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权失地还能留下1100万领土?清朝为何能保全如此大面积的疆域?

枫桥墨客 2023-12-25 16:36:42
前言

清朝作为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可谓规模最大。自1636年开始,经历276年至1912年被新制度推翻,此期间历经风雨,亦见证了中国由封建转向现代化的历程。

然而,在其兴衰荣辱的过程中,清朝的国土面积明显减少,呈现出由1316万平方公里降至1912年灭亡时仅剩1135万平方公里,流失面积达181万平方公里,这几乎等于整个印尼的版图大小。

另需注意的是,清朝领土流失集中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时期,内部隐患如太平天国、捻军等与外部压力如俄国、日本等相交织。

这时的清朝被逼迫签订诸多不平等条款,包括割让领土香港、台湾等地,支付大笔赔偿金,开放众多贸易港口,甚至允许列强在国内拥有领事裁判权、租界、商业特权等行为。

这段时间,清朝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受沉重打击,国家逐渐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困境。

即便面临困境,清朝仍拥有超过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些土地全部以和平方式交给中华民国政府,成为现代中国的大致框架。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为什么无能的晚清政府能够为后世留下如此大面积的疆域?

一、清朝初期统治者的开疆

清朝在入关到乾隆年间,针对中国国内的割据活动,成功地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外方面又彻底征服了边疆地带,使其版图扩大到历史之最。

这一系列显著的开拓成果,源自于清初统治者优秀的军事策略、政治智慧、文化宽大以及族群和谐。

比如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清朝初期,为了平定南方的抗清力量,云贵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以及福建的耿精忠分别被封为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藩。

但三藩权力过大且独立性强,开始插手朝廷事务,阻碍了清王朝的统一与发展。

于是,康熙帝采取行动——削藩,剥夺了三藩的封地和权力,于是引发了他们的抗议。

1673年,吴三桂首起叛变,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号,成为反清大军的主力。

随后,耿精忠、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孙延龄(孔有德之女婿)、王辅臣(吴三桂部将)、布尔尼(察哈尔亲王)、郑经(明郑政权领袖)纷纷响应吴三桂,形成反清联合。

清朝政府巧妙运用分化、笼络等手段,成功收复了陕西、闽、桂等省份,使三藩的势力大大减弱。

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建立国号周、年号昭武,并试图以此鼓舞人心,但他很快因重病去世,其孙吴世璠继承皇位。

1681年,清军攻占云南昆明,吴世璠自尽,反清斗争就此结束。

这场长达八年的动荡,让清王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其平定,稳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消除了南方分裂势力,推动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的进程;

同时,也促使清朝政府更加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建设,这为以后平定西北、西南及台湾地区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国际环境的支持

这里关系到了两个条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尼布楚条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1648年在德国的威斯特伐利亚地区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它不仅结束了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和八十年战争,而且也确立了现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同时也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包括:确认了各国领土、主权和独立的原则,即每个国家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不受其他国家或宗教势力的干涉;

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导致了欧洲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使法国、荷兰和瑞典成为新的强国,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力,促进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分裂和民族主义的发展。

此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清朝与沙俄的和平谈判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促使双方放弃武力解决冲突的做法,转而寻求外交途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

清朝和沙俄在17世纪末发生了多次边界冲突,双方都遭受了损失,意识到继续战争无利可图,于是决定通过谈判来确定边界。

二是借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条款和格式,制定《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和文本。

1689年,清朝同沙俄订立了首份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也是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首个国际条约。

此约用满、俄及拉丁三种文字签订,其中拉丁文本被定为两国认可的正式版本。

该协议定义了中俄东段国界线,从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止。岭南、流入黑龙江的诸地均属于中国,而苏联掌控北面的诸地与河流主导权。乌第河流域则是待议区,未来将再度商讨解决。

条约还规定了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以及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通商贸易等事项。

因此,如今我们才能拿着清朝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条约对边界进行主权声索。

三、晚清政府的努力

许多人都道,晚清政府懦弱无能,才让列强欺负地渣都不剩。但事实上,晚清也曾为这个濒临灭亡的国家努力过,否则不会有如今的中国领土范围。

晚清时期,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衰弱,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

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以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国门,逼清朝政府签下诸多不平等条约,侵占国土、掠夺资源,严重侵犯我国主权。

清政府在这样的环境下,虽然表现出了无能和软弱,但也并非毫无作为,而是采取了一些改革和抵抗的措施,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维护清朝的领土完整。

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朝的地主阶级就一直在努力保住领土社稷。他们的努力,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清朝被掠夺的进程,保住了清朝的领土主体。

例如,在鸦片战争中,清军虽然不敌英军,但也曾经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关天培的虎门炮台,王錫朋的宁波之战等。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府虽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也动员了各地的地方势力,如湘军、淮军、回族军等,与太平军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殊死搏斗,最终平定了农民起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虽然再次战败,但也曾经发动了一些反击,如李鸿章的江南营,萨镇冰的大沽口,左宗棠的太平天国残部等。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虽然惨败于日本,但也曾经组织了一些抗日的力量,如丁汝昌的北洋水师,刘坤一的镇南关,李烈钧的平壤等。

除了清政府的一些努力,老百姓也为中国的领土保全出过一份份力。比如三元里抗英、义和团运动等,都让西方列强感受到了中国的领土想要瓜分是十分不易的,弄不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于是才放弃了瓜分清朝的想法。

5 阅读:1678
评论列表
  • 2023-12-26 11:53

    带的嫁妆比较多,其实赔的绝大部分都是人家带过来的嫁妆,而且还留了不少

  • 2023-12-28 15:37

    明朝是最后一个,清是奴隶制,原始社会

  • 2023-12-28 03:10

    左宗棠功不可没

  • 2023-12-29 16:46

    清朝领土比明朝多了快一半

  • 2023-12-26 22:58

    就知道一白遮百丑 一天到晚吹版图 从没见吹其他的

    上苍之上 回复:
    说得好像清朝暴动起义动乱状态不多一样
    灯鱼 回复: 上苍之上
    对比其他朝代,多还是少?
  • 2023-12-28 00:37

    那就是人口少底子厚咯。。。

  • 2023-12-28 22:54

    灭亡时候就一座城,确切说是汉人保住了东南,然后从东南慢慢收复失地

  • QH 1
    2023-12-25 23:23

    枪毙侵略者

  • 2023-12-26 06:06

    清朝作为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可谓规模最大。你确定?

枫桥墨客

简介: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