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纪云回忆副总理生涯:我提拔了许多人,没听说过谁因贪腐落马的

文山聊武器 2024-06-28 02:57:42

他出身农家,没有后台,凭一身真本事一路做到了副总理,他提拔过许多干部,不曾出过一个贪官,他就是田纪云。

1979年秋,中央组织部找到时任四川省财政厅长的田纪云,一番会谈后,田纪云即将启程中南海任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根正苗红的老革命家

田老的中南海之路,那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来的。

田纪云于1929年出生于山东泰安县的一户农家,卢沟桥事变爆发时,田纪云年仅11岁。

田纪云的父亲是爱国知识分子,在县城里教过书,当日寇侵略国土之际,田父积极投身抗日,自行组建抗日游击队,并光荣入党。

受到父亲的影响,田纪云在16岁时也成为了一名党员,在冀鲁豫抗日中学完成了学业,又被组织保送到商业会计学校读书。

毕业后,田纪云在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担任会计。

1948年,轰轰烈烈的淮海战役打响,部队急需扩军。当时的规定是:谁招来一个排的兵力,谁就是排长,谁招来一个营的兵力,谁就是营长,以此类推。

田纪云口才出众,动员能力突出,直接招来90多名进步青年参军入伍,整编后成立担架营,田纪云任营长。

淮海战役是一场恶仗,部队损失惨烈,伤员需要及时救治,烈士遗体需要妥善抬出,担架营虽不在战斗行列,但却是冲在前线第一人,每分每秒都在生死线徘徊,并且体力消耗巨大。

田纪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一个人连拖带拽能背出5名伤员,一次战斗后,连续两昼夜没合眼的田纪云实在太困了,就地露宿,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大事不妙——他的配枪不见了!

战士丢枪是重罪,田纪云回到指挥部,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静待处分,回去之后自责难当,又连夜写了检讨书上交,只求还能留在前线继续抬伤员。

田纪云提心吊胆地等了好几天,没等到处罚,反而被提拔为正营级,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原来,战勤司令部的何光宇司令非常欣赏田纪云,也知道抬担架不容易,谁都不是铁打的。最重要的是,田纪云有错就认,知错就改,为人踏实诚恳,是个好苗子,值得培养,才有了这个结果。

1950年,解放军进驻贵州,后勤经验丰富的田纪云又被委以重任——将一批物资运送到贵州。

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稍不留神就能送命。此时,国民党残匪还未肃清,一路匪患猖獗,有太多的干部在运输途中被劫杀。

田纪云抱着必死的决心踏上护送之路,他时刻谨记:党和人民的财产高于一切,其次才是自己的生命。

果然,田纪云的物资车在半途遭遇土匪,一眼望去不下20余人,各个全副武装。

田纪云眼疾手快,开枪射击,没想到关键时刻手枪撞针不够长,怎么也打不响,田纪云又当机立断,指挥驾驶员一鼓作气冲过去,硬着头皮闯出了土匪的包围圈,将物资安全送达。

在父亲的爱国教育下,田纪云从小就拥有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赤子心,他从抗战走到解放,守好每一班岗,打好每一场仗,做好每一项任务。这位根正苗红的老革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为国家建设发光发热。

因为是学商业会计出身,田纪云学以致用,辗转各个地方主抓财政工作,在上世纪70年代担任四川省财政厅长。

谁没有想到,一纸调令竟直接把田纪云调至中南海工作,那么,中央是如何选中田纪云的呢?

二:搞经济的一把好手

俗话说事贵以专,对于经济改革,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田纪云可是一把好手。

在四川这些年,田纪云的功绩有目共睹,比如对集体手工业增长所得额减半征税,比如对城镇企业三年内免征所得税,还有“五小工业”实行利润分成等经济政策,全都旨在利国利民。

田纪云出色的工作表现传到了中央,1979年秋,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野萍来四川,专门找田纪云谈话,询问四川日后的经济发展规划。

田纪云每天想的念的全是经济工作,自解放以来,就一直在和财政打交道,面对陈部长的提问,田纪云滔滔不绝,分析得有理有据,方方面面考虑得滴水不漏。

陈部长与田纪云握了手,结束了这场看似寻常的工作视察,此番谈话不到半年,田纪云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让他前去中央党校干部培训班学习深造。

1980年9月,正在学习的田纪云又接到通知——中央决定调田纪云同志到国务院工作,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主抓经济方面的工作。

