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巴战争时,美国为何密约中国出兵?事后才懂当年有多凶险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05-31 03:07:4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彭乙彬

编辑|t

引言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巴基斯坦内乱之下,南亚陷入危机。在这次关系到中、美、苏、印、巴五国的危机当中,中美在1971年7月开始逐步建立联系,甚至美国密约中国出兵。

这场拉开帷幕的危机,背后到底有多么的凶险呢?

(第三次印巴战争)

一、南亚危机——印巴战争

由于印巴分治,巴基斯坦的国土被印度分割成了两块,东巴与西巴。两地距离相隔两千多公里,从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东巴地区56%的人都是孟加拉族,他们对自己遭受西巴的统治,产生了不满。

孟加拉族认为巴基斯坦政府对自己排斥和歧视,双方多次爆发矛盾,1966年东巴提出了自治,在1970年巴基斯坦全民选举中,东巴成立了巴基斯坦第一大党,要求和巴基斯坦政府谈判,实现东巴自治的权利。

结果谈判破裂后,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决定对东巴发动镇压,导致了大量平民死亡,由此巴基斯坦的内乱危机爆发了。

(印巴分治)

大量的流民被迫涌入了印度,也让印度看到了机会。

作为巴基斯坦的宿敌,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争议而不对付。此次印度自然抓住了机会,1971年就以难民干涉了国家安全为借口,决定干涉巴基斯坦对东巴的行动。

南亚次大陆在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影响下,新一轮的纷争即将爆发,这危及了南亚的稳定和大国的诉求。

(印巴战争)

印巴的持续对峙,牵动了大国入场,其中印度找上了苏联,而巴基斯坦是中国的“老朋友”,同时还是美国的“盟友。”

因此在危机之初,中美两国对于印度和苏联结盟的事情,势必需要做出反应,由此中、美、苏、巴、印五国都牵扯进了一场博弈。

大战一触即发,这就是南亚危机,也促使了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爆发。

一、美国邀约中国的背后深意

1971年12月10日,基辛格与黄华秘密会晤。

彼时的南亚局势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之后,印度趁着巴基斯坦内乱,出兵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地区,东巴守军打不过只能无条件投降。

于是印度在孟加拉地区扶植起来了一个傀儡政权,孟加拉国成立,巴基斯坦遭到了大幅度削弱,对比之下印度已经是南亚“一哥”。两国也开始在南亚开始了更大规模的战争。

(基辛格)

支撑印度行径的大国又是谁呢?自然是苏联。

苏联对印度的援助和支持,使得印度雄心壮志,不仅希望吞并南亚,甚至在1962年他们还想侵占中国领土。

(印巴分治)

美苏冷战进入关键时期,美国并不希望苏联强大,恰逢中苏关系紧张,又因为苏联支撑印度强大,会破坏美国在南洋的利益,因此美国寻找上的合作对象,就是中国。

12月10日,基辛格在秘密会晤中表示了一个态度:“美国政府反对其他归家武力干涉中国行动。”

基辛格说“如果南亚局势发展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中方会因此采取行动的话,美国会表示支持。其实基辛格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美国是赞同中方出兵的,就算是动用武力,我们也是绝对支持的,这里与其说赞同,不如说是邀请。

(基辛格访华)

为什么美国执意要邀请中国呢?

首先,尼克松与基辛格已经认识到,在和苏联的对抗中,中国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当时中苏分歧越来越多,这也让中美的关系趋于微妙,美国竟然开始“站队”了,尼克松在1969年曾表示,我们不能让中国在中苏战争中失败。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美国也立刻停止了在台湾的巡逻,1970年中美双方开始热谈判。

基辛格曾说,中美走到一起是时代的必然。尽管美国是我们意识形态上的敌人,但是在一些事情上不是没有谈的可能性。

(尼克松访华)

1971年苏联与印度签订了和平条约之后,这瞬间引起了美国和中国的警觉,而美国邀请中国,也符合了两国的利益。面对美国的邀约,中方并没有完全支持,并且表示东巴问题纯属巴基斯坦的内政,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谢邀,但我不约。”

12月12日,中方赞成美国的停火与撤军分开来实行,应该率先停火后撤军,反对了孟加拉国傀儡政权。面对美国的最为关注的中方是否军事介入这一问题,中方态度始终很明确,将推进用政治方式和平解决印巴战争。

(印巴战争)

三、中方为何要拒绝美国?

为什么中方没有答应美国,直接出兵干预第三次印巴战争呢?

第一点,印度与苏联在1971年8月签订了友好合约中,提到了任何一方接受到第三方的武装冲突,那么双方应该共同消除威胁。周总理当时就意识到了,这是一条针对中国的合约,目的是防止中国出兵干涉印巴矛盾。

(苏联与印度)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背后,也是苏联对印度默默支持。这一点苏联人心知肚明,美国也明白苏联这一出就是为了防备中国。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如果贸然出兵对抗印度,只会将中国自身的立场偏向美国,苏联在助纣为虐,等的是中国入局。

第二我们与美国始终存在意识形态等分歧。中美谈判中,越南、朝鲜、台湾等问题,始终无法绕过去。尽管在这次南亚危机中,我们明确了联美反苏的方针,但是我们没有一边倒向美国,在反苏的同时,中方始终以我们的态度来面相世界。

(周总理)

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政府提出可以抵制苏联围堵中国。毛主席明确表示,围堵中国不需要美国来救我们,美国人不可能是好心,不过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我们中国不需要保护伞,因此对于美国邀约的出兵,中方是不可能答应的。

第三,1971年国内正在百废待兴。国内的事情就已经让我们有些忙不过来了。

你国外再急,也不可能有国内的事情更加重要。所以面对美国的相邀,中方就更不可能答应了。

(上世纪70年代中国)

尽管没有出兵,但中方支持了美国的撤军行动,而且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军事援助。在这次南亚危机中,中美还是不约而同地站在了一起,美方的表现也让中方看到了一点“准盟友”的搞关系,在这次纷争中,中美态度始终是一贯的。

这对于结束南亚危机,有着深刻的意义,否则当时中国一旦出兵,两国冲突就会升级为地区战争,往大了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可能就开打了,往小了说,我国也会身陷囹圄,真正高兴的,还是在大洋彼岸喝下午茶的美国。

参考资料:

[1]黄宇蓝.第三次印巴战争中中美两国的有限合作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05):56-61.

[2]栗广.论1971年南亚危机与中美关系缓和进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6(01):62-66+128.

[3]张威,刘子奎.中国对1971年南亚危机的反应和对策[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17(03):97-102+127-128.

0 阅读:5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