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分,青春告别

朝不慵 2024-06-23 16:57:37

这两天,高考分数陆陆续续出炉。高考是排位赛,不论我们的祝福再怎么美好,始终注定要有一部分人得意,一部分人失意。一部分人会继续学业,还有几年的准备时间;一部分人则要走向社会,早一点开始人生的战斗。

不论是哪一种结果,高考分数出炉的一刻,都意味着青少年时代已经结束,接着要迎来的,是成年人的世界。聊这个话题,是因为很多孩子惯性使然,不太能够意识到从这一刻开始,竞技场已经切换,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他们自己也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在中学与小学的阶段,一个好孩子很大程度上必须是听话的。听话地推进学业,听话地锻炼自己。要听家长的话,他们还没有人生经验,要信赖家长的指点。要听老师的话,学业的节奏基本上要依循老师的指挥棒。

在他们的确仍缺少经验与知识,仍无法独立生存的年龄,听话是正确的。他们可以逐渐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越来越多地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总体上必须去配合父母的计划,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不过,从高考分数出炉的一刻开始,这条游戏规则就改变了。要从习惯于听从和等待指挥,逐渐变成自己判断和选择,自己去承担后果。从这一刻开始,人生路上不会再有那么多明确、靠谱、无处不在的指挥了,要开始由自己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了。

那些走上社会的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小一点,现实会逼着他往前走,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他们年纪很轻,有很多试错的机会。而那些继续学业的孩子,反而不太容易意识到环境的改变,用上中学的模式来读大学,不懂得化被动为主动,往往白白耽误了数年宝贵的准备时光。

越是好孩子,越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不论个人还是组织,在上一个模式中取得的成功太大时,往往有路径依赖,不容易切入到下一个模式。

在中小学时期,乖孩子一定是好孩子,乖与配合的属性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业方面的收益最大化。但到了大学时期并非如此,即使这段时间里,乖与听话的表现依然能够得到学校与家长的奖赏,但在这一阶段这种奖赏是无意义的。

因为这一阶段里,执行人生计划的指挥棒,已从家长逐渐转移到了自己手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学会负责,是比听话更重要、更关键的品质。培养起这些品质和习惯,才更有利于在人生下一个阶段取得成功。

当然,学会独立思考并不是说什么意见都听不进去,事事都跟父母对着干,而是说,接纳他人意见时,要有自己是非得失的判断。

高考出分,青春结束。欢迎来到困难与美好并具的成年人世界。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 2024-06-23 18:10

    孩子,什么鸟青春?150分以上就能报专科,坑爹的继续!

    无兵的国度 回复: 朝不慵
    没人逼你去!
    朝不慵 回复:
    能去不代表会去

朝不慵

简介:理解世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