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科学理论革命,光速不变原理和测不准原理得出的5个结论烧脑

前沿科学吖 2024-03-24 14:16:37

相对论的核心是光速不变原理,量子力学的的核心是测不准原理,那么站在光速不变原理和测不准原理的基础上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经过科学家近百年对这两个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两者互不相容,但也不矛盾,在宏观上,用相对论描述自然现象比较合适,在微观上,用量子力学描述比较准确,要想把宏观和微观统一起来,这两个理论还做不到。所以,这篇文章试着来讨论能不能用另外的方式把这两者合理的融合在一起。

光速不变原理描述的是,无论是在哪个角度,是否有参考系,对光速的测量都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在光速的情况下,不需要参考系,所有的物理定律都相同,那么光速不需要参考系,光速是宇宙间物体运动速度的上限,在这里的速度仅限于对宇宙现有可观测的物质有用,也就是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物质的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假设宇宙里有非物质的物质,那么它的运动就不会受限于光速,那么这种非物质的物质是否客观存在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种宇宙非物质的的客观实体我们称为非物质,那么它的运动速度高于光速,因为低于光速的物质已经是受限于光速,所以非物质的速度一定大于光速,那么光速已经抛掉参考系,非物质的运动速度也一定是抛掉参考系,而且非物质的世界自然规律和物质的自然规律不再相同,或者说,光速是非物质的运动速度的区间值。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而且是同时存在,那么非物质的物质是否同时存在多种状态,比如,非物质世界的光,不但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还存在非波动性和非粒子性的状态,那么在量子力学的核心上,测不准原理认为物质的速度和位置是无法精确测量的,测出物质的速度就无法测出位置,测出位置就无法测出速度,由于波粒性同时存在,测波动性时会影响到粒子性,测粒子性时会影响到波动性,因为有这种特性,当两个具有纠缠态的物质处于遥远的距离,知道其中一个的状态也能知晓另一个的状态,这里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可以远距离作用却并不会传递信息。

物质在相互作用时,实际上中间时也需要介质,比如电磁波的传播,它也是一份一份的能量互相作用,本身自己就是很好的介质,但是量子纠缠告诉我们,即使中间没有介质,也能发生作用,所以上面在谈论到光速不变时,假设出有非物质的物质存在,非物质的运动状态不但超光速,而且具有非波动和非粒子性的状态,也就是我们把宇宙想象为是物质和非物质构成,物质只是非物质的一种特殊情况,那么物质下的自然规律也只是非物质自然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这个时候为什么光速不变就很好理解,因为非物质运动时,光速只是非物质运动的一种特定情况。

光是物质,光的特性就无法突破在非物质的物质中运动,所以就导致光速是物质世界的极限速度,但是由于光具有波粒特性,非物质下的光也既具有波粒性,还具有非波粒性,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在非物质作为中间纠缠的状态,就会把遥远的粒子状态传递过来,从而达到相互作用,但因为非物质不能传递物质的信息,所以纠缠的粒子就不会传递信息,但也不违背光速不变原则。

以上的讨论得出5个结论,一是,光速不变只是构成宇宙的非物质运动的特殊情况,二是,对微观物质测不准是非物质粒子不传递物质粒子的信息,三是,光速和测不准是非物质自然规律下的特殊情况,四是,目前的物质规律是非物质规律的特殊情况,五是,宏观和微观存在的规律由非物质的物质运动状态决定。

0 阅读:0

前沿科学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