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1:城市选择是第二次投胎的机会

朝不慵 2024-06-25 21:00:16

高考成绩出炉了,两天后,孩子们就要填报志愿。比起多年前,先填志愿后高考的制度来,现在这种先放榜后填志愿的制度,对考生是十分有利的。

在确定了成绩之后再选择学校,发挥出色的那些孩子不会浪费自己的成绩,而发挥失常的孩子,也可以大大降低滑档的风险。而且,考试已经结束了,孩子们心里可以定下来,没那么多忧虑忐忑,选择时更为冷静。

人生有很多关键时刻,在这些时刻里的微小选择,会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考填志愿正是这样的时刻,这个时刻的选择,对今后人生将发生重大的影响。我计划用3篇短文来与大家讨论这个问题,第一篇是,城市的选择。

根据58同城2023年做的一项调查《2023年毕业季调研数据报告》,76.9%的毕业生选择在高校所在的城市就业,这个比例已经接近八成了,每一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是相近的。

虽然,留在原地就业的毕业生,未必一辈子待在这所城市,但无疑有相当比例的人会一直留下来。换句话说,高考填志愿,其实是我们第二次投胎的机会。我们无法在出生时选择自己所在的城市,但高考是我们能够选择的一次重要的机会。

我们选择去哪个城市读书,很大程度上不只是为未来四年做选择,而很有可能是为余生做选择。因此在城市的选择上,我们要慎之又慎。不要认为城市与学校毫无关系,要深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事实上我们在什么地方读书,就会耳濡目染什么文化,会结识什么地方的人。这些影响,某种程度上与课堂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一样重要。我们会熟悉这座城市,会在这里找到更多的安全感。毕业的时刻,如果这座城市机会更多,我们很自然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果这座城市飞得更高,我们更有可能搭坐在它的翅膀上,获得更多向上突破的机会。

当然你可以在A城上学,到B城去上班与定居,但正如我们从上面的数据中看到的,不论出于什么原因,A城上学A城上班的整体比例高达76.9%。

因此,在填志愿的时刻,我们要把城市放到跟学校、专业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慎重地评估它的影响,把它视为志愿选择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要结合自身的状况、目标、喜好等各方面因素,认真地思考,这是不是自己倾向于选择的城市。

每个人有自己的情况和选择,不一定最发达的城市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也必须承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相对发达一些的地区去,受益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下一篇,我们将从专业选择的角度,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欢迎关注。

0 阅读:365
评论列表
  • 2024-06-26 13:36

    吾友,人生之路,虽有起伏,但皆由自己选择。高考改变命运,固然是一种机遇,但也需要不断努力奋斗。

朝不慵

简介:理解世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