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在政治斗争和财政危机中耗尽元气,清朝则靠明军入关

史海撷英 2024-06-24 12:03:23

大明天启六年八月十一(1626年9月30日),努尔哈赤驾崩,因没有留下遗诏,经过八旗旗主“公推”,原本并没有希望的第八子皇太极最终登上了汗位。不过,这皇太极虽然上位,但没有他爹那样的地位和老爹在位时一言九鼎的话语权。

努尔哈赤生前创立了八和硕贝勒议政制,成为后金最高的权力机构。八大贝勒分为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和四小贝勒多尔衮、多铎、杜度、岳托,由于四小贝勒年龄太小,大汗只能从四大贝勒之中产生,而皇太极排名是垫底的。

皇太极能当上大汗是以让出部分权力登上汗位的,因此皇太极上位初期颇受掣肘。为了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实际大汗,皇太极连下三步棋。

第一就是首先就是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扩大权力基础,第二就是一改其父排斥汉族文化的立场,而且皇太极本人有很好的汉文化素养,提出“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为他日后登基做准备。第三就是在入侵明朝的同时,通过谈判的方式处理与明朝的关系。

因此,他先派人去宁远找到辽东巡抚袁崇焕,表示愿意议和谈,而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虚实也表示同意,在天启六年(1626年)十月,袁崇焕派都司傅分爵、田成翻译李喇嘛等三十四人前往沈阳,名义上祝贺皇太极即位的,实际上就是和谈。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谈判核心一点就是要求后金和李朝取得同等的政治地位,成为大明的藩属国。这是明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的。袁崇焕的条件是,后金必须把侵夺的大明领土都还回来,女真各部退回赫图阿拉。很明显,这就不是谈判,双方都在利用议和争取时间。

天启七年(1627年),袁崇焕利用和谈的空隙时间将山海关到宁远一带的各处城堡都修葺完成,而且从宁远往北的锦州、大凌河、中左所三城也被明军收复并整修一新,“关宁锦防线”向前推进了一百七十多里。而皇太极在此期间东征李朝,迫使朝鲜向后金称臣。

李朝不是皇太极的最终目的。打下李朝只是为了后金在打大明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待李朝被收复之后,皇太极就立刻亲率主力杀向锦州。要知道此时锦州城外围还没有修葺完成,皇太极知道,要是真让明军站住了脚,以后想要拔除就很困难了。

此时的锦州城里的主将是赵率教,皇太极想不战而胜,派人劝赵率教投降,自然被赵率教严词拒绝,那就开打吧,后金军兵分两路,向锦州城西、北两面发动猛攻。皇太极攻击锦州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袁崇焕出兵援助。

明军照例用重炮轰击来后金军,皇太极伤亡惨重,八旗军连攻了数日,但除了增加兵士伤亡数目,毫无效果。而面对赵率教求援,袁崇焕根本就没有出兵,因为他看得很清楚,如果此时宁远的明军大举救援锦州,势必陷入埋伏,因此这场战争就成了添油战术,明军有多少人都不够后金吃的。皇太极的围城打援计划失败。

宁锦之战形势图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改变作战计划,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留下了一小部分士兵监视锦州城内明军的动静,他自己则亲率大部队奔赴宁远,并于二十八日将宁远包围,并全力攻城,结果还是铩羽而归,“崇焕与中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列营濠内,用炮距击。”最后皇太极只有下令向后撤退。

于是皇太极于五月三十日回头再次围困锦州。六月四日凌晨,皇太极下令倾全力攻城,他自己亲临城东南二里的教场督战。双方整整打了一天一夜,壕沟边八旗军尸横遍野。这一仗,后金军队士气大挫,回营之后,士兵们个个抱头大哭。明镇守太监纪用奏报:“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皇太极围攻锦州、宁远达二十四天之久,不仅寸功未立,反而损失了大批兵士。不得不在六月四日当晚,即下令退兵。宁锦大捷,对皇太极看上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实际上损失不大,对于明廷来说似乎是一个转机。但实际上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此时在朝廷里当家作主的是魏忠贤,袁崇焕的座师韩爌是东林党出身,袁崇焕又是东林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此战的功劳被抹杀了,魏忠贤通过御史指摘袁崇焕不救锦州是畏首畏尾,就此袁崇焕被罢黜。放归广东老家。宁锦之战的功劳被魏忠贤一党全部占去。

阉党上下因宁锦大捷获得封赏的不下百人,连魏忠贤还不会说话的从孙子魏鹏翼都被封了安平伯。对于这个结果,连魏忠贤的心腹霍维华都觉得过分了。就上了一本奏疏给袁崇焕鸣不平。而霍维华之所以敢于这样,因为魏忠贤的后台明熹宗朱由校已经不行了。

朱由检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做了七年木匠活的朱由校驾崩于紫禁城懋德殿,由于没有儿子,下诏由五弟信王朱由检继位,并叫来皇后张嫣和魏忠贤,亲手托付给朱由检:“善视中宫,魏忠贤可任大事!”

