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毛主席笑言杨尚奎夫人名字不好,她听后当众反驳,毛反应如何

百年小人物 2024-06-22 14:56:07

百年人物志,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曾长期担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的杨尚奎同志,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从小就为了生计放牛、割草,受尽生活的苦楚。9岁时,在私塾读过几天书便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此后,杨尚奎便日复一日做工赚钱,补贴家用。

17岁时,杨尚奎已经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尽管他跟随父亲四处奔波赚钱,但一年到头下来,赚到的钱都不够还地主的债息,家里人甚至一度穷得没有饭吃。

1928年,不少搞革命的共产党人回到了家乡,小小的兴国却迎来了开展革命活动和进行革命思想宣传的高潮。

在这一背景下,受尽苦难的杨尚奎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1928年冬,杨尚奎参加了攻打兴国县城的战斗,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为争取自由和民主开展武装斗争的快乐。

1929年4月中旬,朱毛红军来到兴国县,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杨尚奎随游击队一起参加了欢迎朱毛红军的大会,而他和游击队也开始公开活动。

杨尚奎在组织的领导下,工作积极,革命热情,同年9月,他被正式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杨尚奎紧紧跟随着党组织展开了一系列革命斗争。

这一时期,杨尚奎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宣传方面。为了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红军、认识中国共产党,杨尚奎的足迹遍布了兴国县境内的各个角落,他的宣传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地的青年男子纷纷报名参加红军,妇女同志也不甘落后,她们热火朝天忙着支前工作。

1934年,杨尚奎奉命进入瑞金的中央党校学习。在这里,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共产主义理论著作,这对他日后在实际工作中与理论结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作出了长征的战略决定。杨尚奎则奉命继续留在赣粤边山区坚持游击斗争,为主力红军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

此后三年,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杨尚奎坚持斗争,在身边同志思想产生动摇的关键时刻,他又力挽狂澜,坚定意志,保存了游击队伍的有生力量。

1940年初,杨尚奎终于来到了延安,一边继续学习,一边参加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到哪里,毫无怨言,勤勤恳恳,深受广大同志和战友的尊敬。

新中国成立前,杨尚奎抵达江西开展工作。此后,他长期在江西担任重要职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工作等原因,杨尚奎及夫人水静与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有了更多往来。在这一过程中,水静有了更多与领袖们交往的机会。

1959年3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相继举行,杨尚奎携夫人水静一起来到上海。

在一次晚宴上,水静实现了与毛主席交谈的愿望。当然,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见毛主席,但在此之前,她一直没有机会与毛主席说话。

宴会上,时任农业机械部部长的陈正人向毛主席介绍了水静同志,毛主席亲切地与握了握手,并邀请她坐下来聊天。

水静知道毛主席知识渊博,十分担心自己回答不出问题来会出糗。但在聊天过程中,毛主席只与她话家常,开玩笑,聊典故。

渐渐地,水静也放松下来,跟毛主席愉快地聊着。

毛主席听到她叫水静时,好奇地问道:“你姓什么呢?”

“就是姓水啊。主席。”

因为水这个姓很少见,毛主席听后有些惊讶地说道:“原来还有水这个姓呐。”

水静点了点头,应和道:“这个姓的确很少见。”

毛主席呢喃着“水静”两个字后,突然问道:“我看呐,你这个名字起得不好。违反了辩证法嘛。”

还没等水静询问具体原因,就听到毛主席接着说道:“水是流动的,叫‘水静’可不是违反辩证法了嘛。”

水静听着毛主席的分析,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但当她听到毛主席又说到“动静护卫矛盾统一体……”时,水静突然说道:“主席,其实水也有静的时候,苏联不就有一部叫《静静的顿河》的小说吗。而且主席也说了,有动就有静,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的名字水静可没有违反了辩证法。”

水静当众反驳毛主席,在场的同志们小心翼翼地关注着毛主席的反应。跟他们的担心所不同的是,毛主席一边认真听着水静的辩论,一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最后,他笑着说道:“水静同志,你说得很有道理。”

以名字为切入点,水静还主动跟毛主席说起了自己的另外两个好姐妹: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和曾希圣的夫人余叔。

这次谈话虽然短暂,但令水静终生难忘,成为了在与毛主席交往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有意思的是,毛主席有一次意外与正聚在一起的水静、林佳楣和余叔相遇。毛主席顿时想起了此前水静说过她们三人关系亲密。

想到这里,毛主席微微一笑,说道:“你知道你们三人关系这个好的原因吗?”

“三姐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更不知道毛主席怎么会问这个。

正在她们满脸疑惑之际,毛主席缓缓说道:“我知道。”说着,他指着水静说“你是水”,又指了指余叔,“你是鱼。鱼和水自然在一起。”

林佳楣听后,正准备问自己呢,就看到毛主席指着她说:“你嘛,是林,两棵树。也离不了水。所以,你们三个谁也离不开谁,只能在一起了。”

话音刚落,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三姐妹”再次见识到了毛主席幽默风趣、谈吐诙谐的一面。

水静在跟随丈夫在上海期间,由于时间较长,她还与邓颖超大姐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交谈。

多年后,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邓颖超大姐时的情景,仿佛还像昨天刚刚发生般历历在目。邓颖超一见到水静,便热情地拉着她的手,亲切地同她交谈。在之后的交往中,邓大姐的诚恳、热情和亲切给水静带来了更深刻的感受。

但最令她佩服的是,邓大姐其实是一个擅长做思想工作的高手。

在上海期间,主要做妇女工作的邓颖超主持召开了一次“夫人会”,会上,她对各位领导同志的夫人们亲切交谈,肯定她们照顾家庭重任的功劳,又对她们支持丈夫工作进行鼓励。而对于外界对她们提出的种种议论的声音,邓大姐则心疼她们受了委屈,希望她们积极发表意见,多交流。

在邓大姐的鼓励和引导下,夫人们畅所欲言,谈话氛围十分热烈。

水静说:“邓大姐的教诲让我受用终生。我也第一次真正懂得了‘夫人’这一特殊位置的重要性。”

此后,每次遇到与丈夫杨尚奎有关的问题,水静总能够想到邓大姐的提醒。

参考资料:党史博览2018年1期、文史博览·文史2014年1期

2 阅读:287

百年小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