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专家评价各国高铁:日本还行,法国优秀,中国却用了这4个字

霸苍笙客栈 2024-06-22 14:17:06

早在19世纪末,德国就已经开始了关于高速列车的研究工作。作为高速列车的先行者,德国专家在此方面无疑是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近期德国专家考察了各国的高速列车,他们在被各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所震惊的同时,也留下了自己的评价。

要说世界上最先建设出高铁的国家,那肯定当属日本。但是对于日本引以为豪的老牌新干线列车,德国专家只是评价还行。

法国同样作为此领域的领跑者,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的TGV是达到德国专家优秀的标准。

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可谓是起步较晚,但其发展的势头迅猛却不可阻挡,德国专家仅用了短短四个字来表达对于中国的看法,却是高度概括了中国高铁的奋斗历程。

实地考察出真知

每一个伟大的发展进程,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去年,中国对多个发达国家实施单方免签便利政策,这无疑为外国友人提供了一次直观认识中国的绝佳机会。

尽管此前在国外有着太多关于中国的质疑和负面宣传,但西方人同样也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况且早就听说中国近些年坐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趁此机会,自然要来中国转一转。

刚开放没几个月,一个来自德国的超大型旅行团就抵达了中国,足足有350人,几乎是一个小镇的规模。

对这些首次乘坐高铁的德国游客来说,当车门打开,看着车厢数字时速显示屏上的数字不断上升,他们不禁感到一丝惊讶和害怕。毕竟,平均时速达350公里/小时的运行速度,对于德意志人来说也是一种全新体验。

蓝衣大叔赞叹道,中国列车的准点程度完胜德国本土,德国火车总要停靠时间长,再加上站点密集,火车根本跑不快。

戴着虎头帽年轻人则由衷感慨,之前只是听说高铁很快,却想象不到如此之快,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晕车的情况。

然而,列车的平稳舒适程度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从上海到北京,他们不仅可以在车上舒适地泡咖啡、欣赏沿途风光,更为中国高铁平稳的运行状态所震撼。这些细节无不在向世界诉说着"中国速度"的非凡力量。

"太准时了!""比德国的火车还厉害!""跑得太快了,我们还有点不敢相信""这速度太让人吃惊了""可是坐起来如此舒适"……赞叹的言语说个不停。这些德国游客被中国高铁的"高效准时"深深折服,成为了忠实的铁杆粉丝。

国外的高铁发展史

作为高铁发展的开拓者,日本新干线系统可谓开启了高铁时代。新干线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运营,其高效运能和安全可靠性为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决心振兴国家经济,城际运输需求日益旺盛。

与此同时,不少曾在满洲国铁路和陆海军服役的技术人才回国,为新干线的研发贡献了力量。

日本民营铁路公司在流线型车体、低重心设计等方面也有突出成果,为新干线技术发展增添了重要支持。

经过不懈努力,新干线终于在1964年世界首创问世。它创下了窄轨列车时速210公里的世界纪录,被誉为当年"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列车"。

新干线通车后,成为日本超高速大容量运输的中流砥柱,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之间提供了极为便捷的运力支持。

新干线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零事故"作为最高准则,与此同时新干线列车还可以实现分钟级的高密度运行。如今,新干线已成功运营近60年,仍保持着世界最安全高铁之一的殊荣。

然而,伴随时代变迁,新干线日渐步入了老龄化阶段。

其窄轨设计和站点布局等内在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德国专家的评审中,新干线最终只获得了"尚可"的评级,已有些落伍的味道。

面向新时代,日本必将在新干线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换代,以保持其在国际高铁领域的领先地位。而在开创高铁时代这一历史功勋之上,新干线将永远铭刻在人类交通发展的丰碑之中。

在高铁发展的舞台上,法国TGV可谓扮演着欧洲领航者的重要角色。

TGV不仅推动了法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对整个欧洲大陆的交通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TGV的示范和带动下,法国周边的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建设了与之连通的高速铁路系统。

对于法国人来说,TGV绝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交通工具,它更是法兰西工艺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杰出代表。从机车的流线型设计,到车体的耐磨材质,再到列车运行的人性化体验,TGV处处彰显着法国人的审美品位和科技实力。

与此同时,TGV在结构设计和运行安全性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采用了业内首创的铰链式车厢设计,即便单节车厢倾覆,也不会导致整节列车脱轨。它的运行时的阻力和噪音都远低于普通列车,为乘客带来了极佳的舒适体验。

正因如此,在德国专家的评审中,法国的TGV高铁获得了"优秀"的高度评价。这份肯定不仅是对法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可,更见证了法国在高铁制造业长期以来的领先地位。

今天,作为法国工程技术的象征,TGV正以其无与伦比的美学和卓越性能,将法兰西独特的工匠精神传递至欧罗巴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高铁的进化之路

中国高铁发展史,可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短短十几年间,我国就跃升为世界高铁发展的领军者,不仅在技术水平上全面突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更让"中国智造"的品牌深入人心。

中国高铁能有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归功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自主创新的战略方针。上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次尝试从外国引进高铁技术时曾遭遇断然拒绝。面对这种技术封锁,我们没有气馁,而是自力更生、循序渐进地开启了自主攻关之路。

从购买数十年前的二手技术做起,到不断吸收消化再创新,再到完全自主研发涵盖动车整车、运控系统、无砟轨道等核心技术的标准体系,中国高铁打造了一整套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中国自主创新的杰出成果,新一代"复兴号"动车组已在众多关键指标上跻身世界领先水平。比如其网络控制系统的单线最小行车间隔仅为3分钟,动车运行的能耗水平也进一步降低。与之相比,日本东北新干线的最小行车间隔为6分钟,高铁动力总成的本土自制率也仅有20%左右。

可以说,中国高铁凭借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了弯道超车,成为全球高铁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在德国专家的技术评审中,我国高铁技术总体达到了"优秀"的水平,几乎与日本、法国这些老牌高铁强国并驾齐驱。

除了核心技术,中国高铁在建设规模和商业应用方面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截至目前,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环绕遍布大江南北,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网络。与此同时,中国标准的高铁正加速"走出去",先后在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

凭借绝对领先的技术水平与突出的性价比优势,中国高铁必将持续抢占国际市场,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带来发展机遇。高铁的加速"走出去",既是中国参与全球互联互通进程的重要体现,也将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国际通行的高铁发展范本。

结语

高铁不仅是一种先进的交通工具,更蕴含着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深远意义。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铁正在缩短彼此间的地理距离,让世界这个"地球村"变得更加紧凑。通过高效便捷的运输网络,经济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加快了流动,人口、物资、资金、技术等资源配置都将趋于优化,从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信源

环球网:2024-03-22 《“太惊叹了”“太快,太准时了”……免签入境中国,外国游客感受如何?》

2 阅读:4

霸苍笙客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