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无奈回流小城市,“逆城市化”开启?

希瑞归莱 2024-04-24 08:26:26

去年以来,随着中国大城市经济收缩加快,企业降薪裁员现象增多,以及剩余职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年轻人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而是返回到中小城市。

这是我国独特的“逆城市化”现象。和美国、日本为解决大城市病而出现的“逆城市化”不同,我国城市化进程放缓,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速放缓、海外投资流入大幅减少,聚集于大城市的高端服务业受冲击明显导致的。

据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MetroDataTech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金融中心城市上海和科技产业聚集城市深圳出现人口净流出。

图:MetroDataTech数据显示,深圳(左图)和上海(右图)在2023年均出现人口净流出

人口从大城市返回至中小城市的另一大现象,是不少西方快餐品牌、奶茶连锁店和电动汽车经销商在这些城市大量涌现,以满足日益增加人口的需求。这些下沉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是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后,拥有一定储蓄的返乡年轻人,和收入较高的本地人口。

据瑞银证据实验室(UBS Evidence Lab)在今年1月公布的一份对中国部分低线城市的调研显示,2023年下半年,中国小城市居民在几乎所有消费品类的月度支出都有所加速,而大城市的情况正好相反。该机构此前亦有一份类似的调查显示,中国的低线城市居民在奶茶店和咖啡店的消费支出显著增加。

图:瑞银证据实验室数据显示,中国三线城市居民在茶饮店、咖啡店和餐馆的消费额出现显著增加

据彭博社的报道,经营肯德基(KFC)和必胜客(Pizza Hut)的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Yum China Holdings)首席执行官乔伊·沃特(Joey Wat)今年2月表示,由于中国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更高,年轻人不得不节省开支,但在低线城市中,年轻人生活成本没有那么高,所以可能有足够的预算来消费快餐和饮料。

百胜中国计划到2026年在中国大陆增加5000多家门店,但其中50%以上位于中小城市。另一个美国快餐品牌达美乐披萨的中国运营商DPC达世有限公司,于去年在大陆开设的180家餐厅中,约80%不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中。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逐渐离开大城市,除了国际消费品牌在下沉至低线城市外,一些国内中低端消费品牌也在小城市开拓市场。据餐饮数据监测机构Canyandata统计,一些中国大陆知名快餐品牌如福州塔斯汀中国汉堡和蜜雪冰城,其门店总数中有约一半是位于三线以下城市中。去年,塔斯汀中国汉堡和瑞幸咖啡在中国的门店增加了一倍。

由于收入限制,小城市的消费者不会考虑在肯德基享受晚餐,或者购买昂贵的美国露露乐蒙Lululemon Athletica的运动衫。不过,由于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销售商转向小县城,很多当地居民开始尝试购买特斯拉电动汽车。

图:2024年,电动汽车在中国小城镇的销量占比出现显著增长,而大城市占比则下降

据彭博社的报道,一位受访者英璐在辞去上海航运公司的工作后,回到家乡泸州,并开了一家面包店。她表示,虽然目前收入只有之前工作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小城市消费成本更低,生活水平并没有显著下降。她说,之前在上海,我觉得并不是真正为自己和我在乎的人生活,但现在的生活状况更令人满意。

然而,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消费者分析师Ernan Cui表示,中国东部和南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将更多政府资源从大城市转移到郊县地区和中小城市,从而减少了城乡差距。不过,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城镇却并没有从中获益。事实上,不少从大城市返乡的人只是因为经济原因被迫离开的。只要大城市有工作机会,他们一定仍会回到大城市。

据彭博社的调研,一位受访者陈小姐今年30岁原来在香港工作,在去年年底被解雇后,不得不回老家南昌生活,并投资了一家当地餐馆。但半年后,当她获得香港的一家私募基金的投资总监工作机会后,立即出售了南昌餐厅的股权,再次回到香港工作。

0 阅读:6

希瑞归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