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停止使用我国海关数据,官方数据误差为何引关注?

希瑞归莱 2024-04-01 03:26:42

据彭博社3月28日消息,由于我国海关公布的进口数据和其他国家出口数据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贸易行业人士对我国官方公布经济数据,尤其是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表示越来越大的担忧。

据报道,根据我国官方数据,中国去年从巴西和美国进口了9600多万吨大豆。但这两个国家的数据显示,有超过1.01亿吨的货物出口至中国。

此外,今年3月初,中国海关还将2023年1月至2月的大豆进口量修正为1430万吨,而最初公布的数字为1617万吨。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官方对进口数据进行如此大幅度的下调,是很不寻常的。

图:中国官方公布的从美国和巴西进口的大豆数据,比美国和巴西出口部门发布的数据明显减少

美国农业部对此表示,这一数据上的巨大差异,使得美国农业部不得不停止使用中国提供的大豆贸易数据,转而使用对中国出口国的数据。

为了弥补中国官方数据的误差,美国农业部还不得不将2022-2023营销年度的中国大豆进口量预测上调了370万吨,使得主要大豆出口商对中国的发货量与美国官方报告的出口量之间不再出现明显误差。此外,美国农业部还将2024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的预估值提高300万吨,达到1.05亿吨。美国农业部的营销年定义为每年10月开始后的12个月,为一个营销年。

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去年中国进口了全球60%以上的大豆,因此中国官方公布准确的进口数据,对世界各地需要利用该数据进行农业规划的农民来说,至关重要。而一旦中国公布数据出现误差过大,将对农民形成误导,从而带来损失。

专注于中国农业的Sitonia Consulting联合创始人兼市场研究总监Darin Friedrichs表示,过去大约一年以来,中国进口大豆的清关数据一直存在问题,可能需要海关对进口货物数据进行更多审核。但这也可能意味着出现更大的数据时滞,导致公布数据与实际数据也不再精确匹配。

Friedrichs还表示,过去只有一部分进口货物会面临严格的检查,现在几乎每一批货物都会面临这种情况,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数据的延误和误差。

据此前路透社的一篇报道,海关总署发言人对此数据误差问题解释道,理论上,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与贸易伙伴的统计数据是匹配的,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例如货物出现对第三地的转口,造成各国数据并不完全一致。

据报道,美国农业部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负责大豆供需估算的Joanna Hitchner表示,他们过去一直使用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但由于目前出现了明显的数据偏差,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这些数据的可靠性。

部分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海关数据出现大幅修正的时间点,正值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时期。这一举动引发市场产生各种猜测,即中国海关这么做,可能的原因是出于国家为执行其粮食安全计划,需要减少对粮食进口的依赖。

事实上,在国内经济持续下行、人们对未来前景信心低迷的情况下,公众对官方公布经济数据质量的担忧,并不是新鲜事了,例如青年失业率等。最近,国内媒体公布的部分城市的亮丽的海关出口数据,亦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例如,近日,3月19日深圳海关公布,2024年前2个月,深圳进出口6751.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4414.4亿元,增长53.1%;进口2337.4亿元,增长31.9%。

据笔者调研部分论坛网友回帖发现,该数据与很多从事贸易行业的“体感”相差较大,部分观点认为,今年前2个月出口增幅较大,主要和去年同期防疫措施刚开放后的低基数有关。

图:某论坛平台上关于今年前2个月深圳进出口数据的网友评论

总之,我国统计数据的偏差和失真,未来在各领域仍可能一直存在。对于各相关行业人士,在制定未来经济计划时,可能需要多留一个心眼,多方参考各个来源数据,相互比较验证,才能不会因为受数据偏差的误导,而造成损失。

资料来源:

1、 Bloomberg: March 27, 2024, Gap in China’s Soybean Trade Casts Doubt on Data Reliability

2、 Reuters, March 14, 2024, US switches method to estimate China's soy imports after data gap

0 阅读:0

希瑞归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