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崖刻:乌江边上,竟然发现明朝时期贵州、四川两省建路记事碑

黔程历史 2024-04-12 10:34:53

明万历十一年,贵州四川两省合作建路,凿石刻碑纪念;400多年过后,乌江边上深山之中,崖刻重现于世。

数百年前,江西吉安府陈姓迁居于此,繁衍至今形成布依村落;100多年前,陈家太公修建合院大宅,木雕传承家训,遗存至今。

一、大湾崖刻

我对贵阳崖刻多有了解,但对陈家寨一块刻于明万历年间的崖刻却知之甚少,手上也没有这块崖刻的相关资料。

于是在今年春节期间,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到达大荆村陈家寨后,向公路边村民询问“崖刻”,结果村民不知晓。

我不甘心就此回去,于是进村向一位老奶奶打听,这次汲取经验,不再说“崖刻”,而是问“一块有几百年历史的刻有字的石头”。

果然,老奶奶说:我知道这个地方,正准备往那个方向走,你跟我走吧。

路过一户人家时,一位大妈问老奶奶带我去干嘛,问清缘由后,说:恐怕现在路已经走不通了!

我说:没关系的,我试试吧。

大妈说:我叫我儿子带上镰刀带你去吧。

于是,我把车停在大妈家,大妈的儿子拿上一把镰刀和一个小锄头,我们就步行出发了。

车停在大妈家这儿

大妈的儿子姓陈,我于是叫他“陈哥”。

陈哥说:那块碑位于小路边上,公路修好后,小路就很少有人走了,其实你如果从前面遵义市乌江镇坪塘村去,还近些,从我们村走的话,有一里多路。

我说:天气正好,走走山路当锻炼身体呢。

沿着公路上行不久,还未出村,公路左侧有一条三轮车道通往山上,我们由此左转上行。

陈哥说:以前是条小路,现在改成了三轮车道,村里人开三轮车去地里收玉米等庄稼。

翻过两山之间平整土地,然后下行,不久就可以看见遵义市乌江镇坪塘村,我们转往右侧小道。

由此分路往右侧小道走

前方又是几垅土地,小道已经不好辨认,陈哥说:我们直接从土中走吧。

前面村寨就是坪塘村

继续往坪塘村方向沿着小道下行,从小道为石块铺成来看,这是以前从贵阳到遵义的一条古道。

沿着古道下行

崖刻就在古道上方

热情的陈哥

碑刻近照

遗憾的是,崖刻不大,字迹已经很模糊了;我和陈哥坐在崖刻边,努力分辨碑上文字。

部分文字辨认如下:

“成都府内江县白沙里人xxx”、“贵州宣慰使司xx宅溪治下xx人”、“来往诸人劳力修砌路道永远为记”、“万历一十一年七月初二日立”、“世彦”。

黔程注:上述有些字我也不敢完全确定。

明万历十一年(1583)时,遵义为播州宣慰司管辖,理论上讲,播州宣慰司归四川省管辖,所以,乌江其实是贵州、四川两省的分界。

成都府内江县人到数百里远的四川、贵州分界处修路,有点难以理解。也许,此人是往来川黔两省的商人吧。

当时,息烽为贵州宣慰司水西安氏“水外六目”之一,“宅溪”是彝语音译,也写作“则溪”“宅吉”等,本意是粮仓,后来演变成水西土司下级机构。

所以,这块碑记录的就是,成都府内江县和水西土司某“宅溪”,共同修建或完善此道路的事情,由一个叫“世彦”的人刻碑纪念,是一个记事碑。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平播战役结束,土司杨应龙自杀,播州一分为二,分属四川、贵州两省;清雍正五年(1727),原属四川的遵义府划归贵州。

四川与贵州、遵义与贵阳、播州宣慰司与贵州宣慰司之间的重要历史物证,居然在一个毫不起眼的乡村古道上发现,真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回去路上,我不禁仔细打量小道,道上人为铺砌的石块依然清晰可辨,确实是数百年古道无疑。

川黔古道

经过土地时,土中有很多野葱(苦蒜),陈哥用小锄头挖野葱,我这时才明白陈哥除了带镰刀外,为什么还带上小锄头。

我们并没有大范围寻找野葱,只是在路边见到才挖,很快就挖了一大把。

二、陈家祖宅

我和陈哥边走边聊。

陈哥说:他的祖上是数百年前从江西吉安府迁居来此的,因为姓陈,所以就叫“陈家寨村”。

我说:我的祖上也是数百年前从江西吉安府迁到铜仁的。

陈哥说:村里还有一栋老屋,是他太公所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因为太公有遗言,后人不得拆除老屋,所以保存至今;老屋窗户雕刻的人物,还扛着犁地用的农具。

