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两连降!这届年轻人真的带不动了?

科技观察不踩雷 2024-04-25 21:34:42

曾经人手一张的信用卡,现在被搁置在某个地方落了灰。前段时间“年轻人不愿用信用卡”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问了问周边人,似乎用信用卡的人越来越少。曾经银行的当红炸子鸡被打入冷宫。

文丨财经观察站

作者丨宁梦

这届年轻人不好带?自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国内第一张信用卡起,国内信用卡市场一路狂奔,每过几年信用卡市场就能翻倍, 2016年,全国有4.56亿张信用卡,到了2021年,这个数量是8亿张,4年间,国内信用卡的数量几乎翻了一倍。信用卡疯狂扩张的那几年,你几乎很难抵抗住信用卡的诱惑,整个银行业把开卡作为第一要务跑马圈地,送礼品、扫楼、疯狂电话营销,高考核高激励,全员办卡,当你走进银行大厅,都会围上来一大帮银行工作人员,热情兜售信用卡,只要你敢提需求,他们几乎都能满足,不管你是否需要信用卡,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花式推销,你都不好意思拒绝,口袋里不知不觉会躺着好几张信用卡。但接下来的2022年,形势急转之下,全国信用卡数量减至7.98亿张;到了2023年,全国信用卡的数量锐减到仅有7.67亿张。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即便是稳坐信用卡业务头把交椅的招商银行也卷不动了。截至2023年末,招行办理的信用卡数量为9711.81万张,同比下降5.44%,减少近560万张;信用卡交易额4.81万亿元,同比下降0.44%。由于信用卡数量和交易额双降,招行信用卡利息收入635.15亿元,同比下降0.72%,信用卡非利息收入272.28亿元,同比下降3.02%。到底是银行不够卷,还是这届年轻人实在带不动了?年轻人是信用卡消费的主要群体,遥想前几年,一波又一波的消费浪潮翻涌不停,身边就有一撮人手里很多张信用卡,每个月拆东墙补西墙,赚积分,套现套利,年轻人旺盛且不计后果的超前消费能力让信用卡进入了黄金时代。但这几年形势急转,受疫情和宏观经济影响,消费降级已经是大势所趋,消费能力最具冲动倾向的年轻人也开始变得保守起来。打开小红书搜索消费相关话题,基本上都是“戒掉信用卡的第几天”、“不用信用卡会发生什么”、“关掉信用卡,我存下钱”的热议话题,例如有些博主就记录到“戒掉信用卡是我生活中的一大转折点。没有了信用卡的束缚,我找回了理财和生活的平衡,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和充实。我学会了更加理性地面对消费,更加明智地理财,也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需求。”如此话题引发网友诸多共鸣。一时间,信用卡成了洪水猛兽,年轻人似乎悄悄走到了信用卡的对立面。面对这个低物欲,消费降级为主流趋势的时代,面对不确定性增大的未来,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捂紧钱袋子。年轻人如果不愿意消费,那信用卡市场的低迷就在所难免。此外,在消费金融领域,也是群狼环伺,内卷加剧,能够替代信用卡的产品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助贷公司等各主体都在消费金融领域抢占市场份额。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兴起后,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通过支付实现金融化,传统三大平台“花呗”、“京东白条”、“抖音月付”在各自的平台都有天然的优势,能够方便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支付、满减或者分期等服务。另外还有后起之秀,如滴滴旗下的“滴滴数科”,百度旗下的“度小满”,美团旗下的“美团借钱”等都在自己的流量领地攻城略地,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额度灵活、分期方便,结合自身应用场景能更快贴合用户,相比较而言,信用卡的审批流程较为严格,加上有的需要收取年费,劝退了一大波年轻人。

各大行浑身解数继续卷虽然从2019年开始,关于信用卡行业「拐点」已至的说法已经在业内传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银行零售利润贡献的大户,各大行依然在不遗余力地抢占份额。有些银行甚至不惜做赔本买卖,只为用户能办一张信用卡。对于那些办理信用卡的用户,有的银行送行李箱,有的银行送家电,这些算是常规操作。推出联名信用卡也是各家银行都在进行的各种尝试,比如长沙银行推出的茶颜悦色联名卡、招商银行推出的王者荣耀联名卡、平安银行推出的Costco联名卡。这些银行为了抓住年轻人眼球,纷纷从电竞、动漫、网红餐饮等出手,跨界打造爆款产品。以电竞为例,中信银行就曾推出游戏电竞信用卡,该信用卡有普通版、RNG版、LGD版三款卡面,后来其他银行也纷纷效仿,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都曾有相关电竞主题的信用卡推出。电竞主题信用卡的推出是为了迎合电竞粉丝等群体的需求,圈住这部分年轻群体,进而提升银行信用卡的开卡量,这也反映了近几年信用卡市场竞争内卷加剧,信用卡产品正朝着“窄众化”方向发展。随着线下获客渠道饱和,各大银行也在线上平台激烈角逐。美团、淘宝、京东、抖音、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掌握着互联网时代巨大的流量,用户群体涵盖老中青幼,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存在。虽然各家互联网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类信用卡产品,但面对流量诱惑,各家银行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拥抱互联网,积极和这些互联网巨头合作,找到各自互补点,让信用卡充分覆盖这些消费场景。

剩者还能为王?尽管近几年全国信用卡发卡量持续低迷,信用卡交易金额、贷款金额分化加剧,有的银行甚至出现明显负增长,但银个银行依然不会放弃这块曾经的“肥肉”,信用卡贷款余额仍然占据消费金融的半数以上。但信用卡从增量、存量,过渡到如今的存量甚至是缩量时代,未来的竞争或许更加内卷。参考日本经验,到2022年,日本成年人,人均拥有约3张信用卡,人均活跃卡量,人均信用卡消费额都远超我国,同样日本的信用卡发卡行的集中度也远超我国,这都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后的结果,存量博弈下,最终只会留下少数玩家。而未来的竞争,也要从深耕存量客户,不断提高信用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发力。例如日本信用卡市场,商户交易量达到93.8万亿日元,但却做到了低债务和违约率,高效的运营模式和相对安全性、风险控制的重视是日本市场的显著特点。万物皆有周期,信用卡业务缩水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贡献客户和利润,暂停信用卡业务或许是一些小银行的难而正确的选择,聚焦自己的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没必要和国有大行和几家大的股份制银行拼得头破血流。银行信用卡业务如今步入了剩者为王的阶段,信用卡跑马圈地的蓝海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这个需要“精耕细作”的存量时代,银行需要去理解用户的需求,重新抓住年轻用户,通过精细化运营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在下一个周期中成为新王。

1 阅读:414
评论列表
  • 2024-04-27 06:23

    银行信用都缺失严重,连自己的定期存款都信心不足,担心哪一天突然不见了,更何况可随意透支的信用卡,说不定何时多出数十万负债,毕竟死人尝且能在银行签字贷款。信用卡首先得银行确保信用!

科技观察不踩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