此时,田纪云51岁,正是知天命的年纪,他原本以为,此生能够做到厅长,已经是为国效力了,没想到仕途翻开新篇章,一下子走进了中南海。

1981年春节后,田纪云来中南海报到,心中百感交集。

他的办公室位于一间四合院内,北房就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开会用的“老会议厅”,与西花厅只有一墙之隔。

西厢房则是当年陈毅,李富春曾经用来办公的地方,田纪云的办公室就安排在西厢房。

这里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田纪云置身西厢房,往昔峥嵘岁月一幕幕浮现脑海,一股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工作,为国家做贡献,为百姓谋福祉。

田纪云上任后,立刻处理研究起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改革问题,他的“国民收入再分配论”不失为经济改革一大良策,提出广开财源,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理财,不能刻板地就财政论财政。

我们熟知的国民企业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税代利,财政和企业分离等等经济概念,都是田老在80年代所率先提倡的。

田纪云的工作能力再一次被中央看见,1982年9月,田纪云当选中央委员,翌年,田纪云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时年54岁,正值政治家的黄金年龄,是领导班子里最年轻的一位。

与此同时,田纪云还兼任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其职责之一就是能够决定下属官员的去留,升迁,罢免等一系列相关事宜,可谓位高权重,可见党中央对田纪云的信任。

那么,田纪云为何能够胜任呢?

三:清清白白的文人风骨

当时,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对田纪云的一致评价都是:“田纪云这个人不拜码头,不走门路,没有靠山,完全是自学成才,全靠自己干出来的。”

这个评价很高,也很中肯,因此,无论是老上级还是国务院的同志们,都很放心让田纪云放开手脚去工作。

田纪云也不负众望,在他执政期间,从来没有谁敢动歪脑筋,也没有人请客吃饭送礼,因为这些花招在田纪云面前全部行不通。

不仅对待下属同僚如此,对待一些民营企业家,田纪云同样坚守原则,坚决不建立任何经济关系。

田纪云自称说话做事不招人喜欢,有一次,欧洲议会代表团访华,田纪云负责接待。

欧洲政客提问道:“我们的官员怕议员,议员又怕选民,你们的官员怕什么?”

田纪云只说了一句话,他直言不讳道:“我们的官员怕领导。”

言下之意就是,领导是火车头,只有火车头带得好,火车才能在正轨上稳健行驶。

田纪云以身为范,在人事任免问题上始终一视同仁,任人唯贤,正因如此,经他之手提拔起来的干部,没听说过有谁是因为贪腐落马的。

田纪云认为,仅仅把经济搞上去还不够,还要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促进政治,政治反过来影响经济,相辅相成。

同时,人民才是权力的主体,但人民不能够直接参与国事,只能把权力依托于政府,那么,政府就不能辜负人民的信任,同时必须保留对政府的监督权,国际权力离不开监督制,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就会滋生贪腐。

田老终其一生,始终不灭的就是身上这股浩然正气,哪怕退休后,也鲜少参与社会活动。有杂志社邀请田老担任研究会顾问,被田纪云婉拒了。

田纪云爱书画,爱写作,爱好只为陶冶情操,他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年少时正逢战乱,读的是抗日中学,是国家教给了他文化知识。

早些年,田纪云在部队主动揽下编小报的活,自己采访自己写自己印,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学了会计,从此走上财政之路。

退休后,田老重拾创作激情,提笔写书写文章。所得稿酬除了给工作人员发点奖金外,一分钱都没有用在自己身上,而是全部捐给老家山东创立教育基金,让学子们有书可读,有学可上。

田老的夫人是山东菏泽人,是与田老并肩作战的女战士,除了稿酬,田纪云的其他积蓄也大部分都捐了出去,用于在菏泽建立希望小学。

在田老身上,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文人君子风骨,清廉,正直,为国舍身,为民请命。

共和国掌柜陈云同志曾亲笔写过一幅字,送给了田纪云,内容是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非常切合田老的一生。

这句话叫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君如此,天地清朗。

参考资料:

《田纪云走进中南海前的三个人生拐点》文辉 党史文苑

《田纪云:我是怎样步入中南海的》田纪云 领导文萃

《田纪云的退休生活》沈小雨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12

《田纪云:法治重在依法治官》郭琛 山东人大工作

0 阅读:89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