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埔一期学生的质量,总体不如黄埔四期?

历史轮 2024-06-11 15:36:57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有一个情节非常有意思,老蒋想杜聿明去东北对抗林总,杜聿明不太想去,老蒋马上严肃地说:“你该不是惧怕林彪吧?林彪不过是黄埔四期生,你是一期的!”老蒋言下之意,黄埔军校一期学生肯定比四期学生厉害,杜聿明你怕个啥子?

老蒋那么想,其实也对,姑且不说老蒋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对学生的能力有着自己的个人判断,就一般正常的逻辑而言,先进入某个先进组织的人,后续的发展空间肯定会更大,因为比别人多了一些时间来提升自我。

但不得不说,就历史事实而言,老蒋想错了。黄埔一期学生的质量,总体上,还真不如黄埔四期。

以辽沈战役为例,我军林总是黄埔四期,而国军的副总司令,东北“剿总”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杜聿明、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都是黄埔一期。某种程度,辽沈战役就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和四期生的对决,但一期生打不过四期生。

整体而言,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国军除了宋希廉,陈明仁、李默庵等少数人表现亮眼外,大多数人的战绩非常一般,之所以一期很多人都位居高位,如:胡宗南、黄维、顾绍周等,他们都是靠一期的资历获得提升的。实际军事指挥能力并不怎么样。尤其是大兵团作战,更是不堪一击的,黄埔一期生的胡宗南,20多万人马被彭总的2万多人追着打。

黄埔一期,我军的徐帅、陈赓大将最为亮眼,算是给黄埔一期争光了,但总体来说,黄埔一期有实力的名将还是太少了。

反观黄埔四期,真可谓是战星闪烁。第四期:林彪、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鸿、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邱维达、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蔡仁杰、段德昌、周志道……等等。在这当中,林总基本可以打遍国军所有的黄埔学生,而国军这边,胡琏,张灵甫,刘玉章,李鸿,邱维达,李弥,蔡仁杰,周志道等人,都是国军名将,尤其是“狡如狐,勇如虎”的胡琏其实是国民党军最能打的将军,可以说四期给国军贡献了最有质量的一批将领。

“闻道有先后”,但不是先进去,就可以“得道”的,打仗这方面,还是需要一点天赋。就好比现在读一间好的大学,先进去的固然有时间优势,但后进去的不必然会差。因此,老蒋认为黄埔军校一期学生肯定比四期学生厉害,有些过于主观了,可能主要也是因为他是校长,“人生若只如初见”,对于第一批的学生,他总是寄予厚望。

即使后面黄埔一期的学生杜聿明被林总打败后,老蒋还是非常不解,发出疑问:

“为什么林彪能打游击 , 可以就地筹粮筹饷, 而你就不行? 你们都是黄埔生, 可你是一期的, 他只是四期的, 为什么一期的却打不过四期的? 你告诉我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老蒋一辈子都没想明白!

7 阅读:4966
评论列表
  • 2024-06-15 22:21

    黄埔一期招了多少?四期学生招了多少?有可比性?国军杜聿明,李玉堂,关麟征,余济时,我军左权,丶胡筠,蔡申熙让你吃了?要是按成材率一期高于四期。

  • 2024-06-16 07:31

    你非要闭着眼睛胡说八道,也不能打你啊

  • 2024-06-14 18:21

    小编看不到战略布局的意义。

    豪森 回复:
    它懂啥[得瑟]
  • 2024-06-14 18:11

    林帅,把他的教官,老师,学长,学弟都打败了,蒋介石都说了,林帅是黄埔最优秀的

  • 2024-06-14 13:41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不要瞎扯淡。

  • 2024-06-26 22:51

    林帅敢拉上千门炮打沈阳,而且是超常规的集中在一起,常规对抗谁敢这样搞,这种武器信息差距已经超过37年国军对抗日本。

    1111 回复:
    林总的千门炮从哪里来的?一路被杜聿明追过松花江,重武器基本都丢了。可以参见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重武器几乎没有,一直到淮海战役,攻坚都比较吃力。
  • 2024-06-20 14:42

    瞎扯淡!黄埔一期吊打四期!徐向前,陈赓,蒋先云,卢德铭,王尔琢,左权,周士第,那边的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李玉堂……

  • ama 1
    2024-06-24 21:10

    一期是最厉害的

历史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