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万佛堂石窟

民间事见秽 2024-05-25 12:46:52

在义县西北十余里地的大凌河北岸,有一座建于北魏时期的石窟群——万佛堂石窟,它到现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石窟里的石壁上,雕满了大大小小的石佛,说是有一万个,可从来谁也没查出准数来。单说其中有一个小石佛,据说是一个小石匠变的,说起来倒挺有趣儿。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的老子,过腻了皇宫里的生活,一心想修行成佛。他四处求佛,想找个修行的好地方。一天,他来到宜州,就是现在的义县。他走到大凌河北岸,只见这里背靠大青山,面临凌水河,得说是山青水秀的宝地。这位老王相中了这块地方,就叫人四处张榜,招聘能工巧匠,要在这陡壁悬崖上雕凿一座万佛石窟。许多石匠都来应试,可这老王一个也相不中。眼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也没找到一个中意的石匠。

有一个小石匠,生来就喜欢在石头上雕凿个花鸟虫鱼什么的,可就是手笨,做出的活计七扭八歪,粗粗拉拉。拿到市上去卖,十回有八回卖不出手,挣不来钱,日子越过越穷。

这天,小石匠又从市上回来,手里托着一个没有卖掉的石头凿的小公鸡,一边走一边叹气地说:“小公鸡呀,小公鸡!家里就要断顿儿了,你又不能给我换几个钱花,干脆,我把你扔掉得了。”谁知他话音刚落,这只小公鸡一扬脖儿就说话了:“小石匠,小石匠,快给老王凿佛像。明天带我去应试,老王一准能相上。”说完就再也不开口了,小石匠又惊又喜,乐颠儿颠儿地跑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揣上小石公鸡,上老王那里应试

去了。

到了那老王跟前,他胆小嘴笨,吭哧了半天也说不好一句话。老王见他长得挺憨厚,也不怪他,就让他把做过的活计拿出来看看,小石匠从兜里掏出那个秃光光,歪巴巴的小石公鸡。谁知这个小石公鸡眨眼工夫就变了样,鸡冠是红的,尾巴是花的,浑身还一闪一闪地放亮光。这回,不光老王看直了眼,连小石匠也愣住了。老王求佛心急,就把小石匠留下了,叫他在一年之内雕凿出一万个石佛,多一个不可,少一个不行。到期交活儿,交上活儿,要什么给什么;交不上活儿,还要治罪。

小石匠开头儿挺美气,可后来听老王这么一说,心里暗暗叫苦。自个儿连花鸟虫鱼都凿不好,还能凿好佛?凿不好,再交不上活儿,断了钱路不说,最后还要掉脑袋。这样一想,小石匠可就犯愁了。他只好掏出小石公鸡对它说:“小公鸡呀,小公鸡!你的心思我知道,想让我找个差事挣俩钱,可我笨得出名,哪会凿佛呀!”谁知小公鸡一扬脖儿又说话了:“大凌河里洗个澡,管保心灵手又巧。”说完又不吱声了。小石匠高兴地蹦到

大凌河里,痛痛快快洗了个凉水澡,然后爬上岸来,顿时觉得心明眼亮,手脚灵活。他抄起家什儿,在石壁上“当当当”几下就凿成一个小佛。没多大工夫,凿出好几十个,个个慈眉善目,金光闪闪的。小石匠乐得直蹦高儿,心里想,照这么干,用不了一年我就能凿出一万个佛,还是悠着劲儿慢慢干吧。打这,他每天晚晚地起,早早地睡,白天有空儿还去河边钓鱼。可活计却没耽搁。

一年工夫眨眼过去了,到了年根儿底最末一天,小石匠觉得雕凿得差不多了,就从头查数,看够不够一万个佛。从头查了一遍,一万还少一个。小石匠满不在乎,当当当”凿巴几下子就补上了。他怕还不准当,又从头查第二遍,查来查去,还是少一个,他就又凿一个补上了。查到第三遍,他想这回一定够数了,可是查到最后,偏偏还差一个。

小石匠心里好纳闷儿,没法子,只好再凿一个。他查了凿,凿了查,从下晚黑一直凿到大天亮,可说啥也凑不够一万个佛。这时候,忽听门外说话声,他扒着门缝儿一看,不好了,是老王带着家人收活儿来了。小石匠急得直冒汗,来回转磨磨,转着转着,他忽然想到;干脆,我坐在这里顶个数吧!想到这,他就找个空地方,腿一盘,掌一合,坐在那儿,哪曾想,他可就真的变成个小石佛了。这时老王推门进来了,四下一看,小石匠没有了,命人去找,山上山下找遍了,也不见小石匠的影子。这阵子,老王正点着佛像查数,查到最后一个,不多不少,正好一万个佛。他又用手去摸最后一个佛像,觉得身上还热乎乎的,这个佛就是小石匠变的。

据说打那以后,小石匠白天在那儿坐着当佛,晚上就跑回家。他的本事从那可就大了,他在石头上凿个小鸟,小鸟会飞;凿头老牛,老牛会干活儿。家里的日子也就一天比一天富足了。

直到今天,当地人们都说那个小石匠仍旧在那儿坐着。只要从头儿摸一遍,哪一个佛身热乎,哪一个就是小石匠。

1 阅读:23

民间事见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