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吟诗的厨子不是好法官,苏轼用诗词记录在杭州做通判时的思想

不立翁啊 2023-03-10 16:42:03

苏轼在杭州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城市,不仅留下了举世闻名的美食“东坡肉”,及数不清的诗词歌赋,还留下了不少故事。他在杭州做通判时的一些趣闻,至今还脍炙人口,同时也体现了他体恤爱民、清正廉明、公正不阿的品德与气节,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一、执笔对之泣,念此系中囚

作为杭州通判,处理诉讼、判罚罪犯是苏轼的重要职责之一。当时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开展变法,采用了十分严苛的法律制度。其中施行的市易法,使得政府几乎垄断了当时市场上的所有买卖。官营的货品不仅价格昂贵,还品质低劣,普通百姓苦不堪言。中小商贩无以为生,有的只好干起了私贩货品的勾当。

对于王安石这种“毒石悍药”般的变法,苏轼向来是持反对的态度,对那些为谋生计铤而走险的小商贩十分同情。但是作为执法的通判,刚正不阿的他又必须按章办事。因此,每当在审判那些因走私而被捕的小商贩时,他的心情都十分矛盾。

这年的除夕之夜,一个走私盐的小贩被送到苏轼处裁决。小盐贩十分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是正经做生意,丝毫不感到羞耻。然而,依照当时的法律,小盐贩的行为确实违法。证据确凿之下,苏轼虽对小盐贩心生怜悯,却又不得不对他重判。事后,苏轼对此仍耿耿于怀,于是写下一首诗《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谁能暂纵遣。闵默愧前修。

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处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怜悯,同时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正确感到疑惑,甚至是羞愧,更有种身不由己的无奈。

他一生都非常的同情弱小,在杭州做通判时就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据说当时有个穷苦的读书人,准备进京赶考却被官吏抓到了苏轼面前。原来,这个人带着两大包行李,行李上注明收件人是“京师竹竿巷苏侍郎子由”,也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而落款则是“苏轼”。这明显是作假,犯了欺诈罪。

苏轼问这个读书人为何要这样做。读书人如实说,家乡人送给他两匹纱布作为上京赶考的路费,而按照当时的法制,在路上这些东西必定是要被层层抽税的。于是,这个读书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冒用当时名动天下苏氏两兄弟的名字,别人看到就不会向他索要税款了。

听到这里,苏轼不禁哑然失笑,对这个读书人说:“我就是苏轼!”读书人顿时愣在那里,茫然不知所措。苏轼重新写了张字条贴在了读书人的纱布上,又写了封信让这个读书人到京师去拜访苏辙,并说:“这回就是真的了,就算到了皇帝面前也不会再被抽税了!”后来,这个读书人考上了进士,还专门到苏轼府上拜谢。

二、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却对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当时官府囤积食盐并高价售卖,地方百姓买不起而无盐可吃。对此,爱民如子的苏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写了一首诗《山村五绝》来表达自己的忧虑: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这首诗用一个老翁上山采笋的生动场景,从侧面控诉了百姓无盐可吃的事实,让人瞬间感同身受,充满了同情心。

苏轼经常身体力行地帮助穷苦百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有一次,一个穷青年由于欠债还不了钱,被人告到了苏轼这里。苏轼向年轻人了解不还钱的原因。年轻人说,他家是以卖扇子为生的,因为要埋葬去世的父亲而借了一笔钱,想着可以靠卖扇子赚钱还债。没想到,当年夏天杭州连续的阴雨天气,大家都不需要扇子。扇子卖不出去,年轻人无法赚钱还债。

苏轼听后深表同情,沉吟了片刻,忽然对年轻人说:“你把扇子都拿来,我替你卖!”只见苏轼提笔在扇子上画了梅兰竹菊,然后又署上自己的大名。果然,这些有着苏轼笔墨的扇子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一亮相就瞬时被抢购一空,价格还比原来翻了许多倍,没有抢到扇子的人还觉得十分遗憾。随后,年轻人就靠这笔钱还了债务。

三、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

杂在杭州任通判期间,苏轼已经是步入了中年,经历了十数年的历练,已基本除去了初入官场时的锋芒毕露与锐气,开始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尤其是对当官究竟是为了什么,以及当年自己寒窗苦读努力考取功名究竟是否值得等问题,都重新做了深思。他写了封信给苏辙,并用一首诗《戏子由》来袒露自己的心声: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

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

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

眼前勃谿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

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

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旂旄。

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

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

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

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

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

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这首诗前半部分是在调侃在陈州任州学教授的苏辙,随后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嘲讽,话锋逐渐引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自己对当初努力追求功名,而今却以当官为耻的矛盾心理。官场上的口是心非、虚与委蛇让他觉得疲惫且自责,怀疑自己的才华是否真的有用。

虽然苏轼谴责自己在官场上唯唯诺诺,但他从来不会畏惧权贵、攀附势力甚至是官官相卫。

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时,遇到了一起军营官兵抢劫老百姓的事件。在苏轼面前,被抓到两个军官仗着自己的身份,态度蛮横无理,根本不认罪。

苏轼也不跟他们争辩,将他们分开来审理。他首先留下矮个子反复审问,拿纸笔记录下供词后就把矮个子放了。接着又让高个子进来接受审问,并当面对他说:“矮个子已经交代了,他说事情都是你指使的,他没有责任,你按律当处死!”

高个子一听,立马愤怒地咆哮道:“是他先提出来要干的,为什么我一个人担责任!”于是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说了个一清二楚,最后两个人都按罪论处。

从苏轼在杭州做通判时的诗词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他的心情是矛盾的。这个时期的苏轼,对当时朝廷颁布的新法持批判态度,虽然他对百姓的疾苦感到同情和怜悯,还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却因为自己身在官场无法改变大局,而感到痛心疾首也无可奈何。由此,苏轼开始了对自己当官的初衷以及人生方向的深深思考,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焦虑。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