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之歌》的作者被判处死刑,许世友帮他说话,免去一劫

韩知许说文史 2024-06-21 16:05:10
前言: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时期,曾有一首《知青之歌》在全国广为流传,当时这首歌甚至一度被称为知青们的“国际歌”。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这首歌被创作出来后不久,作者任毅就被捕入狱,甚至还被判处了死刑,最后多亏许世友将军出面才将他保下。

那任毅在这首歌中究竟写了什么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呢?当时许世友将军又为何会会对他网开一面呢?

知青生涯

1947年任毅出生于南京,1966年他从高中毕业,如果没有之后那特殊十年的话按照任毅的志愿他应该会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要么就上北京大学考古系。

可惜随着那场混乱的爆发任毅只能在1968年跟随着自己的同学们前往农村进行“地球建设”,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上山下乡。

那一年21岁,正值人生中热血沸腾的阶段,起初他和不少知青一样都是抱着改变农村的想法准备大干一场,可很快严峻的显示就给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们狠狠上了一课。

根据任毅后来的回忆,当时那些百姓们根本就不欢迎他们,只不过是由于上面有命令才不得不收下他们。

毕竟当时一个村子一个生产队也不过才几百亩地,大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就等着到了年底能够多分点粮食,可突然村子里多了几张嘴,平时要多吃饭不说,到了年底还要分粮食这自然就没人乐意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知青们吃粮食可他们也劳作啊,这样一算村子里怎么也不亏吧。可事实是当时的知青们对于农村生活和农业劳作方面的知识几乎是一穷二白,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对于农民们来说这些知青大部分情况下不帮倒忙就是好的了,而对于知青们来说每天除了除了下地干活就是下地干活没有一点娱乐时间这让他们很不适应。

出于普遍的失落感知青们经常会在晚上聚集在一起弹着吉他唱歌回忆之前的生活,当时有一首名叫《流浪人归来》的歌最受欢迎。

其中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流浪人归来,爱人已离去。内心无比凄凉,我活着为什么?应该怎样活我不敢想,也不愿想,前途在哪里?”

可以说这几句歌词充分体现出了当时知青们的迷茫心情,当时任毅等人也将这首歌唱了无数遍。可毕竟这首歌不是专门给知青们写的,所以许多人在唱完之后仍然有些意犹未尽。

于是在一天夜里任毅的朋友突然说道:“工人有工人的歌,农民有农民的歌,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歌呢?”

当时一听到这话任毅心中顿时涌出了一股热血,是啊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一首自己的歌呢。

由于从小就对音乐喜爱加上来到农村之前他还带了一把吉他所以任毅很快就自己写词自己谱曲写出了后来的知青之歌,歌词如下。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

啊,彩虹般的大桥,横跨了长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伴随着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

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

啊,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绣红了宇宙,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

告别了你呀,亲爱的姑娘,揩干了你的泪水,洗掉心中忧愁,洗掉悲伤。

啊,心中的人儿告别了远方,离开了家乡,爱情的星辰永远放射光芒。

寂寞的往情,何处无知音,昔日的友情,而今各奔前程,各自一方。

啊,别离的情景历历在目,怎能不伤心,相逢奔向那自由之路。

后来任毅在回忆如何创作出这首歌时说道:“实际上这就是是情感的表露,是多年来无数的量变发展到一定时候的一个质变,一个寄托你这种变化的载体。就是说我们的醒悟,往往是一瞬间的。”

起初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我的家乡》,还有一个副题“南京知识青年之歌”。后来由于传唱的越来越广大家就都叫它《知青之歌》了。

大祸临头

在当时由于知青之歌以一种忧郁的调子表达了知青的真实情绪和处境,所以很快就在全国流行开来。

甚至一度被知青们用来当做辨认彼此身份的标志,一些知青甚至打趣道:“凭着这首《知青之歌》,你可以到处找到朋友,找到吃,找到住。”

