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背刺中方?2000亿基建项目绕过中国,中国乐了:结果反转!

文史安利官 2024-06-17 15:50:38

去年,一则令人费解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沙特阿拉伯与美国、印度达成了一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东基建合作协议。

这个消息让不少中国网民感到困惑和质疑,因为此前中国一直是沙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要合作伙伴,两国在能源、贸易、基建等领域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

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沙特对中国背刺。

但最近好像有了反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与日俱增

近年来,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

2023年3月,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长期“世仇”沙特和伊朗宣布恢复外交关系,这对于缓解中东局势的紧张态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石油大国,沙特和伊朗的关系缓和无疑会对整个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中国还与其他中东国家加强了战略互信和利益联系。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2005年至2021年间,中沙两国签署的合作协议累计达435亿美元。

从能源到交通、从住房到金融,两国在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2022年,中沙双边贸易额更是创下116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美国对中国在中东扩张影响力感到忧虑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凭借能源优势和军事力量,在中东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近年来,美国的影响力有所削弱,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中东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

这种态势的转变让美国感到十分不安,生怕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受损。

为了遏制中国在中东的扩张,并重塑自身在该地区的领导力,美国不得不采取行动。

2024年5月,美国与沙特就签订“共同防御协定”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协议内容,美国将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协助沙特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作为交换,美国要求沙特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地位,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建交;同时,美国还将向沙特出售先进武器装备,帮助沙特发展先进科技产业。

此外,为了阻碍中国在中东的利益扩张,美方还单方面要求沙特限制与中国在某些领域的合作,并坚持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

这无疑给中国在中东的利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引发不少中国网民的愤慨和质疑。

2000亿基建大单对沙特来说利益重大

而且在去年,为了重新夺回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并阻挠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美国与沙特、阿联酋、印度达成了一项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中东基建项目合作。

该项目旨在修建一条连接印度和中东各国的跨境铁路海运网络,并铺设能源管道、数字基础设施等。

这对于沙特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益所在。

中东地区地形复杂、局势动荡,一直缺乏高效的跨境运输网络。

修建这一项目能极大提高沙特的经济运营效率,并增强其在中东的影响力。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沙特会放弃与中国的传统合作伙伴关系,而选择了实力堪忧的美国和印度作为基建项目的合作对象?这无疑让不少中国网民感到困惑。

沙特基于多重考量选择合作伙伴

对此,业内人士和分析人士给出了多种解释。

作为一个在中东占据重要地缘位置的国家,沙特需要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博弈平衡。

过于亲中必将失去美国这一传统盟友的支持,而过于亲美又可能令沙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沙特不得不在两个大国之间寻求平衡,避免过于偏袒任何一方。

沙特一直渴望从美国购买F-35战机等先进军火,以提升本国的防御实力。

与美国达成基建合作有利于获取这些装备,从而增强国家安全保障。

这无疑也是沙特选择靠拢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印度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这可以有效降低基建项目的成本支出。

而美国则具备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能为沙特提供技术保障。

两国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基建项目的顺利推进。

再加上长期以来,沙特一直受制于美元体系,对此也有逐步摆脱的渴望。

虽然美国要求沙特坚持使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但沙特并未完全照做,反而加入了旨在减少美元依赖的人民币石油交易。

这体现了沙特对削弱美元主导地位的诉求。

美印基建实力不容乐观

纵观上述种种原因,可以看出沙特在选择基建合作伙伴时是经过了多方面的权衡。

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美国和印度出于何种考虑,他们的实际基建能力都让人感到不太乐观。

事实上,目前美国的基建能力已经严重衰退,基建项目屡屡延期和超支。

根据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评价,“美国摇摇欲坠的基建能力,犹如第三世界水平。”这固然夸张了一些,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基建能力的下滑。

至于印度,虽然具备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但整体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存在明显不足,难以对基建项目提供充分保障。

若要在沙漠地带修建跨境铁路,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在基建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相比之下,中国在高铁建设、沙漠铁路、基建融资等领域的实力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水准。

从2009年承建沙特“沙漠轻轨”项目开始,中国就成为了沙特最大的基建承包商之一。

后来的10余年间,中国电建公司在沙特完成了35个海工设施项目,合同金额高达190亿美元。

可以说,中国已在沙特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并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此外,中国还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实力,能够支持庞大的海外基建项目。

基于这些坚实的实力基础,中国对完成沙特2000亿美元基建项目是充满信心的。

中沙关系根基稳固,合作前景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沙特在这次基建项目上“临时拐弯”,但并不意味着完全背离了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事实上,双方的关系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根基是稳固的。

2022年,中沙双边贸易额创下1160亿美元的新高。

就在今年4月,沙特还准备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新的未来城,首选合作对象就是中国。

这些迹象表明,沙特依然将中国视为重要的贸易和合作伙伴。

对中国而言,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是明智之举。

中东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纽带,沙特等中东国家无疑是重点合作对象。

只要持续保持在基建等领域的竞争优势,终有一天这些“老朋友”会再次重归中国的怀抱。

结语

相较于眼前的一时利益,中沙两国更应该重视长期的互利共赢。

中国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致力于为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贡献自身的力量。

凭借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必将在中东基建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为中沙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资料

1 阅读:16

文史安利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