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洗三澡,命比纸薄?哪“三澡”不能洗?千万别不当回事

忆因聊健康 2024-06-20 13:15:30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47岁的刘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是洗了个澡,竟然把自己送进了医院,成了他生命的终点。

刘先生平时爱好运动,特别是喜欢和三五老友打篮球。一次打完球后,刘先生的身上湿透了,就选择在球馆旁的洗澡房洗澡,一桶凉水倾泻而下,从头浇下来,爽是爽了,但没多久,刘先生就出现了持续性的胸闷。

刚开始他还想着是自己中暑了,也就熬着没去医院,但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胸闷还伴随着胸痛,等到医院后,被诊断为心肌梗死。

虽然医生紧急做了介入,但身体内环境已经逐渐崩溃,最终抢救无效。

医生提醒,随着天气的逐渐升温,不少人都开始爱洗冷水澡,但在冷水澡凉爽的背后,也隐藏着看不见的危险。

炎热天气下,身体的毛孔会打开便于汗液排出,在排出汗液后身体体表的温度会下降,起到降温的作用。

如果在这个时候突然洗冷水澡,开放的毛孔会受到冷刺激会突然关闭,并且体内交感神经会因为刺激而兴奋,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会诱发心梗。

洗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一件事情了,不仅能起到清洁作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人神清气爽。

但是,洗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有很多讲究,许多注意不到的小细节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老话说“人洗三澡,命比纸薄”,到底是哪“三澡”不能洗呢?快看看你有没有做对?

01

运动后不宜立刻洗澡

运动后出汗是身体散热、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此时循环加快,心率增加,汗孔开放,如果此时立即洗澡,无论是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都十分危险。

因为运动完之后,人体的血液在肌肉中占的比例比较大,这个时候进行洗澡,皮肤会跟肌肉和身体争夺血液,这种情况会造成人体的器官,特别是脑、心脏出现短暂的缺血,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全身无力,甚至出现心律失常。

对于中老年人,非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

因此,一般建议运动后20分钟左右,待心率、呼吸平稳,不出汗后再进行温水沐浴,会更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02

饭后或空腹时不宜洗澡

空腹时,人体血糖处于较低的水平,洗澡会消耗过多的体能,而且洗澡的环境相对而言空气流通较差,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或者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眩晕、晕倒的现象。

吃完饭后,人体内的血液会大量积聚到胃肠道内,帮助食物消化吸收,如果此时洗澡,血液在水温的作用下会加速血液循环,向周身各部位进行再分布,包括脑血管、心血管会相应的扩张,集中在胃部的血液就会相对较少,从而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甚至可能会引起腹胀等消化不良。

因此,建议在适量饮食后休息30分钟之后再洗澡最佳,并且洗的时候水温避免过高,特别是不要汗蒸。

另外,还可以选择在睡前1小时左右洗澡,可有助于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03

酒后不宜洗澡

饮酒后已存在体内代谢的产物为乙醛,乙醛对血管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而热水对血管也具有扩张的作用。

如果喝完酒后立马洗澡,会造成血管的扩张更加明显,容易引起血糖、血压下降,发生心慌、气短、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昏迷、休克甚至引起死亡。

如果喝酒较多,由于酒精的刺激作用,人的反应能力及感知能力会比平时差,如果此时进行洗澡,地面较滑,就很可能出现滑倒、摔伤等情况。

因此,喝完酒后建议先睡觉,待酒精完全代谢后再起床洗澡,洗澡时应注意垫防滑垫避免滑倒。

此外,身体如果处于虚弱状态时,也不建议洗澡,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洗澡可能会突发意外。

洗澡有讲究,这些细节要掌握

1.洗澡水温度

洗澡水温控制在35℃~38℃之间,既能清洁身体,对心脏、血管、皮肤的刺激也比较小,有益于养护心脏。

如果洗澡水过热,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导致皮肤变得干燥,容易产生湿疹。

2.洗澡时间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成年人洗澡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控制在15~20分钟即可。

新生儿到学龄前的儿童,每次洗澡时间最好把握在5分钟以内。

3.洗澡频率

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适当调整洗澡频率,一般来说春季、夏季大家可以天天洗澡,而秋冬季节正常成人建议1周洗澡2~3次,老年人1周1次,小孩可以1周洗3次左右,洗完澡之后应及时涂抹保湿霜。

4.洗澡顺序

科学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

第一步洗脸,因为人体淋浴热水后,毛孔会迅速扩张,先洗脸可避免脸部毛孔进入过多灰尘,造成阻塞。

第二步清洗身体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冲淋,等身体适应后,再冲淋躯干。

最后洗头,一则可以避免冷热的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二则先洗身,头皮和头发会在蒸汽中得到滋润,有益于清洁和头皮健康。

5.保持通风

洗澡时不要紧闭门窗,因为在装有燃气热水器的浴室内洗澡,紧闭门窗,最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6.不要频繁使用搓澡巾

搓澡巾除了方便外,对皮肤健康几乎没有什么益处。

而且,搓澡巾质硬而粗糙的表面会直接损伤皮肤,使表皮角化层过多地被搓擦而脱落,减弱保护作用,同时还可能诱发皮肤病,如疖子、脓疱疮等。

因此,要慎用或不用搓澡巾,即使使用,也不能用力搓擦,更不能全家共用一个搓澡巾。

7.女性经期洗澡

一定不要选择在流血量多的时候洗澡,要选择在流血量少的时候洗澡。

洗澡时不要选盆浴要选淋浴,因为在经期女性阴道有血,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皿而且患者的宫颈口松弛,如果洗盆浴,则洗下来脏水中的细菌、病毒或者微生物就有可能会引起上行感染,导致腹痛等盆腔感染疾病。

洗完澡后,要注意保暖,因为经期女性身体的抵抗力比较低,如果有洗头发要将头发吹干,待体温或者局部温度稍微下降之后再出门。

这5类人,不适合洗冷水澡

夏日炎炎,很多人会选择冲凉、洗冷水澡,认为这样洗澡可以让皮肤和身体更健康。

对于体质好的人来说,洗冷水澡是可以增加机体抵抗寒冷的能力,加强心肺功能,有利于预防心肺疾病;同时还可以刺激膈肌上下升降,促进胃肠蠕动,提高胃肠道的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洗冷水澡,尤其是这5类人:

体质比较差者关节疼痛者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2 阅读:56

忆因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