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迫在眉睫,第59次渡劫,我只想说,活下去

东山再临 2024-07-01 14:43:36

青城桢楠 叶檀财经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桢楠

时隔4个月,A股再次回到3000点以下。

有网友统计,这是第59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堪比男足出线,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就像永远没有尽头的莫比乌环……

(图源:pixabay)

6月21日,上证成交量只有可怜的2800亿,比年初凶猛下跌期间的最低成交量还要低。算上深市的3400亿,当天两市合计成交量才6000亿出头。

6000亿什么概念?英伟达近期单日成交量在700亿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快5000亿。如果算上苹果,两家公司一天的成交规模抵得上整个A股。

别小看这可怜的6000亿出头,如果没有国家队在下午一点多突然出手,点位会更难看,成交量可能还得少一个档次。

在中国股市里,体验一次人生循环,用不了多久,酸甜苦辣咸,几个月一轮回,有时可能只要一天。

清理垃圾不手软,市场就是不干净?

新村长上任后,和各路专家座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各界对未来寄予厚望。从意见交流到政策落地,村长动手速度很快。

比如,市场长期诟病的垃圾股炒作现象越来越少。村长清理垃圾毫不手软,问询函如雪花一般飘落,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终于让人感到退市将成为一种常态。

(图源:pixabay)

但陈年旧疾真到开刀的时候,投资者害怕了。小盘股微盘股隔三差五被无差别抛售,好像没有人对手中的股票有信心。

市场一下跌,就要找“元凶”。转融通成为靶子。股吧和论坛里,几乎每只股票都有人专门统计,转融通多少,以此作为股票下跌的“依据”。

但事实并不如大家想象。6月16日,证监会专门发文回应,证监会官方公众号以回答的形式说:

近日,有自媒体称“转融通疯狂报复,难怪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6月12日)一天新增近1.7亿股”。请问证监会怎么看?

证监会做出回应:从数据来看,6月11日(周二)、6月12日(周三)新增出借2.8亿股、1.7亿股,同时收回8.6亿股、0.5亿股,两天转融券余量实际累计净减少4.6亿股,当周转融券余额下降54亿元,降幅14%。

截至6月14日(周五),全市场转融券余额340亿元,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下降536亿元,降幅61%,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转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0.05%。

看到没,从2月6日到6月14日,转融通下降61%,达到今年最低。把情绪撒在转融通上可以,这锅真没法背。

(图源:pixabay)

最近,有一些资金量比较大的投资者发现,如果单日卖出金额过大,会收到“指导意见”。证监会对于任何异常卖出的重视,已经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地步。

难道是量化惹的祸?成交量到这个份上,责怪量化也有点牵强。毕竟量化需要一定的成交量作为保障,如果失去流动性,量化大概率日子不会好过。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有业绩更新并展示的量化私募共有644家,今年1-5月收益率均值为0.69%、中位数为0.46%。

在监管环境变化,以及流动性逐步枯萎的情况下,量化没有太突出表现,目前的收益率甚至不如一般的理财产品。另据数据宝统计,去年表现不错的量化,今年大多非常狼狈,净值大幅回撤。

硬把锅扣在量化头上,没什么实际意义。

更进一步说,量化存在有一个最起码的价值就是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买也好,卖也好,起码还在流动,如果彻底失去流动性,结果可能就是几只大盘股在交易,其他股票就是一潭死水。

据海通证券6月16日的统计,在美股市场,算法交易占比约 6~7 成,在欧洲市场,股票算法交易占比超过 4 成,国内一般接近 3 成。

不知道这3成是不是活下来了。如果量化还能提供3成的流动性,说实在的,市场环境更让人担忧。因为6000亿成交里面,抛去量化就只剩下4000多亿。意味着很多交易者已经离场了,或者完全躺平了。

6月19日,在陆家嘴,村长继续对量化做出强硬表态,以回应市场不满或者说中小投资者的情绪。村长说:将充分考虑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这个最大的市情,强化对高频量化交易、场外衍生品等交易工具的监测监管,提升监管针对性和适应性,对各种利用技术信息持股等优势,扰乱市场非法牟利的行为,紧盯不放,露头就打。

