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多难除怎么办?2味中药,一个管肺,一个管脾,标本兼治

孙大说知识 2024-03-11 11:04:37

生活中很多人会有咳嗽痰多的问题,这不,在前不久就有这样的一位患者求助,70多岁,起初认为,人老了,吐几口痰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连续3—5天都发现痰中隐隐带有几分血丝,这才慌了神,赶紧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伸出舌头来一看,舌苔黄黄的,还有些发腻,再一看,吐出来的痰,也是粘稠、发黄,像这种情况,多半就是与肺热有关,热入血分,把血带了出来所导致的。

那为什么会有肺热呢?是从痰湿而来,痰湿这种东西在肺里面闷的久了,就会郁而化热。这就好比一块湿毛巾,你把它装到一个罐子里面去,密封起来,过几天再打开,你会发现这湿毛巾不仅发臭了,而且还会发粘发热,是一样的道理,而且痰湿本就黏腻,比单纯的湿气更甚,更容易集聚生热。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一味中药可以起到不错的改善效果,就是桑白皮。桑白皮,带一个“桑”字,顾名思义就是桑树的根皮,说到桑树,似乎还没有哪一种树可以像它一样,从果实到枝叶再到根皮,全身都可以拿来入药的,比如,它的果实,就是桑葚,桑葚可以补益肝肾,而桑枝能够疏经通络,桑叶还可以疏散风热,那么桑树的根皮,桑树皮,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两个字概括,就是“清肺”,你可以把肺想象成一个茶壶,痰湿附着在肺里面,就像茶壶内壁上,堆满了茶锈、茶垢一样,那么,桑白皮一进去,就像一把小刷子一样,可以把肺脏内壁,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痰和热,通通清理出去。痰热没有了,咳嗽也就止住了。

那么,光清肺够不够呢?还不行,清肺只能治标,健脾才能治本。中医上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也就是说,肺只是个储痰的容器而已,脾才是生痰的根源,说到底,你一口一口吐出来的痰,都是脾虚不能运化的结果。所以,如果只顾着清肺,而忽略了健脾,脾虚,接着化痰,然后又源源不断的上输到肺,储存起来,过不了多久,你就还会不停的咳痰、吐痰,如此恶性循环。

所以说,还要再给桑白皮找个伴。找谁呢?找陈皮。陈皮性子温温的,平时泡茶、或者煮粥、煮肉时,都会放上一点,这种温和的食物,入药也是非常百搭的。不仅理气、化痰,而且还有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健脾、醒脾,它有一股淡淡的芳香之气,中医讲,芳香入脾,所以这种芳香的药物一去到体内,脾胃立刻变得欢喜起来。脾胃情绪高涨,干起活儿来就能事半功倍。

那么两味药搭配,桑白皮清肺,治其标,陈皮健脾,治其本,一个管肺,一个管脾,专门去痰热,可谓标本兼治,而且陈皮性温,桑白皮性寒,以陈皮的温性又可以制约桑白皮的甘寒,两者搭配,相得益彰。如果你也经常咳痰,吐痰,舌头一伸出来,舌苔黄黄的,腻腻的,那么这个精简的小方子,大家不妨试试。而且,这两个药其实也是名老中医,施今墨老先生的常用配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105 阅读:11762
评论列表
  • 2024-06-24 14:39

    中医就像一座装修千年的土坯房,你觉得它“博大精深”,其实就是表面装修光鲜而已,免不了土坯的本质。中医要发展就得推倒(土坯)重来,用现代科技验证,走科学道路,但这样一来就是并入现代医学而消亡了,所以不甘心,好在绑定中华文明,可以在华人文化圈苟延残喘。

  • zhu 4
    2024-04-11 22:05

    点开页面提供都是:俄军突然对华出手;谁在作祟、你是真的关心国家命脉大事,还是在搞鬼

  • 2024-04-09 08:25

    阴阳先生什么都脾痰湿脾是干什么的脾摘除了怎么样

  • 2024-06-27 21:21

    记下来了

孙大说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