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场地震抖落了贫穷的遮羞布,其实这世上穷苦人还有很多

有瑕疵才经典 2023-12-28 22:23:04

文| 有瑕疵才经典

编辑| 有瑕疵才经典

平常大家刷视频,经常刷到的都是哪里的美食好吃,哪个地方是旅游打卡胜地,再或者是博主探访豪宅车库等等......

我们大多数时候能看到的都是让我们羡慕的价值连城的豪门阔宅,久而久之,似乎都快遗忘了贫富差距始终存在,都快忘了自己也还是那个穷人。

也就甘肃这一震,震到的不止是甘肃广大同胞,还有不清醒的我,也突然意识到二八法则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那天凌晨一场6.2级的地震,猛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丝毫没有一丝防备,毫无预兆地袭击了积石山县。

对于地处西北部,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夹杂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常年处于高原高寒气候的甘肃,本就多处受限。

突如其来的这么一震,对于地理位置本就不占优势的甘肃同胞来讲,更是雪上加霜。真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国经历了这几次大地震后,就会发现越是偏远的地区,越是被震的伤痕累累,伤亡惨重,惨不忍睹,这次的甘肃更是让人看了心酸。

一座座毛坯盖的房屋,本身就没有抗震能力,防御功能也是不高。最怕遇上这样的大型自然灾害,可偏偏就是遇上了这6.2级的大地震,震后景象真是一片稀碎。

这样荒凉的场景瞬间让全国看到的同胞震惊了,甘肃落后贫穷的现状也是肉眼可见。满地凌乱的土块都充斥着黄土的本色,残缺的屋角充满了年代久远的痕迹。

很少能看到有现代的物品出现在画面里,这与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色彩的差别,感官的冲击,撞碎的是无数人们的内心。

还有天真的孩童,望向那一堆黄土烂瓦的废墟中,眼里的无助和伤感,能看得出来,尽管已是破烂不堪的家园,对他们来讲也是无限美好的归宿。

震后爱心人士送去的物资,到达这些孩童手里的时候,能看到他们眼神当中的渴望,是那样的清澈无瑕。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讲,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桶泡面而已,当递到他们手里的时候,他们是那么的欣喜,视如珍宝的拿着那桶泡面。

确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身边的穷人还是不少,就连我们自己也还是穷苦之人,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二八法则。

理查德·科克就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善用二八法则的重要性。一开始他毕业到了壳牌石油公司工作。给他分配的岗位是炼油厂内进行服务。

但是他发现像他这种刚毕业的年轻人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做这样的工作挣得不多还很辛苦。后来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向,去做了咨询行业。

很快成效显著,他在一家顶尖的咨询公司进行工作后,发现一个月的薪水竟然是他在壳牌石油公司的四倍之多。

之所以他能做好咨询服务的这份工作,就是因为他发现80%的利润是由20%的客户带来的。这条规律对大部分公司来说都是行之有效的。

也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一规律,很快的善于利用这一规律为自己的工作进行服务。在经济学当中也有专家指出,世界上80%的财富是掌握在20%的人手里。

芸芸众生中,我们属于80%的人群中,这80%里大部分人都还是普通人。每天也是要为生存而努力奔波,为了养家糊口而努力奋斗。毕竟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因为这少数的人才是这所谓的20%的人,正如之前的那场风波,“口红一哥”李佳琦在直播间说的,79元的一支0.08克眉笔已经很便宜了,可对大多数人来讲就是买不起。

这就是后来网友们会算出来,一支眉笔0.08克要79元,那折合下来1克要987元,不算没概念,一算震惊了,如此之高的单价,也就只有掌握财富的人可以肆无忌惮的买了吧。

众所周知,多少家庭因为买房需要拿出家里积攒半辈子的所有积蓄,才能凑够首付,再压上后半辈子的工资去还房贷,基本上是搭上一辈子背着这套房。

有良知的开发商不卷钱跑路还算是幸运的,至少被房子压一辈子,也能落下套房。

再有那黑心的开发商,不管百姓死活,利益熏心,带上百姓的血汗钱跑路的,那最终连房子在哪都不知道,半辈子的首付钱就白白打了水漂。

就像被抓起来的恒大房产许家印,打造的高端恒大系列,始终高出当地的市场价,那么昂贵的房子,人们拿出辛苦赚的钱给了他。

到目前为止,恒大御湖天下也只能看到一个小区大门,里面杂草丛生,地基都不知道在哪里?这种心黑的商人,真的是丧失良知之人,最终坑害的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