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便请陈哥带我到老宅一观。

陈家祖宅为一个很大的三合院建筑,主屋为长五间两层木楼,两侧厢房也为两层木楼。

从建筑特征来看,明间缩进,堂屋大门前有小隔门,大门上方有“福禄寿”三字,墙体多用短梁短柱分割成矩形,开窗众多,这些都是典型的布依族传统建筑特征。

祖屋现在没有住人了,左侧主楼和厢房是陈哥家的,经常修葺,还保持较好;右侧为另一户所有,已经年久失修了。

陈家祖宅

我走到明间前,看到了户对和门柱石保存完好。

户对为“南瓜状”,自然是寓意“难以瓜分”;门柱石上的“莲花”,估计是希望后代紧密相连不分家吧。

户对与门柱石

整个古宅的精华,是窗户的木雕部分。

两侧窗户呈对称结构,每侧窗户又分为相邻两扇,采用镂空雕法,异常精美、复杂。

每个窗户图案都有特定、深刻的内在含义,陈哥也不是很清楚所表达的意义,黔程尝试释义如下,但也不敢肯定正确无误。

右侧窗户释义

右侧窗户整体图

右侧窗户左扇:

右侧窗户左扇部分

窗户上方正中是一只“蝙蝠”,寓意“福”。

窗户中间是一幅妇女人物木刻(由耳环判断),一个端坐椅子上的长者在教导年轻女子,三人左上侧还有一个人物。

人物画上下方分别是“福”“禄”两字。

右侧窗户右扇:

右侧窗户右扇部分

窗户上方是“书”“画”图案。

窗户中间是一幅男子人物木刻(由胡须判断),一个闲坐的长者在教导年轻男子。

人物画上下方分别是“积”“庆”两字。

右侧窗户下面:

一匹马、一头驴

一只羊、一头牛

两扇窗户的下面,是两幅阳刻木板画,分别是马、驴、牛、羊,其中:“驴”的图案,我并不是十分肯定。

左侧窗户释义

左侧窗户整体图

左侧窗户左扇:

左侧窗户右扇部分

窗户上方正中是一只“蝙蝠”,寓意“福”。

窗户中间是一幅劳作人物木刻,两个女子及两个男子手中拿着劳动工具。

人物画上下方分别是“多”“寿”两字。

左侧窗户右扇:

左侧窗户左扇部分

窗户上方是“琴”“棋”图案。

窗户中间是一幅娱乐人物木刻,两个男子正在唱戏(由宽大袖口判断)。

人物画上下方分别是“门”“第”两字,其中“门”的下方还有一个“家”字。

右侧窗户下面:

一只鸭、一只鸡

一条狗、一头猪

两扇窗户的下面,是两幅阳刻木板画,分别是一只鸭、一只鸡和一条狗、一头猪,其中“鸭”“鸡”的区别在于木雕图案上喙部形状。

除上述图案外,还有大量的花卉、瑞鸟、吉祥符号等,我就不一一释义了。

整体明间窗户左右对称共四扇,有机统一完整表达信息:

一是“琴棋书画”:寓意诗书传家。

二是四副人物图案:表达家族长慈幼孝以及耕种为本、和谐美满的家训。

三是“福禄多寿”“积庆门第”:表达对家族的美好祝愿和希望。

四是各种动物图案:表达希望家族“六畜兴旺”之意。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陈哥太公留下遗训:后人不得拆除老屋。

因为明间窗户的木雕图案,既是陈家太公对后代子孙的家训家风要求,又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工艺高超、寓意丰富的木雕图案,陈家后人驻足窗前,就犹如在聆听太公教诲一般!

这是我所见到工艺最为精美、含义最为丰富的窗雕,没有之一!

陈哥说:以前祖宅大门上中还有一块镀金匾额,不过他不知道长辈现在放在什么地方了。

三、野葱炒腊肉

回到停车处,陈哥母亲正在扫路,热情邀请我就在她家吃晚饭。

陈哥邀请我进屋喝茶,我跟陈哥说:陈哥,可不可以把刚才挖的野葱送我?

陈哥说:没问题,要不我们再去挖点折耳根吧,这儿很多的,你回家用野葱拌折耳根吃。

我说:谢谢了陈哥,不用挖折耳根,我用野葱来炒腊肉。

陈哥送我的野葱

回到家,内子见到野葱,嗔笑道:早知道你去挖野葱的话,我跟小孩就和你一起去了。

我说:这是顺便挖的,之前不知道啊,想去挖野葱的话,等我去二桥转湾塘铁匠铺买把小锄头,开春我们一家人再去吧。

然后,我就给内子讲了寻访大湾崖刻和陈家祖宅的故事。

第二天,我用陈哥挖的野葱和从老家带来的母亲薰的腊肉,炒了“野葱炒腊肉”;内子说:完全是童年的味道,真的真的很香,真的真的很好吃!

游玩提醒:

导航“陈家寨”,目的地附近会出现很多“陈家寨”,难以选择。

我是先导航到“荆江村”,到达后再问“陈家寨”方向。在未到达荆江村前路过的一个“陈家寨”,不是真正的目的地。

“大湾崖刻”更靠近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坪塘村,从那儿去,步行距离很近。如果要从陈家寨走小道去的话,问清大致方向后,只要往坪塘村方向走就可以了。

附:本文景点地址

01.大湾崖刻: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荆江村陈家寨组(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坪塘村)。

0 阅读:0

黔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