等设备做出总决策并下发指令。

与传统的多堆串联技术不同,我国采用的双堆设计,能够很好地减少空间占地面积。除此之外,单个反应堆的热效率可以达到16%,在低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高效能。

这项重大发明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我国在核动力技术方面更进一步,也说明我们离真正拥有一艘核动力航母已经不远了。如果这种双反应堆的设计能够应用到航母上,那我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将会再上升一个高度。

虽然福建舰刚刚开展海试,但根据海试展示出来的画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福建舰能够在短时间内加入我国海军序列,成为我国海军编队里辉煌的力量。

更何况,有关我国第四艘航母的传言也不少,甚至在福建舰尚未海试时就已经消息四起,有的说我国这第四艘航母是和福建舰同时开始建造的,也有人说我国这第四艘航母是一艘真正的核动力航母。无论如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马上就会拥有自己的核动力航母。

参考资料:

《海军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中国军网

《长江口5月23日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沪航警467/2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0 阅读:0

文史书生一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