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赵公堤,不到800米,连接着曲院风荷和灵隐

碧萝谈旅游 2024-05-23 22:18:34

杭州西湖三堤,苏堤、白堤和杨公堤,苏堤和白堤人尽皆知,杨公堤上可行机动车,担负着西湖交通要道的功能,两边的曲院风荷、郭庄、杭州花圃、花港公园、浴鹄湾也都是景观佳处。不过,连接着杨公堤和灵隐路的赵公堤,去过的人可能就要少得多。

我之前去赵公堤,不过是逛完杭州花圃后,经过其中一段,到灵隐路上,当时只觉得人迹罕至,花圃里本来游客就比西湖少很多,这段小路上更是几乎没有游客。一边是民居,一边是流水潺潺,满眼苍翠,环境清幽。

赵公堤位置示意图

从地图上看,赵公堤全长不到800米,是2003年修复杨公堤至灵隐路段时重修的。青石板路宽也不过两米,对面来一辆车,人都得靠边退让。

从介绍来看,最初的赵公堤也不过830米,并不长,作为从苏堤通往灵隐、天竺的道路,和现在的位置相仿。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有记载:“小新堤,以通灵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夹岸花柳,比苏堤,或名‘赵公堤’。”

苏堤两面都是开阔的西湖水域,相比之下,赵公堤虽有“比苏堤”的宏图,却天然隔绝在游客视线之外。它的一面是杭州花圃,另一面是金沙港社区,堤畔的水道也要狭窄得多。

和著名的苏堤六桥相比,赵公堤的桥没什么名气,现在堤上最老的桥是“毓秀桥”,它本在萧山,是2003年修赵公堤时移过来的一座195岁的古桥。

毓秀桥

如今在赵公堤上最有名的景点,也许是盖叫天故居,不过就算是这个景点,也几无游人。

燕南寄庐

盖叫天,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本名张英杰,号燕南,所以盖叫天故居又叫燕南寄庐。他本是河北人,1901年初次在上海登台,同年改艺名为“盖叫天”。1971年1月15日,受“四人帮”迫害在杭州去世,他的墓后来移至了西湖之畔丁家山。

盖叫天故居里的两棵树姿态很独特

故居进门是“百忍堂”,为客厅,两侧分别是卧室和书房。

窗景是清幽的绿植

来到后院,还有三个房间,两个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和一些道具遗物,侧面的小房间是罗汉堂。

故居外表虽是江南民居样式,但是内里已经完全是新貌。盖叫天最有名的扮演角色之一是武松,被誉为“江南活武松”,巧的是西湖西泠桥畔的武松墓,离他的居所也不远。

沿路前行,还有几座古香古色的建筑,但看样子是后来新建的宾馆、茶室之类。

对面就是杭州花圃。走到这里,就知道赵公堤已经走过了大半。

如果要去杭州花圃正好可以从这里的石桥过去。水面也开阔了一些,走几步就有一个小瀑布,哗哗的流水声很治愈。

杨公堤边的水景

前段时间吴山上的“绿野仙踪”火了,其实这里又何尝不是“绿野仙踪”呢?只不过不需要爬山,而且旁边就是住家的——金沙曲苑,这个小区好像户数不多,户户都是小别墅。第一次经过这里时我就慨叹,是何许人有幸住在这宛若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金沙曲苑

也许有人会觉得住在西湖腹地,生活一定不方便。可这里旁边就是浙江医院,医院门口就是公交站“洪春桥”。当然买菜的地方我倒是没看到。

赵公堤靠灵隐路出口对面是杭州植物园、双峰插云御碑和云松书舍

赵公堤这一侧的出口在灵隐路上,一路之隔就是“双峰插云”御碑亭,碑亭后面是云松书舍,正是金庸当年选址用来建别墅的地方。

0 阅读:10

碧萝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