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密州所写的诗词极具个性,都有哪些特点?成因如何?

不立翁啊 2023-03-10 16:41:24

苏轼一生所写并流传于世的诗词约有四千首,而他在密州任知州时所写的诗词就有近三百首。相对于他早期的作品,苏轼在密州时所创作的诗词风格有了明显的个人标签,这个时期他许多诗歌作品都惊艳了世人并成为了千古绝唱。

就文字风格而言,苏轼在密州期间的诗词作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缥缈奇幻的画风

在密州,苏轼于诗词创作方面的才情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激发。这年中秋,他为苏辙填写的一首《水调歌头》成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描写月圆之夜诗词中的一座令人仰止的巅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有直贯长虹的气势,有突破苍穹的瑰丽幻想,有悲秋怀春的闺阁幽怨,又有意境悠远的禅宗道义,每一句都是经典,每一句都直抵人心,它的出现让古今吟月的诗词都顿时失去了光华。

而我觉得,这首词的主要思想是表现了苏轼当时对“高处不胜寒”的一种理解和深深的敬畏。身在官场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生出这样的体会,尤其是当时的一国之君宋神宗读了这首词后,立即认为苏轼这首词是隔空向他“表白”,很是欣慰地说:“苏轼终是爱君的!”

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看出,苏轼这个时期的诗词,往往借鉴了国画写意的技巧,用词直白朴实却简洁有力,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清秀隽永,给读者描绘了一幕幕绚烂而又飘逸的现实与虚幻相交错的时空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又如,苏轼在登上“超然台”看到密州的春色烟雨时写下了“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之句,这生动而传神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在烟花茫茫的春雨中。

二、大开大合的气势

在密州任职期间,苏轼大概是40岁左右。这个年纪放在现代正当壮年,然而在“七十古稀”的古代,这个年纪算得上是中老年了。因此苏轼的诗词里处处以老者自居,显得老气横秋,例如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一开头苏轼就自称“老夫”,很有些倚老卖老的感觉,似乎在说明自己的低调和内敛,但同时该词字里行间还处处提现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精神面貌,怀才不遇、壮心不已的情怀洋溢纸上。这首词抑扬顿挫,将一个自诩年迈却又雄心勃勃的男子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正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般,苏轼在密州的诗词,语意的表达更趋于大开大合、收放自如。他痛快淋漓直抒胸臆的华章,如倾泻的瀑布,狂洒而至直抵人心。苏轼却更懂得欲说还休的道理,常运用顾左右而言他的技巧,恰似一丝鸿毛挠在人心最瘙痒处,叫人怦然心动。

三、意味深长的境界

也许是隽秀文艺的杭州城蕴养了苏轼的诗兴,当他从杭州离任,奔赴密州的途中,苏轼诗词创作的激情一路高涨,四十多天的行程中,写下了十几首诗和三十来首词。其中一首《沁园春》很能表达他当时的心境: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读这首词的上半阕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描写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句中透露出无尽的清冷和孤寂,传达出了作者背井离乡的苦楚,与对不确定未来的迷茫与担忧。

诗词的下阙表达了作者在这个时期对人生的思考,他对自己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感到无可奈何的同时,也逐渐生出了淡泊名利的心态,其中“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就是全词的“词眼”,有种置身事外、笑看风云的洒脱与不羁。

《沁园春·孤馆灯青》的意境十分超脱,可见苏轼在密州的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且耐人寻味的哲理,让人读来有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越看越值得玩味和咀嚼,细细品来总能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启迪。

四、苏轼密州诗词特点的成因

苏轼在密州期间诗词的产量极高,将近他一生诗词总数的十分之一,而且诗词的风格逐渐定型,非常具有其个人特色。那为什么这个时期,苏轼的诗词会有如此鲜明的特点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苏轼到密州后诗词风格更奔放浪漫,想象力更自由奇幻,这种文风固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自幼就博览群书,最初学习贾谊、陆贽的文章,文风偏工整有条理。后来,苏轼开始习读《庄子》,便被其瑰丽绚烂的文风所折服,开始钻研这种飘渺雄奇的文字技巧。苏轼曾说:“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的确,苏轼之后的不少诗文的意境都可与《庄子·逍遥游》相媲美。

二是,苏轼诗词内容更加趋于大开大合、收放自如,这跟他个人生活经历不无关系。“四十不惑”,苏轼正是在密州进入了“不惑”的年纪。苏轼二十来岁就名动京师,可谓是少年有成,意气风发,但他在三十岁左右经历了丧母丧父丧妻的悲恸经历,同时由于耿直的脾气,他官场上混得也不太顺利。

因此,苏轼这个时期的诗词似乎时时在提醒自己年事已高,常用“老夫”自称,除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还有《蝶恋花·密州上元》中“寂寞山城人老也”等,都在感叹自己不再年轻。在认老的同时,苏轼不少密州诗词中也总透露出他看淡名利、意欲退隐的精神状态,如《沁园春·孤馆灯青》中的“用舍由时,行藏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又如《雪夜书北台壁二首》中“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等。

然而,苏轼一面嘴上说自己人老志疏,又常常在诗词中诉说他未酬的壮志,表现他老当益壮的精神面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恰恰表现出他对朝廷重新重用他还抱有希望。另外,他还经常借酒浇愁,也不过是掩盖自己怀才不遇却壮心不已的尴尬,如《南乡子·和杨元素》中“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也是说明了他其实还是想干一番事业的。

正是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让苏轼的心志有了更为豁达的状态,气度跨越甚是宽大,其眼界更是高可建瓴低可拘泥。因此,其诗词的格局可以更加的开阔和大气,同时也可以低吟浅唱,两者毫不相违。同时,苏轼内心在退隐归田还是继续为官干事上游移不定,诗词里充满矛盾,也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奇妙感觉。

三是,外放的生活让苏轼有了更多的人生思考,逐渐丰富了他的哲理内涵。由于不支持王安石“毒石悍药”般的变法,苏轼在朝堂上受到了排挤,于是自请出京,外放到了杭州,之后又到了密州。在京城之外,苏轼体验到了民间疾苦,尤其是杭州与密州在经济、人文、地理、物产上的巨大差异更让苏轼感叹不已,于是触发了他更多的人生思考。

如他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本是他对留在官场所处窘境的担忧,而以“天宫”作比却十分恰当地道出了身处高位人内心的痛楚。另外,苏轼在地方上看到太多受苦受难的百姓却无能为力,从而引发了对自己当官到底对不对,自己才华究竟有何用的思索,如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中所说“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足见他心中的顾虑。

正是在密州,苏轼有了更多对人生的思忖,因此他的诗词中逐渐出现了大量富有哲理的词句,不仅符合他当时的心境和感情,也触动了当时社会上部分人的心弦,因此众人读来都觉得回味无穷。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