两周前,也就是6月7日,沪深交易所已经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预期进一步加强监管,那些从华尔街或者物理研究生来的人,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市场期待的,在逐步兑现,就结果而言,一味的清理市场,似乎让市场越来越冷清。清汤寡水煮不出美味佳肴,想要有滋有味,还得加点油盐酱醋。

(图源:pixabay)

为了活跃气氛,最近监管部门出台了不少办法。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俗称“科创板8条”。这八条里没有降低交易门槛等措施,但是有支持并购重组等方案。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8条”的同一天,国办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俗称“创投17条”。从主要措施来看,同样是希望刺激投资并购。

这些举措,让人不免想起2014、2015年,鼓励投资,鼓励创业的时候,不同的是,目前的政策是向“硬科技”倾斜,向国家鼓励性的科技行业倾斜。

最近一两周,科创板明显强于其他板,也是受到上述政策的影响。

房地产股市难兄难弟,房地产平淡,

股市也平淡

如果改变市场规则,就能让股市上涨,股市可能早就起来了。按照市场预期亦步亦趋修补政策,仍然带不动股市,说明问题不局限在规则本身。

有句话叫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在A股对一半,天晴的时候不见得晒到太阳,下雨的时候一定淋到雨。

本轮股市能够起来,主因是预期房地产有更强的刺激政策。5月17日之前两周,消息最灵通的外资就在唱多房地产,唱多股市。

果不其然,5月17日,中国房地产有史以来最宽松的一次政策如期兑现,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市场是一片沸腾,从股市到楼市,乐观之声溢于言表。

一个月过去,回过头来看,517前后正是本轮股市的阶段性顶点。

巧合的是,和房地产相关的股票、商品也都在517附近坚见顶,且走势几乎完全一样。房地产的指标公司万科是,和地产强相关的螺纹钢是,长江铜、沪铜也是。

螺纹钢走势

长江铜、沪铜现货走势

市场反应准确而敏感。华尔街见闻6月18日有篇文章叫《茅台:真周期,假消费》,把茅台看成后地产周期的产物。

在这篇文章中,有张图很有意思,把地产销售和股市之间的同步关系做了可视化描述。

从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地产销售情况和股市之间的同步关系。

市场有时候确实很有效。517之后,房地产政策刺激消退,股市成为楼市的映射变得平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东方金诚绘制了一张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同比和环比图。5月的情况是趋势没有根本性变化,仍然惯性下跌。

5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二手房是全部下跌,在历史上也仅有三次。

517政策出台,半个月时间,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存在。

70 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比和环比变化(左图为同比,右图为环比)

不少专家说,6月份应该有效果。从我们得到的机构统计看,效果仍然没有怎么出来。

根据纬房研究院的数据,截止到6月15日,和5月底的房价相比,一线城市的房价无一例外仍在下跌。其中,广州房价下降0.54%,北京房价下降0.52%,深圳房价下降0.43%,上海房价下降0.36%。

其他重点城市情况类似,只是跌多跌少的问题。

来自,纬房研究院

6月21日,克而瑞公布了最新一周的成交数据,结果显示,517政策的新鲜劲越来越淡,一二线城市迅速回归到刺激之前的状态。

销售端趋于平淡,供给端则是没完没了的挂牌卖房,包括刺激效果最好的上海在内,挂牌量持续攀升,正如叶檀老师所说,有房的人希望趁着趋势卖出。

除了挂牌潮,还贷潮也迎来新的高潮。6月21日,证券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提前还房贷”再度升温,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呼声渐起》的文章,里见面说到,随着刺激政策落地,已经买了房的人在加速还房贷。

(图源:pixabay)

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表示,目前提前还贷的客户较多,办理提前还房贷业务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进行预约。一家国有大行负责房贷业务的工作人员向透露,目前提前还贷的人群主要集中于“存量老客户”或者“存量二套房贷客户”。

