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脑出血都是在上厕所时出现的?怎么减少风险?一文讲清楚

熊猫医学社 2024-06-25 17:39:26

说到脑出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脑出血在临床上,也属于脑卒中疾病,有将近百分之二十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脑出血症状,脑出血不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征,而且其致残率以及复发率也都不低。

人体一旦出现了脑出血,肢体的正常活动就很容易受限,可能会出现口眼歪斜,说话含糊不清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呈现出“植物人”状态,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会使其生存质量大打折扣。

而脑出血这类疾病往往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中,这主要与老年人自身存在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一系列基础疾病息息相关。而大多数情况下,脑出血都会发生于患者上厕所时,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大家要知道,人体在上厕所时,腹肌会呈现用力收缩的状态,而受此影响,体内的血压也会有所增加,一旦颅内压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那么就很容易对血管造成刺激,使血管破裂并出血。

如果老年人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便秘问题,那么在排便过程中若是过度用力,脑出血的发生风险还会更大。对此,医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若是想要预防脑出血,最好做好以下4件事。

1.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

如果自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系列基础性疾病,那么就一定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因为这些疾病的存在,很有可能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只有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控制,才能使得动脉硬化的进程得以减缓,进而呵护脑血管健康、减少脑出血发生。

2.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在日常饮食结构中,要尽量增加对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食物的摄入,因为蔬果以及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通常都比较丰富,若是经常食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肠道蠕动,进而改善便秘问题。

3.坚持合理运动

适当进行一些运动锻炼,其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出血,但是,在日常运动时,最好以有氧运动为主,并且要避免长时间久坐。通过适当的运动,不仅能提升心肺功能,还能有效提升胃肠道的蠕动能力,进而帮助顺利排便。除此之外,坚持有氧运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能针对诸多基础病的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降低脑出血的发生几率,也有极大的好处。

4.多喝水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不仅能维持体液平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消化道内的液体含量增加,进而缓解大便干结等症状,对于改善便秘来说,好处是非常明显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裳荌,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0 阅读:169

熊猫医学社

简介:提供原创、靠谱的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