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资出手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关乎大项目落地

青记爱观察 2024-05-09 07:08:40

青岛国资又出手了。

5月1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瑞联新材发布公告,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化,青岛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投集团)将以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方式获得公司的控制权。交易完成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将成为公司新实控人。

瑞联新材于2020年9月2日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包括显示材料、医药CDMO、电子化学品三大板块。

其中显示材料中的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是OLED面板和液晶面板的上游关键组件,电子化学品板块核心产品的直接下游主要为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和显示面板用光刻胶领域。

从关键产业链布局来看,瑞联新材的两大业务重点显示材料板块和电子化学品板块,跟青岛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都能形成良好的联动。

而且,这笔投资背后很可能涉及到先进面板线在西海岸新区的落地。

1

在瑞联新材的营收结构中,显示材料板块是绝对的主导产业,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03,136万元,占瑞联新材营收总额的比重为85%。

瑞联新材的显示材料板块主要分为OLED材料和液晶材料,两大板块基本持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OLED面板普遍被认为是液晶面板的下一个产业,但又短时间内难以取代液晶面板。

去年10月,瑞联新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相比OLED等其他显示材料,液晶面板因其产能优势、成本优势、技术相对成熟、稳定性高等优势,在较长时间内仍占据显示面板市场的主要份额,尤其是在电视面板等大尺寸面板市场,OLED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液晶显示技术的取代,中长期内液晶材料需求仍较为稳定,预计2024年将呈现缓慢恢复的趋势。目前,在智能手机、电视等传统领域和AR/VR、车载显示、平板显示等新领域,OLED面板的出货量正在稳步增长。

目前OLED面板主要韩国的三星和LG,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和天马等也都在布局。

也就是说,瑞联新材的显示材料板块布局还是跟整个面板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样,既要坚守液晶材料,又要不断突破OLED材料。

在液晶材料方面,瑞联新材主要以单体液晶为主,终端客户覆盖全球六大混晶厂商Merck、JNC、DIC、江苏和成、诚志永华和八亿时空。

在OLED材料方面,瑞联新材以OLED升华前材料为主,客户群已基本实现对国际领先的OLED终端材料企业的全覆盖,公司生产的OLED升华前材料已实现对发光层材料、通用层材料等主要OLED终端材料的全覆盖。

此番西海岸新区国资对瑞联新材的投资,很大程度也是为了引进最先进的OLED面板线铺路。

在传统的液晶面板LCD基础上,西海岸新区在新型显示产业的布局上也重点瞄准AMOLED和硅基OLED领域靶向招商,在集中优势资源主攻龙头型面板项目的同时,做到多线布局、抢抓技术迭代的窗口期。

据了解,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园招商团队2024年的其中一大目标就是主攻龙头型面板项目,致力于落地全球首条无掩膜版OLED大尺寸面板线。

2

瑞联新材的电子化学品业务是另一个跟青岛关联度比较高的板块,但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不高,2023年销售收入4091万元,占公司营业总额的比重为3%,同比减少726万元,同比下降15%。

瑞联新材自2015年开始研发以高端光刻胶材料为重点方向的半导体光刻胶单体和膜材料单体等材料,截至目前,公司在电子化学品板块的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光刻胶单体、膜材料单体、PI单体、TFT平坦层光刻胶等,部分量产的半导体光刻胶单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目前来看,半导体光刻胶单体市场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去年10月底,瑞联新材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EUV光刻胶单体产品中试批次已经通过客户验证,并且有百公斤级的销售,客户将进一步生产为光刻胶进行性能验证。

在芯片制造材料成本中,光刻胶的占比高达12%,是继大硅片、电子气体之后的第三大IC制造材料。

在半导体光刻胶当中,G线胶、I线胶的国产化率分别只有约10%,中端 KrF光刻胶仅有北京科华具备量产能力(2021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等少数公司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化率不足 5%。

中高端ArF光刻胶仅有南大光电等少数公司具备生产能力,目前处于小批量供应,国产化率约1%,EUV 光刻胶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根据公开信息来看,青岛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光刻胶已有部分来源于本土半导体光刻胶龙头企业北京科华旗下子公司彤程新材,后者是唯一被SEMI列入全球光刻胶八强的中国光刻胶公司,也是国内首家批量供应KrF光刻胶给本土8寸和12寸的晶圆厂客户。

3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瑞联新材投资的两家企业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思摩威”)及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天交新能源”),其主营业务也跟青岛当前重点布局的产业有着较高的关联度。

其中,思摩威是一家从事柔性有机发光材料和封装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其主营产品是显示面板OLED用封装材料和光刻胶,目前产品已在国内部分头部面板厂商实现供应;

天交新能源致力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是山东最新布局的重点。2024年1月2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钙钛矿电池技术是利用钙钛矿结构材料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被誉为“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相较于主流的晶硅电池,钙钛矿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单结钙钛矿电池理论最高转换效率为31%(高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多结电池理论效率达到45%。

因此,随着晶硅电池转换效率逼近极限,钙钛矿被业内认为是光伏电池明确的迭代方向。

在钙钛矿电池领域,青岛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部分领域研发水平位列国内第一梯队,以四方思锐、高测股份、宇霆光电等为代表的企业在产业化方面已有所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资源禀赋优势显著。

4

这几年,因为投资每日优鲜、青岛中程等不成功案例,青岛国资的投资一直备受诟病,但相比于南方民营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像青岛这样的北方城市在产业招商中还必须依仗国资的力量。

也因此,青岛国资对投资标的的专业判断和投资时机等都显得无比重要。

比如,从西海岸国资收购瑞联新材的时机来看,受业绩和自身经营等因素影响,瑞联新材的股价目前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截至4月30日,瑞联新材股价报36.12元/股,市值48.69亿,上涨1.57%,较113.72元/股发行价,已经跌去68.24%。

一个对比是,2023年10月6日,市南区国资旗下的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以每股均价6.5港元,买下天图投资1100万股股份,价值7150万港元。

接着两个交易日,该股累计下跌36.6%,市值约4532万港元。

业内也对市南国资这笔交易议论纷纷。

选对了时机,还要对投后的企业成长负责。

在青岛国资最近几年对上市公司的收购中,万马股份是相对成功的一宗,其业绩相比于2020年实现了比较大的增长,其中营收增长60%和净利增长154%,市值亦有所提升,增加4.17%。

2020年11月,海控集团出资23.75亿元控股万马股份,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国企控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紧接着,2021年,万马股份在董家口经济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万马青岛海工装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为40亿元,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清洁能源相关领域绿色传输线缆的设计、制造和绿色新型环保材料研发、生产。

0 阅读:1

青记爱观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