看别人房贷利率三点几甚至更低,自己还在四点几甚至更高,手持存量房贷的人只能用提前还贷表达“郁闷”。

越多人对楼市郁闷,楼市就越没有起色,楼市越没起色,股市也就不会太好看。

兜兜转转,回到老路。

制造业够猛,

问题是产生不了需求

房价太高,我们喊风险,没有未来,房价下跌,人们想着卖房子,未来还是没来。现在,所有人都寄希望于制造业。

从数据来看,制造业尽到了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算对得起大家。

根据国联证券的统计,2023年制造业投资占比已经达到35%,比2020年高出5个百分点,刚好对冲地产投资掉下来的份额。

从规模来看,制造业投资的规模已经是房地产的两倍,是中国经济绝对的中流砥柱。

如果制造业能够创造中国经济所需的一切,那真是太好了。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几年下来,一些问题愈演愈烈。

我们长期跟踪中国经济数据发现,这几年总是生产强于需求。看PMI的结构最清楚,几乎每一个月都是生产细分项高于新订单细分项。

这说明制造业投下去,没有和投资相匹配的需求产生。

一般而言,制造业投资大致领先产能一年左右,如果后续需求上不来,又有更多的投资落地,相关产能会越来越多,会产生更严重的生产和需求错配。

信达证券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绘制了2024年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结果是产能利用率创2017年以来新低。

产能利用率低是结果,导致每个行业都在怒火冲天的JUAN,还不赚钱。现在卷品质,卷价格,卷一切可以卷的东西。

西方经典经济理论说,市场平衡的标志是商家不赚钱。如果加入一个行业不赚钱,那就不会有人参与,市场就处于平衡态。

理性人假设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理性的,可实际上未必。在中国,亏本做生意的不在少数,在很多行业甚至是常态,看看新能源汽车就知道,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几乎没人赚钱。

(图源:pixabay)

不赚钱还做,赔本卖吆喝的意义是营收,是现金流,是活着,别扛着,是熬死别人。

在很多人看来,现在不赚钱,不代表未来不赚钱,未来一段时间不赚钱,不代表永远不赚钱。

永远是多远?是熬到撑不下去为止,是希望别人熬不下去为止。这就是希望。

(图源:pixabay)

凯恩斯有句经典名言,从长远来看我们都已死去。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看到中国产业链的卷内涵,我有了新的领悟:从长远来看,我们都已死去,但谁先死呢?

利润是购买力是基石,如果大家都亏钱,哪来的购买力呢?企业有利润才能给员工提高工资,发放福利,才有动力设备更新,拉动需求。

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程度的打工仔,只是打工的对象不同。在打工的序列中,只有打工对象——企业赚到钱,打工仔才可能得到更高的工资,更多的收益,也才能有欲望和激情去消费,去享乐。

企业越没利润,整个社会越是节衣缩食。5月份M1为负4.2%,不就是企业没利润,居民没收益的结果么?

6月19日沈建光在FT中文上发文,中国企业利润率下降之谜。他认为,需求不足、价格低迷,企业缺乏产品议价能力,是企业盈利空间压缩的最重要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高于2023年全年的1.1%,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可一看利润率,从天入地。2024年前4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为5%,是2019年有统计以来同期次低。其中,制造业企业利润率只有4.0%,私营工业企业利润率更是仅为3.6%,为2012年以来新低。

私营企业创造贡献80%的就业人口,90%的新增就业。他们的利润率如此低,可想而知数以亿计打工人——消费者的状态。

最近MANNER店员和顾客之间的纠纷,本质上是产能利用率、利润率低、从老板和店员都了忍耐到极限的一次集体大发作。

这两年出口景气度很高,海外需求吃掉了不少国内的制造业产能,如果没有海外需求的话,仅靠国内,结果很难想象。

6月,内需疲软到了一定程度,从茅台到免税店,从618到线下实体,消费金字塔的情绪,已经传到了金字塔尖。

不得不承认,房地产20年黄金期,不仅造就了地产,造就了房价,也造就了以地产为核心的需求链条,以房价为信号的需求锚。人们习惯了这条走过20年的老路。

当前,中国迫切需要一条新的需求链条,可以让企业有利润,让工人敢消费,让投资者敢投资,让社会有信心。

比天天憧憬央妈放水重要得多。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0 阅读:0

东山再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