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竟会致癌?做好心梗防控迫在眉睫!

金妙的记事本 2024-04-06 21:56:39

近日,一篇发表在《循环》期刊上的论文,提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心梗竟会增加患癌风险!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Jonathan Leor等人发现,发生心梗后,我们的心脏间充质基质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外囊泡对心脏进行修复,然而其包裹的生物分子同时具有促肿瘤特性,当细胞外囊泡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恶性肿瘤或癌前组织时,会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这一发现,将心梗的凶险程度又增添了几分。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心梗一向以发病急、进展快著称,患者发病后如果没有在黄金时间内被送医救治,将会面临很高的死亡风险。如今,心梗又与癌症产生了联系,即便心梗患者经过抢救转危为安,也要面临极高的患癌风险。因此,如何做好心梗防控,降低高危人群突发心梗的风险,成了当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近期召开的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公布了许多有关心脑血管病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防控心梗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

会上,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吴以岭教授分享了题为“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的学术报告,从中医络病理论的角度,为当前防控心梗的众多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溯源探流中医古籍,吴教授及其团队首次构建了对心脑血管病防治具有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的脉络学说,并提出其核心内容——营卫理论,该理论揭示了脉络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原则,全面深刻地阐明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规律。

在脉络学说及营卫理论的理论支持下研发的通心络胶囊就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创新中药。经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血液、血管、缺血组织的三重保护作用,不仅可以稳定易损斑块,同时还能减少心梗发生率,为防控心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张运院士,在会上发表了题为“通心络抗动脉粥样硬化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学术报告,同样为通心络防控心梗提供了研究支持。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的始动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若管径狭窄达75%以上,就有可能会引发心梗,甚至猝死。因此,如果能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行积极干预,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心梗的发病风险。

张运院士在研究中发现,应用通心络治疗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双侧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缩小斑块面积、改善血管重构指数。颈动脉是人体血管的“窗口”,与人体各处的血管、微血管是一个整体,这意味着通心络不仅能稳定心脑血管及微血管中的斑块,抑制斑块形成,而且能逆转斑块对心脑造成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心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据悉,该研究曾于2019年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自然》的子刊《科学报告》上,引发了国际学者的关注。后续的安全性研究也表明,通心络在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安全性良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3.5亿居民属于心脑血管病的潜在患病人群,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这一数据还会持续上升。而随着通心络等创新中药的问世,相信我国心脑血管病的防控压力也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为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多健康可能。

0 阅读:10

金妙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