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时的隐蔽权力斗争:盘点几大宦官势力

高旭评历史 2024-06-27 15:21:02

第二次党锢后,宦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朝廷上下再无人敢于挑战公公们的权威。

既然没有对手,那就制造个对手出来,公公们很快就开始内斗。

首先出局的是黄门令董萌。

董萌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捕捉到了灵帝的心思,他在灵帝面前不断为窦妙(窦妙已经废除太后称号,这里统一改呼其名)说话。灵帝顺势下坡,经常派董萌送东西到南宫。

宦官们警觉了,窦妙要是翻身,咱们这些诛杀窦武的宦官还有活路?

董萌既然想另辟蹊径,别怪咱家不讲情面了(太监自称“咱家”,这一称呼最早始于明朝,这里咱们为了文字趣味,加以引用,现在读者水平太高,也有助于提高这个系列的严谨性)

王甫诬陷董萌毁谤灵帝母亲董太后,面对强势的宦官,灵帝再次选择让步,董萌因罪下狱而死。

董萌一死,窦妙最后的希望也随之破灭,熹平元年(172年)六月,比景县传来窦母去世的消息,窦妙再也经不起打击,忧郁成疾而死。

窦妙没想到,她的死仍然给朝廷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深怨窦氏的宦官对窦妙的安葬建议如下:

1、不能以皇太后的身份埋葬,只能用贵人的身份入土;

2、不得和桓帝合葬。

灵帝难得硬气一回,坚决不同意宦官们的意见:

太后亲立朕躬,统承大业。《诗》云:'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岂宜以贵人终乎?

都说灵帝昏庸,小小年纪的他其实很懂政治,他这个皇帝是窦后立的,把窦后搞臭,他继位的合法性不就收到极大的削弱!

双方争执不下,灵帝意图借助外朝的力量,下诏三公九卿等在朝堂上议论此事。

朝会开始后,与会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选择了沉默,开玩笑,经历了两次党锢之祸,现在还有谁敢忤逆公公们的意志?(既议,坐者数百人,各瞻望中官,良久莫肯先言)

就连太尉李咸在上朝前也对妻子说:倘若皇太后不能随桓帝一同祭祀,我决不活着回家!人家最后是带着毒药去的(捣椒自随,谓妻子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还矣)

形势已经恶劣到如此地步!

就在李咸准备搏命一击时,朝堂上终于响起了一记惊雷:

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是无所疑。

发声者是谁呢?

廷尉陈球。

陈球,字伯真,下邳郡人。

其父陈亹,官至广汉太守。陈球年轻时广泛地浏览儒学,熟悉法律政令,后被举为孝廉,历任尚书符节郎、慎陵园令、中东城门候 ,繁阳县令。

来对比下弘农杨氏:

杨秉四十多岁才接受司空府的征辟,随后马上出任地方大员,豫、荆、徐、兖四州的刺史干了一圈。

顶级豪族和地方小豪族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哈!

小豪族要上进是需要大哥扶持一把的,当时桂阳郡李研纠集部众侵扰抄抢、横行荆州,州郡太守不能禁止,太尉杨秉上表推荐陈球任零陵太守。

陈球很有水平,到零陵郡就任后,仅一个月就将贼虏剿灭(设方略,期月间,贼虏消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荆州兵因守边已久,却没有受到什么赏赐,在朱盖蛊惑下悍然发动叛乱(时荆州兵朱盖等,征戍役久,财赏不赡,忿恚,复作乱)

之后的北魏六镇起义、晚唐的桂林,都与正规军的叛乱莫不相关!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正规军一旦叛乱,能量级别陡然提升数级,叛军与桂阳当地的匪首胡兰汇聚,大肆进攻桂阳郡,太守任胤弃城而逃。拿下桂阳后,叛军士气大振,不断有流民前来加入,叛军人数升至数万,开始转攻零陵郡。

零陵郡城防极为薄弱,城墙用的是木材(当地木材多),防御性极低(编木为城,不可守备)

面对来时汹汹的叛军,郡中百姓惊慌失措(郡中惶恐),下属请求陈球遣散家属避难,陈球大怒:太守拿了国家的虎符,身负治理一郡的责任,难道可以只顾妻子儿子,败坏国家的威权吗?再说这话的杀头!

随后集合所有官吏百姓共同守城。

木材的确防御硬度不够,但是如果换一个思路,防御性弱的话,可不可以想办法增强进攻性呢?