的确要承认拥有财富的人是有过人之处,但是也不能说我们老百姓就不努力,老百姓也在试图改变自己的现状。

谁也不想天生就贫穷,只是很多时候也会有很多无奈和不得已。一些年轻人跻身拥到大城市找机会,这不才有了“北漂”之人。

难道甘肃的人就不想富有么?身处黄土高原的地貌上,经济结构受地理限制,很难丰富起来,有背靠地域的丰富资源,也只能解决部分人的就业。

关乎就业的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讲,也不是一时能解决的,更不是要靠接济能解决的,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贫困并非人们向往的状态,而是一种被迫接受的困境。然而,面对生活的艰难际遇,说到底,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

自力更生也是需要能力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心态和人生观的塑造。生活中的困境和贫困往往成为塑造个性、培养毅力的磨练之地。

面对困境,选择自力更生是对自己潜能的信任,是对未来的一种坚定的承诺。这种积极的心态是战胜逆境的第一步,也是开启成功之门的关键。

当然自力更生也是需要进行实际行动,这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无论社会给予的起点如何,只要拥有自力更生的精神,就有力量去跨越巨大的困难。

尽管现实中有许多不公平和困境,但自力更生的坚持往往能够战胜逆境。这并不意味着忽视社会的不平等,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唤醒更多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权。

然而,自力更生并非一帆风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松做到的事情。否则就不会存在“二八定律”了,有时社会、环境、个人等都是制约个体自力更生的重要因素。

无论如何,要懂得,有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那颗畏惧的心;贫穷也不可怕,怕的是心穷和志穷;自力更生也不难,难的是不敢迈出去的那一步。

所以,借甘肃看自己,永远不要做那个心穷志穷的人。我更希望做个能渡己也渡人的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想呼吁全国的爱心人士,也能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帮助甘肃同胞们早日回归家园!

欢迎您关注+评论,感谢您的支持,小编将持续更新精彩内容,希望您不要错过。

37 阅读:11628
评论列表
  • 牛蛙 25
    2023-12-29 13:27

    好奇怪的文章,甘肃什么时候不穷的?只有甘肃不穷吗?把你的眼睛从那些光鲜上移开,你的城市都有穷人的角落

  • 2023-12-30 05:15

    好多农村都建有这种土砖房,不仅仅是甘肃有,到处都有土砖房,我老家也是土砖房还好湖南地区不是地震带,不然的话也挺害怕

  • 2023-12-30 00:39

    说的好像有些接地气~地方上把一些靠近城市的好地皮硬是要什么棚户区改造,说白就是好地买高价,高价有“产出”,偏远地区搞个么肆,人心变质没的救了!

  • 2023-12-29 22:41

    哎……什么也不想说

  • 2023-12-30 00:03

    可怜

  • 2023-12-31 08:41

    说再多的没有用,国家住建部必须大力改造农村住房问题了,原址新建、上集中社区,都是办法,我们不能让悲剧再一次重演

  • 2024-01-01 07:44

    那些说农民进城买房,开车去种田的专家学者们,跟我们不是一个国度的。说老百姓有几百万存款的专家学者们睁着眼睛却说了比瞎子都不该说的话

  • 2024-01-01 10:47

    还真以为都像电视里面所谓的“豪车豪宅、鲜衣怒马”!

  • 2023-12-30 14:22

    整个中国农村,九零年以前盖的都不抗震

    悠然 回复:
    很多农村现在盖的都不抗。[笑着哭]
  • 2023-12-29 16:30

    最后一幅图过份了

  • 2023-12-31 20:00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认知……

  • 2023-12-30 17:12

    这文章写的没有一个固定观点,没有营养

  • 2024-01-01 11:04

    伊化的人并不纯洁,因为小小的食物的误会把志愿者被吓得六神无主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你说的那样纯洁!

  • 008
    2024-01-01 11:42

    哪个家庭没有个50万存款啊!

有瑕疵才经典

简介:人生再不完美,也要让自己过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