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有仪式感和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长大后这3方面差距很明显

杉杉评育儿 2024-02-10 15:33:23

杨绛先生曾说过:有仪式感的家庭,会更加幸福。每个仪式感背后都藏着一份爱的表达,仪式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新年礼物!

表弟前两天打电话来说不回家过年了,等初二再回去。阿姨听到了以后很伤心,说表弟结婚后就不要妈了,每年都跑到丈母娘家过年。阿姨还让我去当说客,让表弟一家今年要回家过年。可是听完表弟的一番话,我也不好说什么。

表弟说每年过年人家都是团圆、欢声笑语,吃各种美食。可是他的记忆里过年从来没有这些,他说从小记忆最深的就是除夕下午那天吃了年夜饭,妈妈就出去打麻将了,有时候打到半夜都不回来,就留自己一个人在家里。

有一次自己肚子饿了,就跑去麻将室让妈妈回来,直接被妈妈撵回家,最后他自己第一次尝试煮饺子,结果吃的时候发现没煮熟,委屈地哭了。长大以后他就不喜欢回家过年,因为每年过年都是如此,吃完年夜饭就各玩各的,一家人也从来没有围在一起看过春晚,更没有一起守岁过。过了年三十后就是忙着走亲戚,小时候被问成绩,长大后被问事业。

表弟说没结婚以前以为大家过年都是这样。直到结婚后去丈母娘家才知道,过年会一家人贴对联、做美食、玩游戏、开家庭联欢会,一家人整整齐齐围在一起看春晚欢声笑语,一起等待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虽然这一切很简单很平凡,可是却很幸福!

童年是一本相册,记录着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小时候父母的一次拥抱、伙伴之间的游戏、饭桌上的一道美食………都可能成为长大后的我们最怀念的味道。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特别重要的,而过年有仪式感和没有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长大后完全不一样。

1.有仪式感的孩子更有幸福感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曾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撒贝宁曾在节目中分享小时候每年过年他们家都会准备家庭版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和表演者都是自己和妹妹,观众是爸爸妈妈。虽然是自己和妹妹的“瞎闹”,但是爸爸妈妈却很认真对待,不仅配合孩子,甚至用磁带给他们的表演录音纪念。

小小的家庭联欢会不仅是孩子童年时期最欢乐的时光,也成了孩子长大后最美好的记忆。因为家庭里这些特殊的仪式感,主持人这个职业也在撒贝宁小时候种下了种子,也成就了现在的他。那个破旧的磁带,代表的是亲情的温暖,重视与被爱,是人生最初最美好的幸福时光。

童年的快乐很简单,但是这些特殊的瞬间却渗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聚沙成塔般地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让孩子更有幸福感。

2.有仪式感的孩子更懂得爱

尹建莉说:“孩子不是为了‘成长’而活着,应该为‘童年’而活着,最好帮他们留住更多的童话般的快乐,多一点,再多一点。”

夏夏自从出来工作以后,每年都会给家里人准备礼物。虽然不是很贵重,但是父母都特别开心。夏夏也会经常给身边的朋友制造一些小惊喜,我们每次看到她都感觉她身上有一种很阳光、很向上的感觉,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夏夏说自己父母从小就特别注重仪式感,虽然生活在农村,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不好,但是只要节假日父母都会用心给她准备“礼物”,当然这些礼物并不值钱,可能是一张小贺卡、是妈妈亲手织的毛衣、是一晚平淡无奇面………

夏夏说自己的小时候生活很苦,但是父母的那些“小惊喜”温暖了她的整个童年,在父母那里感受到了对于生活的热爱,这也在骨子里影响到她对生活的热爱!

童年感受到很多爱,才不会用一生去寻找;拥有过足够多的爱,才懂得复制爱,付出爱。

3.有仪式感的孩子更恋家

再平凡的生活,有了一份仪式感,都会变成孩子成长路上最闪光的记忆。这几年断亲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过年都不喜欢回家,不爱走亲戚。并不是他们没有爱,这是在春节这样难得的假期,他们想要的是放松。

如果一个充满爱,充满仪式感的家庭,孩子们怎么会不爱。就如同上文表弟的情况,为何他喜欢去他丈母娘,因为感受到了家的味道,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即使再平凡也是给孩子最好的仪式感。

写在最后

村上春树曾说:父母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多一些仪式,你会发现,它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新年,让孩子的童年有迹可循,这也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252
评论列表
  • 2024-02-10 21:50

    但在有些人那里就变成了穷讲究[捂脸哭]

杉杉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