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要闻:神十八船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C929启联合攻关

闲云终南 2024-04-18 19:29:06

今天是4月18日,星期四

摘要:神十八船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完成总装;C929联合攻关启动大会召开。

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4月17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2. 4 月 15 日,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顺利完成“十公里级飞行”改造和总装工作,将全面转入最后的总测和出厂阶段。相较于百米级垂直起降,十公里级飞行试验除了飞行高度显著增加外,还增加了一系列面向回收复用火箭关键技术验证需要的高难度挑战,例如首次在跨音速条件下进行发动机-栅格舵-冷气姿控联合控制、首次在 10 公里高空风环境内进行无动力滑行测试,首次在返回段大动压条件下进行发动机空中二次起动等。朱雀三号是我国首款不锈钢运载火箭,相比朱雀二号体积更大,运载能力也更强。火箭总长 76.6 米,直径 4.5 米,整流罩直径 5.2 米,起飞重量约 660 吨,起飞推力约 900 吨,搭载天鹊 TQ-12A 发动机,采用自身起动方式,具备推力调节和混合比高精度控制等功能,在 TQ-12 基础上,推力提高 9%,比冲提高 40m/s,重量减轻 100kg。

3. 近日,随着机翼对接连杆安装完成,标志着“鲲龙”AG600疲劳试验机(9009架机)正式完成机体大部件对接,全机进入收尾冲刺阶段。

4.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姚权铭助理教授课题组以小样本学习技术作为突破口,研究提升模型样本利用效率的算法,使深度学习模型能快速泛化到只有少量有标签样本的药物研发相关任务上。药物研发的流程通常漫长且成本高昂,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药物数据的快速分析建模,成为了加速药物研发过程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决策过程不透明,可解释性不足,无法可靠地应用在药物研发中。此外,模型还依赖于大量的有标签数据,但在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数据获取通常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时间等待,这导致药物标签数据极为稀缺。常见模型在这种场景下存在预测准确性低、数据需求量大、可解释能力弱的局限。

5. 4月15日,C929项目联合攻关启动大会在中国商飞公司召开。与会专家分为总体气动、机体结构、复材结构、航电电气、机械系统、推进系统等6个专题组,开展为期一周的研讨。C929 飞机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中国商飞同时也在混动、电动、氢能等新能源飞机领域布局发力。该机将是一架远程宽体客机,计划提供 250-350 坐席,标准三舱 280 座,基本型航程将达到 12000 公里。C929 提出了更高的设计目标,相比老款同类机型要降低碳排放 60%。

6.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研究人员近日首次直接观察到了完全由电子组成的维格纳晶体。维格纳晶体的概念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尤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IT之家注:196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维格纳认为,在极低的温度和较低密度下,电子之间的相斥作用可能会使电子自发排列成紧密堆积的电子晶体,这种晶体后来被命名为维格纳晶体。一般晶体的存在依赖各原子之间的吸引力,然而维格纳晶体的形成完全基于电子间的斥力。因此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最迷人的物质量子相之一。

7. 加拿大科学家研制出迄今已知速度最快的相机,其能以每秒156万亿帧的速度拍摄图像。这种相机使科学家能管窥飞秒(万亿分之一秒)内发生的现象,从而帮助他们打造超快的磁存储设备,并开创超声波医疗新领域。相关论文已经发表于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

5 阅读:789
评论列表
  • 2024-04-19 21:06

    👍👍

闲云终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