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日游攻略:从四大园林之一的留园,走过七里山塘到虎丘

碧萝谈旅游 2024-04-21 07:42:47

游苏州,有两条景点比较集中的一日游路线,一是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平江路,二是留园-七里山塘-虎丘。

七里山塘,一头是留园,一头是虎丘

相对于前一条路线主要是园林,第二条路线既有园林,又有古寺、山川、古建遗址,在虎丘塔下的“万家灯火”处,还可俯瞰苏州城。

在西园寺旁俯瞰4月14日苏州马拉松

小巧精致的留园:内有苏州园林“第一峰”

留园本名东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与它一路之隔的是西园,即现如今的西园寺。

留园和西园寺位置图

西园寺内也有一处园林

和著名的拙政园相比,留园的面积只有2.33万平方米,不到拙政园的一半,但它亦是四大园林之一。

拙政园有东、中、西三个花园,留园的花园精华集中在一进门往里直走的涵碧山房周围。

留园地图

涵碧山房的命名取自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它位于留园中部。留园初建时为明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改名留园是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事。当时吴县东山刘恕获得该园以后,花了四年时间改建,那时候大家俗称它作刘园,涵碧山房在那时便有了。

涵碧山房

园内遍植松柏、竹林,隆冬时节依然苍翠,因而又名为“寒碧山庄”。刘恕爱石,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现在的留园,西部有假山可供人攀爬赏景,东部庭院深深,主厅五峰仙馆前,亦有假山堆叠,连门口的台阶都是天然石堆砌而成。

五峰仙馆门前假山堆叠,连台阶都是自然山石

据说刘恕将此园唤作留园,是希望此园可以永世流传于刘家。和拙政园换了32位主人一样,留园的命运并不如主人所愿。清咸丰十年(1860年),苏州遭兵燹,留园也被弃荒芜。

直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留园迎来了它历史上第二位重要的主人,他就是清朝著名官员盛宣怀的父亲——盛康,他耗时三年,修缮加筑,并在十二年后又花了三年时间,增辟东、西面两园,这也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留园的格局。

冠云峰

东区的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居中的冠云峰高6.5米,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为江南园林第一高峰,与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江南名石苑中的绉云峰并称为江南四大奇石。

北部的原有建筑已毁,现在“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里面有个小盆景园。

七里山塘:苏州的“白公堤”

公元822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一边疏浚西湖,筑路修堤,一边写诗,世人皆知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山塘河

三年后,他出任苏州刺史,再次开展“民生工程”,对当时苏州城外的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开挖成直河,即现在的山塘河,以便行舟,又把挖出来的土填成长堤,可直通虎丘。

现在的山塘街又叫七里山塘景区,只因它正好长七华里,约3600米。现在又有把七里山塘和狸猫联系起来的传说,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古街两边都是老式苏州民居,一头是阊门,一头是虎丘。

阊门

阊门旁边就是古运河游船码头,正对着纪念白居易的祠堂。另一端的占鱼墩公园,里面都是老头老太太在打牌,市井生活一如千年以前,难怪旧时说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在阊门。白居易纪念园西面八百多米,就到留园了。

而靠近虎丘的那一头的山塘街,则要清净很多,几乎没什么游人,但是偶尔见到比较有特色的会馆或者雕花牌楼,门口都是一堆电瓶车,也许当地的居民并不把这里当作景区。

虎丘:神秘的剑池和江南第一古塔

苏东坡曾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这位大佬和白居易一样,一边做官,一边写诗,一边云游,还玩出了很多心得。虎丘原名海涌山,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虎丘山是其中一小岛,所以现在在虎丘,还可以看见“海涌”字样的石刻。

虎丘:吴中第一山

虎丘的得名与吴王阖闾有关。阖闾在与越国的楔李大战中受伤,不久就去世了,后数日他儿子将他葬于虎丘,据说,葬后三日见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改名为虎丘。虎丘有两大景点,一是剑池,二是虎丘塔,剑池据说就是当年埋葬阖闾所在,传说当年为吴王阖闾殉葬有扁诸、鱼肠宝剑三千把。

篆文“剑池”二字,传为王羲之所书

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之子颜頵所书。

圆洞内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传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

从剑池往上,拾阶而上,可见大雄宝殿。再往上,就是被誉为“东方斜塔”的虎丘塔了。

虎丘塔(云岩寺塔)一层可预约参观

虎丘从帝王陵墓转变为佛教名山始于六朝东晋时,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各自在山中营建别墅,东晋咸和二年(327年),舍宅为云岩寺,虎丘塔本名是云岩寺塔。其历史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了好几百年,但塔身倾斜程度略小。

虎丘塔的一层可预约免费参观,一次参观限人数二十人,讲解绕塔里面一楼一周,约十分钟,不可拍照摄影。

维修时灌水泥,在塔的顶上几层发现了佛教宝藏

据景区工作人员讲,虎丘塔的倾斜是因为当初造塔选址,正好位于虎丘山体和沙土层的交界处,时间长了以后,靠沙土的一侧就渐渐下陷。建国后曾经进行了一次大的维修,一是对塔的地基周围进行加固,二是对塔本身进行修缮加固,在加固的过程中,还发现顶上几层是空心的,藏有佛教宝藏。

虎丘塔是“套筒”结构,石塔外面本来有木质结构,但已毁。塔的内部由外壁、回廊和塔心(塔室)组成,回廊内设有木梯,使塔心与外壁分开。在一楼参观时我们四周墙体和斗拱处有红色的牡丹花壁画重复出现,工作人员说这些壁画都是当时用天然颜料画就的,一共有一百多处。

和我想象的不同的是,虎丘景区里面人不少,但预约来参观塔一层的人屈指可数。我是头天晚上预约的,现场还有两位预约,本来一场参观限制的人数是二十人,我们这场只有六个人。

工作人员说,江南地区和虎丘塔能媲美的,只有倒掉之前的雷峰塔。现在的雷峰塔已经是新建的,早已不是当初的“老衲”模样,但因有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加持,常年人山人海,相比之下,虎丘塔周围颇为幽静。这也许才是山林应有的模样。

0 阅读:0

碧萝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