陈求下令收集大量的木材,当地的木材质量相当高,以弦为弓、羽矛为矢,一箭可以射到一千多步以外。有了如此超远的杀伤性武器,攻城的叛军还没摸到城墙边,就被纷纷射杀(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

一般的流民军基本就止步于此,但出自正规军的叛匪不简单,既然无法靠近城墙,他们就想办法引水灌城,谁想陈球技高一筹,利用城内的地势,反过来决水淹叛军,瓦解对方的水淹之计。

双方相持十多天,叛军无法拿下零陵,陈球也终于等来了朝廷的援军。中郎将度尚及长沙太守抗徐率军抵达,陈球打开城门,内外合击,与度尚一起斩杀了朱盖。战后陈球被赐钱五十万,一个儿子被授任为郎。

此后陈球调任魏郡太守,被征召授将作大匠,修建汉桓帝刘志的陵墓,节省巨万钱,后又升任南阳太守,因纠察检举豪强恶霸,遭到权势之家的诽谤,被征召至廷尉处论罪,适逢大赦回家。司徒乔玄不计仇怨向朝廷推荐陈球,因而被征召任廷尉(以纠举豪古,为势家所谤,征诣廷尉抵罪)

陈球此举完全出乎监视朝会的赵忠意料,他威胁到:陈廷尉建此议甚健!

想清楚得罪咱家的后果嘛?!

陈球毫不畏惧:陈蕃、窦武既已遭受冤枉,太后又无缘无故地被幽禁,我一直很痛心,天下之人无不愤慨叹息!今天,我既然已经把话说了出来,即使是会议之后遭到报复,决不后悔,这正是我一向的愿望(陈、窦既冤,皇太后无故幽闭,臣常痛心,天下愤叹。今日言之,退而受罪,宿昔之愿)

眼看有人出头,太尉李咸欣喜,大声附议:陈廷尉的议案和我的意见完全相同。

于是百官全都赞成陈球的意见(公卿以下,皆从球议)

眼看赵忠弹压不住,幕后的大佬曹节、王甫出马了,他们引经据典:梁皇后为先帝正妻,后因梁家犯恶逆大罪,将梁皇后别葬在懿陵。汉武帝废黜正妻卫皇后,而以李夫人配享。现在窦家罪恶如此深重,怎么能和先帝合葬?(以为梁后家犯恶逆,虽葬懿陵,武帝黜废卫后,而以李夫人配食。今窦氏罪深,岂得合葬先帝乎?)

还记得五候被打倒的情节嘛?吃了不懂文化亏的宦官明显开始恶补知识了!

好在太尉李咸立场坚定,坚持将窦太后与桓帝合葬,用更多的典故驳斥了宦官:臣伏惟章德窦后虐害恭怀,安思阎后家犯恶逆,而和帝无异葬之议,顺朝无贬降之文。至于卫后,孝武皇帝身所废弃,不可以为比。今长乐太后尊号在身,亲尝称制,坤育天下,且授立圣明,光隆皇祚。太后以陛下为子,陛下岂得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宜合葬宣陵,一如旧制。

有了外朝的支持,灵帝的底气也足了,一句话结束了争论:窦氏虽为不道,而太后有德于朕,不宜降黜。

为灵帝挽回脸面的陈球随后被火速提拔,历任司空、太尉,得罪宦官还能升迁这在当时几乎不可想象,答案很简单:灵帝认为陈求是他的人。

他不知道的是陈球所谋甚大,不久后他还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曹节、王甫吃了一记闷亏,自然心有不甘,很快就有人撞上他们的枪口。

窦武、陈蕃、李膺这些大名士被杀,让洛阳城里的数万太学生十分不满,领袖是对的,宫里的宦官才是奸贼。

太学生为了泄愤,在朱雀门写上了一行字: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言者。

心气本就不顺的曹节和王甫立刻逼迫灵帝下诏:令司隶校尉刘猛全城追查搜捕。刘猛是汉宗室,属于同情党人一派,认为写标语的人并没有罪,于是仅派人象征性地搜捕。

一个月后,刘猛交差,没有找到真凶。

宦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刘猛很快被降职为谏议大夫,新上任的这位是咱们得老熟人:凉州三明段颎。

段颎头脑活络,当初被凉州刺史郭闳诬陷入狱,面对桓帝的询问,老段只是请罪,认下了所有罪名,给关东士大夫留下了良好的影响。

京师都称其为长者!

