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专家张卓说:想控制好痛风,这六类食物最好别碰!

风湿免疫医生张卓 2024-05-25 18:00:36

1、甲壳类食物

大部分甲壳类食物都属于高嘌呤食物,比如河蟹、大闸蟹、龙虾、皮皮虾、扇贝、牡蛎、生蚝、蛤蜊、贻贝等,它们的嘌呤含量都超过了 150 mg/100g,其中贻贝的嘌呤含量高达 414 mg/100g。

2、咖啡伴侣

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对预防痛风发作具有积极意义。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经过体内代谢后会产生甲基黄嘌呤,这种物质能够竞争性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在尿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不仅如此,咖啡中还存在其他可能降低痛风发作风险的物质。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添加了糖和奶精的咖啡伴侣产品并不等同于纯咖啡。这些添加剂不仅会增加热量的摄入,还可能对维持稳定的血尿酸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选择饮用咖啡时,尽量避免额外的糖分和奶制品,保持咖啡对预防痛风的潜在益处。

3、厨房调味品

某些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嘌呤含量较高,不利于控制痛风。

比如鸡精、鸡鲜粉的嘌呤含量居高,总嘌呤含量大于500mg/100g;而辣椒油、花椒、芥末、胡椒粉等调味料较为辛辣刺激,容易使神经兴奋,可能会促使痛风发作,痛风患者平时做菜也要少用或不用。

4、动物内脏

这类食物的嘌呤含量普遍较高,比如大家常吃的猪肝、鸡肝、熟鸭肝、熟鹅肝的嘌呤含量分别为275 mg/100g、317 mg/100g、398 mg/100g、408 mg/100g,妥妥的都是高嘌呤食物。

5、浓肉汤

肉汤虽鲜美诱人,然而其嘌呤含量却不容忽视。值得注意是,随着炖煮时间的加长,肉汤中的嘌呤含量会逐渐累积,汤汁愈发浓郁之时,嘌呤浓度也随之攀升。以猪肉汤为例,若熬煮时间不超过8小时,其嘌呤含量介于20至150 mg/100g之间。

预防疾病发作至关重要,因此最好避免饮用肉汤。特别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更应严格忌口,绝对不能喝肉汤。肉汤热量也相当可观,长期过量摄入无疑会增加体重超标的隐患,而肥胖与痛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为了健康考虑,应慎重对待肉汤的摄入。

6、常见酒

虽然常见酒类的总嘌呤含量普遍低于10 mg/100g,看似数值并不高,但实际上酒类却可能对人体内的尿酸水平产生显著影响。

具体来说,酒类可能通过两种机制导致血尿酸浓度上升:一是抑制尿酸的正常排泄,二是刺激体内产生更多的尿酸。这两种作用的叠加,会使得痛风发作的风险显著提高。因此,对于需要控制尿酸水平的人群来说,即便酒类的嘌呤含量在数据上显得相对较低,也应谨慎饮用。

有相关分析显示:饮酒可增加痛风的发作风险,每日酒精摄入量大于 15 g 会显著增加痛风发作风险。与烈酒相比,啤酒增加痛风发作风险的作用更加显著。

2 阅读:589

风湿免疫医生张卓

简介:云南中医学院-医学硕士,中医临床诊治、科研工作近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