早在朱由校驾崩之前早几天,魏忠贤曾经计划过搞个垂帘听政啥的继续专权。此举遭到内阁首辅施凤来反对。计六奇《明季北略》载:“十九日,魏忠贤与群臣议垂帘居摄,宰相施凤来曰:‘居摄远不可考,且学他不得。’忠贤不悦而罢。”魏忠贤派去迎接朱由检入宫即位的是涂文辅。涂文辅是魏忠贤的心腹太监,领兵内操净军。八月二十四,由英国公张维贤领衔,群臣劝进,朱由检三次推让不果,最终平稳登基。至此,这位大明的最后一任皇帝正式上台,年号崇祯。

魏忠贤依旧做着司礼监秉笔兼东厂提督太监。他的侄子魏良卿依旧代皇帝祭告南郊天坛。该封赏给魏忠贤党羽的东西,朱由检一样都不少。九月初一,魏忠贤出于试探的目的上书,请求辞去自己东厂提督的差事,交还印信。这是以退为进,朱由检自然没批准,反而好言相劝。但第二天,朱由检下诏,魏忠贤最大依靠奉圣夫人客氏搬出皇宫。

朝廷里都是人精。谁都知道,动了客氏,魏忠贤也长不了。这群投机分子首先开始弹劾魏忠贤头号心腹兵部尚书崔呈秀。“庄烈帝即位,其党知忠贤必败,内相携。副都御史杨所修首请允呈秀守制,御史杨维垣、 贾继春相继力攻,呈秀乞罢。帝犹慰留。章三上,温旨令乘传归。已而言者劾呈秀及工部尚书吴淳夫、兵部尚书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副都御史李夔龙,号称‘五虎’,宜肆市朝。诏逮治,籍其赀。”很快就有人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七年秋八月,熹宗崩,信王立。王素稔忠贤恶,深自儆备,其党自危。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崔呈秀以尝帝,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遂交章论忠贤。帝犹未发。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徵劾忠贤十大罪: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籓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朘民,十通关节。疏上,帝召忠贤,使内侍读之。忠贤大惧,急以重宝啖信邸太监徐应元求解。应元,故忠贤博徒也。帝知之,斥应元。十一月,遂安置忠贤于凤阳,寻命逮治。忠贤行至阜城,闻之,与李朝钦偕缢死。诏磔其尸。悬首河间。笞杀客氏于浣衣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并弃市,籍其家。客氏之籍也,于其家得宫女八人,盖将效吕不韦所为,人尤疾之。”

第二年,大明正式进入崇祯时代,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原任蓟辽总督魏忠贤心腹王之臣被罢免。袁崇焕的座师韩爌直接被复位为首辅。之前被魏忠贤打压的东林党人都获得了起复。很快,在大家众口一词的推荐中,朱由检将刚刚罢官袁崇焕紧急起用,明思宗命其为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天津、登莱等处军务。

袁崇焕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朱由检在平台(紫禁城右后门)召见袁崇焕,当明思宗问及袁崇焕如何平定辽东的时候,袁崇焕回答:“五年平辽”。“上召辅臣并五府、六部、都、通、大、督师袁崇焕、吏科等科、河南道等道、掌印等官、锦衣卫堂上官来平台召对,又召四川道高钦舜、云南道毛羽健、内阁中书二员。日逾午,上御平台,诸臣行礼序立,特宣督师袁崇焕。上曰:‘奴酋跳梁,十载于兹,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胡方略,具实奏闻。’臣崇焕奏曰:‘所有方略,已具疏中。皇上,千古之尧舜,行此不难。臣受皇上特达之知,注臣于万里之外,臣六年前蚤已期定。倘皇上假臣便宜,计五年而东夷可平、全辽可复,以报皇上。’上曰:‘五年灭奴,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四辅臣俱奏云:‘崇焕肝胆意气、识见方略,种种可嘉,真奇男子也。’鸿训又奏曰:‘臣于私寓叩其作用,威略宽严,真堪副皇上阃外之寄。’臣崇焕奏曰:‘臣在外调度,所有奏闻,一凭阁臣处分,阁臣不可不力主持。”崇焕谢而退,”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平台召对,袁崇焕的死亡之旅就是由此开始。

“帝退少憩,给事中许誉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焕言:‘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誉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崇焕怃然自失。”“时上亦暂憩便殿,给事中许誉卿,面叩五年之略,崇焕言:‘聊慰上意耳!’誉卿言:‘上英明甚,岂可浪对?异日按期责功,奈何?’崇焕自觉失言。”

袁崇焕到辽东之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宁远兵变。宁远兵变在起因是防守宁远的川、湖兵连续四个月没有领到军饷。大头兵们也得吃饭,于是捉住了辽东巡抚毕自肃和宁远总兵朱梅,把他们拘押在城楼上,形势万分危急。弄不好,宁远城就要被叛军献给皇太极。兵备副使郭广千方百计筹集到白银五万两,交给了哗变的士兵。事后毕自肃在上书自劾之后,就上吊自杀了。

袁崇焕

袁崇焕上任后,宽恕了这场兵变的领头人杨正朝和张恩顺,让他们继续安心当兵立功自赎,一下稳住了人心。但兵变这么严重的谋反事件,总得有人去承担责任。袁崇焕便把预先知道川湖兵要哗变却没有及时上报的中军吴国琦处斩,并罢免了一批军官,以平群愤。又请求朝廷抚恤已经自杀了的毕自肃。最后袁崇焕上疏,请求发内帑助饷。朱由检一看要拿私房钱就开始肉疼了。毕自肃的亲哥哥户部尚书毕自严,感念袁崇焕在处理宁远兵变的问题上对毕自肃的回护,所以户部以天启年间的旧例,拨513万两白银发往辽东。

而后就是五年之内,袁崇焕并没有五年平辽,自己下场却是极惨。实际上,明朝的所有官员们都认为明朝想战胜后金根本没有可能,但是,他们不愿意相信的是,后金强而小,面对明朝和蒙古两大世仇,基本上经不起一场像样的战败,甚至经不起一场过多战斗减员的战争。但满清却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明朝弱而大,在辽东一隅可以失败无数次,而不伤腹地的根本。但在满清与李自成的“联手”打击下,进一步来说是在外忧内患的逼迫下,逐步走向灭亡。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清兵入关也是基本靠着明朝自己的军队,帮助清朝鼎定了天下。

0 阅读:17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