政治觉悟极高的段颎在洛阳政变后很快就认清形势,抱上了宦官的大腿。

接替刘猛后,段颎到处追捕,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猛坐左转谏议大夫,以御史中丞段颎代猛,乃四出逐捕,及太学游生,系者千余人。

与士大夫集团割裂的段颖从此与宦官牢牢的捆绑在一起(颎曲意宦官,故得保其富贵)

对于不配合刘猛,曹节也没打算将其放过,刘猛最后被判去左校劳作以抵罪责,经朝廷大臣说话,才免去他的刑罚。

清洗太学生,打压刘氏王族,曹节、王甫的权势趋于顶峰,现在还有人能威胁他们的嘛?

有。

来看下宫内的势力:

1、曹节、王甫

2、侯览

3、郑飒、董腾

4、程璜

5、吕强

6、骑墙派张让、赵忠

资历最老的无疑是五候时代就嚣张跋扈的侯览,因参与翦除梁冀有功,进封为高乡侯,侯览的哥哥侯参在侯览的运作下当上益州刺史,郡中富裕的平民,他都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加以诬陷,处以死罪,没收的财物数以亿计。

在之后的士大夫和宦官的较量中,侯参为太尉杨秉所参,押回京城的途中自杀。侯览因此事受牵连,被免去官职,不久又官复原职。

对于这位老大哥,曹节、王甫一直视其为眼中刺,就在段颖逮捕太学生事件后不会,熹平元年,有司举奏览专权骄奢。

这个有司就很有意思,这年头还有谁敢检举宦官?再想想司隶校尉这时候又是谁的人?

灵帝自然乐观宦官内斗,下诏收回其印绶,侯览被迫自杀,阿谀依附他的人都被免去官职(阿党者皆免)

侯览退场,下一个目标就是政变时的大功臣郑飒(就是那个坐镇尚书台,发挥重要作用的郑飒)

为了对付郑飒,王甫还找了个替罪羊勃海郡王刘悝。

桓帝时,刘悝因犯错被贬为瘿陶县王,他走了中常侍王甫的路子,承诺如果恢复其勃海郡王的封国,愿意送给王甫五千万元作为谢礼,宦官的权势已经到了可以肆意改变诸侯王爵位的地步!

王甫还没来得及运作,桓帝就驾崩了,遗诏恢复刘悝勃海郡王的封国。

这下尴尬了,五千万毕竟不是一笔小钱,刘悝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以无功不受禄为由,毁约了!

王甫大怒,指示段颖迅速行动。

段颎眼里早就没有了王法,对王甫唯命是从,他派人逮捕了和刘悝走得很近的郑飒,将其关押在北寺重案监狱。然后诬告:郑飒等人阴谋迎立勃海王刘悝当皇帝。

灵帝连调查窦免了,直接下令冀州刺史逮捕刘悝,就地审问核实。冀州刺史在接到王甫的“暗示”后,各种严刑拷问,无法忍受折磨的刘悝选择了自杀。刘悝的妻妾连同勃海郡国太傅、宰相以下的官员,全部斩首。

刘悝一死,郑飒更加说不清了,以其与悝交通,诬杀之。

王甫的后宫清洗行动令其余宦官心惊胆战,为求自保,有人开始与外朝的士大夫联手了!

一场反王风暴即将爆发之际,176年永昌太守曹鸾的上书打断其节奏。

曹鸾直谏:夫党人者,或耆年渊德,或衣冠英贤,皆宜股肱王室,左右大猷者也;而久被禁锢,辱在涂泥。谋反大逆尚蒙赦宥,党人何罪,独不开恕乎!所以灾异屡见,水旱荐臻,皆由于斯。宜加沛然,以副天心。

面对真正的敌人,宦官们暂停内斗,集体给灵帝施压。下令将曹鸾收监,在狱中拷打致死。

同时下诏各州、郡官府,重新调查党人的学生门徒、旧时的部属、父亲、儿子、兄弟,看是否还有漏网之鱼!

因为宦官恨透了士大夫,此次调差范围极其之广,朝堂几乎再度为之一空。

豪族们对朝廷彻底失望,大汉的根基渐渐垮塌了。。。。。。。

0 阅读:14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