起初任毅对于这一现象还很高兴,毕竟这意味着自己的创作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可渐渐地任毅就发现别人唱的知青之歌好像和自己写的有点不太一样。

一次任毅在回家途中听到有人在唱自己的知青之歌,起初一切都还和他的原版一样,可听到最后的歌词后任毅突然被吓了一跳。

当时这位知青唱的最后一句是“生活的脚步‘深陷’在偏僻的异乡”,而他的原版歌词则是“生活的脚步‘深浅’在偏僻的异乡”。

现在在我们看来这无非就是歌曲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算不上什么问题,可放在当时这问题可就大了。

在创作之初任毅就考虑到由于知青们在农村需要适应所以走的自然是一脚深一脚浅所以他用了深浅一词来形容知青生活。

可如果将其换成深陷那就意味着整个人陷进农村生活去了,那不就成反动了吗?这完全跟他的创作意思不同了。

之后任毅曾迫不及待的和那位知青解释这两个词的含义,可对方只是淡淡的说到:“‘深浅’哪有‘深陷’好啊?‘深陷’好。而且别人都是这么唱的他也管不着。

听着对方的话语任毅意识到自己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生死一线

1969年8月任毅收到了同学的发来的一个消息,而这个消息几乎让他的血都要凉了。当时对方说听到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正在播放他写的知青之歌。

要知道当时中苏两国刚刚爆发了珍宝岛冲突,此时他的歌曲在“敌台”播放可想而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当时任毅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以为同学是听错了对方只是播放了一首类似的歌曲,所以傍晚一下工他就飞奔到了收音机旁调到了莫斯科广播电台。

结果他真的听到了自己的知青之歌在这里被播放了出来,而且苏联方面还将这首歌的名字改为了《中国知识青年之歌》,采用男声小合唱的形式,配上小乐队伴奏。

听着收音机中优美歌声任毅感觉自己的生命的仿佛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随即他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前往看守所去自首。

当时接待他的是一个老公安,在听他讲完了自己的情况后对方直接跟任毅说到:你就写了首歌,怕什么没事的,快回去吧。

听到对方这话任毅的心里总算有了着落,而他回到村子后生产队里也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甚至在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公社书记还说:“任毅,你指挥唱一首《知青之歌》。”任毅就再次指挥着知青们唱了一次《知青之歌》。

可就在1970年初这首歌突然受到了上面的重视,随即在元宵节前三个解放军、七八个民兵,荷枪实弹,将任毅带走。

当天夜里任毅就再次来到了之前自首的那个看守所,和上次不同这次对方一见面就拍出了一大摞知青之歌的手抄本和复印件问哪一个是他写的。

任毅看后苦笑一声这些哪个都不是他最开始写的那首,在多年的传播过程中各地知青纷纷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对歌曲进行了改动。

这就导致知青之歌出现了很多版本,以至于最初版本甚至都没人记得了,而这些改版的源头已经不可查询所以最后所有的责任都被扔到了任毅这个初创者的身上。

在之后的日子里任毅的知青之歌中二百多个字的歌词,被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向政治上牵强附会。

1970,任毅被江苏省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判处死刑行。这这一年他刚满二十二岁。

在当时执行死刑还需要将名单上报报江苏省军事委员会批准,所以任毅等人的名字就被送到了当时江苏省军事委员会负责人许世友将军的桌上。

根据后来许世友将军的秘书李文卿在《晚年许世友》一书中的回忆,当时许世友将军在看完任毅的案件后说,这个学生历史清白,没有前科,为一首歌就判处死刑,怎么能说杀就杀呢?

随即在他的干涉下任毅被免除了死刑改为有期徒刑,之后待到10年混乱结束后任毅就立刻写了上诉书,随即他的案件被当做典型案件处理。

1979年1月4日,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宣布任毅“无罪释放”。至此,任毅服刑还差四十五天就满九年了。不过好在他此时才32岁,一切从头开始也不算太晚。

参考资料:

0 阅读:0

韩知许说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