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儒的三首七绝,构思巧妙,颇有禅趣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4-10 07:52:43

春天里的景象非常美好,田地里麦苗青青、池塘边柳叶嫩黄,山坡上野花绚烂、树林中鸟儿欢鸣,一切都显得那样清新和迷人。

可是美好即使就在眼前,人们却经常舍近求远,非要跋山涉水,甚至远渡重洋,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希望寻觅一份惊喜,结果不仅两手空空,而且筋疲力尽。

大自然物种繁多、多姿多彩,人们如果善于发现和挖掘,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古代一位才子就深有感触。下面分享明代大儒的三首七绝,第一首构思巧妙,最后一首颇有禅趣。

归雁

东风袅袅雨霏霏,家近衡州音信稀。

客身不及随阳雁,一度春来一度归。

孙应鳌出生于贵州,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他20岁中举,26岁进士及第,入仕后曾官至工部尚书。诗人早年跟随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学习心学,晚年创建书院,著书立说,被后世称为贵州教育的先驱。

作者首先描述了一幅春日景象,袅袅东风、霏霏微雨,令人感觉清新怡人。两个叠音词连用,显得音韵悠长,句意邈远。次句则刻画出孤寂难耐的状态,传说鸿雁飞到衡山便止步不前,而诗人因为“家近衡阳”,所以音信难通,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思念之情。

随阳雁,是指一种经常迁徙的候鸟。作者身在宦途,受到各种羁绊,归乡无计,于是便叹息自己不如那些鸟儿自由,难以“一度春来一度归”,只能在异乡孑然一身。全文转折自然,构思巧妙,作者不提一个“思”字,字里行间却满溢思乡之意。

柳串鱼归正午时,儿童门外笑嘻嘻。

问翁何故归来早,懒看滩头鹬蚌持。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喜欢在闲暇时来到户外垂钓,渔人也经常被视为隐居的高士。不管是否有鱼上钩,如果不出意外,那些钓者都会不知疲倦地从清晨守到黄昏。这首诗就描写了作者的一次垂钓经历,看似平淡无奇,细细体味,却蕴含丰富。

午时分,诗人将半天的劳动成果用柳条串起来,然后收拾渔具,返回家中。快到家门口时,几个儿童看见他钓鱼归来,没有像往常那样围拢过来观看,反而站在原地,笑嘻嘻地问他,为何今日这么早就归来了。言下之意,是不是垂钓过程不是很顺利?

诗人并未从正面回答,而是轻描淡写地说,我懒得站在滩头、观看“鹬蚌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本来寓指做事不能眼光短浅,而应注重长远利益。诗人用“懒看”二字,表明自己对此毫无兴趣,更不想从中得利。

诗人以这首《渔》表明自己不愿窃夺和算计,只想脚踏实地地获取劳动成果,更希望过一种恬静忘忧的日子。

桃花

桃花片片斗春妍,上客开尊落舞筵。

昨日出郊寻乐事,不知春在小堂前。

很多时候人们不满意现状,于是便四处寻觅美好的新生活。可是世事难料,经过一番摔打和挫折,终于发现原先的生活其实一点都不差。这首《桃花》只是寥寥数语,却令人感同身受,更富有禅趣。

诗人首先介绍眼前景象,自己正在筵席上招待贵客,几片花瓣忽然纷纷扬扬地落到身旁,诗人这才注意到周围春意盎然、百花争艳,一时间感觉非常欣喜。此时他又想起昨日兴致勃勃地“出郊寻乐事”,回来后却觉得索然无味,于是便感叹“不知春在小堂前”,原来这里才是令人心醉之处。

读完全篇,人们一定会想起唐代某尼的诗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二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为了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一直难以寻觅到春的踪影。等到回来后,却在不经意间发现春色满园。人生也是如此,正像苏轼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希望大家都珍惜眼前的美好,并积极发现和感悟那些看似简单、其实却极具价值的事物!

3 阅读:299
评论列表
  • 2024-05-04 14:08

    明日入夏了…… 南堤春暮》 河蛙不分昼夜鸣, 一声一声入耳中。 西水即将东流尽, 可否换的杜鹃听?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