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肩周疼痛的毛病,什么表现呢?左臂或者右臂无法高举,或者功能受限,不能前放,也不能后背,稍微用点力,甚至还有牵拉性疼痛的感觉,你是否也有过这种问题呢?那这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调理呢?
接下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位患者是位女性,当时已经71岁了,什么问题呢?就是左上肢疼痛,麻木,而且发现,这种疼痛往往会在遇寒的时候加重,在温热的情况下又有所缓解。尤其是到了晚上特别严重的时候,就需要赶紧用一块热毛巾敷一敷,要不然,疼得一整夜都难以入睡,也曾经到医院拍片检查,但却没发现任何毛病。所以在生活中,往往都是自行购买一些止疼的口服药物,但效果也不好。后来,就来到了我们这里,过来的时候,只见她脸色苍白,而且左臂皮肤触摸上去,还冰凉冰凉的。再摸摸脉,脉象沉细,看看舌头,也是舌质淡,苔薄白。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其实就是跟阳气不足,温煦失常有关。我们看这位患者,脉象沉细,苔薄白,舌质淡,而且面色苍白,左臂皮肤摸上去发凉,夜间痛感加剧,遇寒加重。所有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她体内阳气肯定是不足的。那么阳气不足之后,会怎么样呢?患者体表的卫气肯定也会不足,也就是抵御外邪的能力降低了,所以此时,就很容易受到外面风、寒、湿邪的侵袭,如此,如果内外寒气再一交织,就会使得体内气血不行、经脉不通,那么,不通就会造成疼痛,由此疼痛问题也就产生了,而且是,受寒越重,瘀堵也越重,疼痛也是最为强烈的。
所以,针对她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就得想办法,温补患者体内的阳气,散去患者的经脉寒邪。那具体该如何实现?麻黄附子细辛汤,再加上一味桂枝,这时候就很好用。其中麻黄附子细辛汤,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原方是出自《伤寒论》,而基本构成就是麻黄、附子、细辛。这是助阳解表的代表方。
其中附子,能够温补肾阳。麻黄,则能够解表散寒。而细辛,既能够帮助附子温阳,还能帮助麻黄解表驱寒,这个其实就是我之前常说的,激发阳气的方子。对案例当中的患者来说,十分适合。
最后再加一味桂枝,既能够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而且还能辅助麻黄解表散寒。这样,就能让阳气疏布到患者的左臂。
如此,只要经脉得以温通,阳气、气血等能够正常输布,筋脉得养,肩膀疼痛的问题,很快也就能够得到缓解了。这其中整个道理,相信很多人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所以,在生活中,如果你也有这种胳膊冷痛、麻木的问题,判断自己是属于阳气不足,经脉受寒所致,那么视频当中所提供的调理思路,以及所用到的经方基础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大家就可以先记住,如果有需要,大家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辩证加减来用,都会有不错的调理改善效果。
了百了-
中医就像一座装修千年的土坯房,你觉得它“博大精深”,其实就是表面装修光鲜而已,免不了土坯的本质。中医要发展就得推倒(土坯)重来,用现代科技验证,走科学道路,但这样一来就是并入现代医学而消亡了,所以不甘心,好在绑定中华文明,可以在华人文化圈苟延残喘。
中医写下上千亿次药量能知道如何來吗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张仲景名方。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