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同时身患重病,毛主席问总理:江山要谁来守

文山聊武器 2024-07-01 16:25:05

众所周知,周恩来和毛泽东是我党乃至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领导人,他们这辈子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为了给百姓谋福祉,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无独有偶的是,在晚年的时候,两人一起患上了重病,我党以两位国家领导人的健康着想,在医生的建议之下,让他们暂时放下手中繁重的工作,接受全方位的治疗。

其中毛主席被安排前往中南海进行休养治疗。周恩来总理则被安排到了著名的“305医院”进行疗养,这一年是1974年。

从那以后,有着近半个世纪革命友谊的两位伟人也很少见面了。毕竟在疗养过程中,两人也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尤其是周恩来,作为国家的总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曾放下过自己的人民,更不要说只是疗养。

虽然毛主席和周恩来没有见面,但是两人依旧写信来往,在周恩来住院以后,毛主席就曾经多次写信叮嘱周恩来,要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为了让周恩来在医院治疗更加舒适一点,毛主席还特意定制了一套沙发,命人送到其病房之中,这张沙发柔软适中,非常适合给周总理养病,当然毛主席也深知,要想让自己的这位“工作狂”好友彻底停下来养病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套沙发也可以用作办公的功能,一切都是为了让周恩来感觉到更加舒适。

不要说周恩来放不下党和人民,就是毛泽东自己,也很难在这个时期完全放下国家大事,安心养病,要知道当时正值十年动荡的后期,新生的共和国彼时的情况并不乐观,因此两人在来往的信件上面除了例行问候各自现在的情况以外,也在探讨国家的未来。

其中在来往的信件中,毛主席也对周恩来发出过灵魂的一问,那就是“我们走后,辛苦打下的江山谁来守?”

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换做是谁都要三思方可回答,那么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又是怎么回复的呢?他们在生命的弥留之际究竟都谈了一些什么内容?

新生的共和国,江山谁来守

1974年中旬,当时已经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私人医生的再三劝告下终于妥协,住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鉴于总理的身份特殊,我党特意给周恩来总理安排了一间环境不错,保密性良好的套房,尽量为周恩来营造最好的治疗环境。

本来一开始周恩来是可以选择到治疗条件更好一点的北京协和301医院进行治疗的,但是为了更加方便的处理国家事务,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离中南海更近的解放军第305医院。

面对国家总理,第305医院也是不敢懈怠,给他准备了医院最顶尖的专家组成医疗团队,包括手术和术后治疗,都是熊汝成的团队负责。

而熊汝成是我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是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权威,面的着这么一位身份特殊的病人,他也是丝毫不敢懈怠。

并且在周恩来住院的期间,毛主席也向医院下达了命令,要照顾好这位人民的总理。几十年的生死之交,让两人对彼此都是非常的了解,他也深知想让自己的这位知己完全放下工作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只能让医疗团队多费心思。

情况也确如毛主席的猜想一样,只要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稍微有好转一点,周恩来就会坐到主席送他的沙发上批阅文件,直到手术当天几小时,周恩来依旧在看文件。

经过第一次手术以后,周恩来的病情也稳定了下来,没有再度恶化。相关人员也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也是非常的欣慰,也派出相关人员到医院看望总理。

事实上,当时的毛主席身体状态也已经不容乐观,他得了老年白内障,视力近乎失明,当时所有文件都是靠秘书念给他听,通过书信联系的日子里,两位伟人讨论的最多的不是个人的健康情况,反而是国家大事。

在1975年,周恩来的身体有了一点好转以后,他也来到毛主席的休养地,一方面是希望和毛主席汇报工作,另一方面则是想见见这位多年的好友。

在重逢的日子里,两人也是非常的激动,在饭桌上,毛主席拉着周总理的手发出了一个灵魂的拷问,他说:如今我们两人都这样子了,待我们走了以后,将来打下的江山又该由谁来守呢?

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周总理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个时期对于新生的共和国绝对是最敏感的时期,当时我国可以说是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国内政局动荡,“四人帮”大搞所谓的革命,在国内搞的人心惶惶,国外当时正与苏联老大哥交恶,因此如何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为此周恩来向毛主席提出了多种设想方案,最终他们选择了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的提案,那就是以邓小平、李先念等为首作为下一任政府的领导班子。

事实上,毛泽东之所以和周恩来谈论如此重要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主席与周总理几十年来养成的默契,毛主席深知周总理是一个值得袒露心声的挚友。

当年他们初次相遇的时候,两人都是气血方刚的年轻人,周恩来彼时是二十来岁,毛泽东也才三十岁左右,可以说是最好的年华时期。

虽然他们的身份不一样,一个来自于农村,一个则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但两人都怀有相同的理想,就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改变当时腐败的中国现状。

两人的相遇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埋下了伏笔,他们是在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示威游行中相识,年轻的毛泽东和同样年轻的周恩来一见如故。

他们相互交流,互相诉说着自己对于这个国家未来之路的看法,两人越聊越投机,双方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就是从那时起,他们之间结下了革命的友谊,这一处就是半个世纪,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毛周二人在军事、政治上是相互给意见,在他们紧密的配合之下,我国的革命从探索走向现实,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以后,终于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正确道路。

事实上,在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你能想到可以默契共事的一对名人也没多少,刘备和诸葛亮是一对,另外就是毛泽东和周恩来这对。

毛泽东不能不说是一位雄才伟略的领袖,他的智慧和统筹为新中国谋得一条正确的出路,而周恩来则有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他超高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使得他可以很好的执行毛泽东的假想,两人各司其职,相辅相成,这才有了后来的新中国,虽说毛主席在其晚年是做了一些错误的决定,但瑕不掩瑜。

在新中国建立的前期,我国还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熬夜工作成了他们的惯常,加上当时的伙食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即使他们是国家领导人,伙食的营养也并不好,长期操劳加上营养不均衡导致两人的身体在晚年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但是不得不说,两人在患重病之下做出的决定经过了历史的考验,事实证明,以邓小平为首的领导人班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真正的带领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也为我国现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埋下了坚实的基础,毛周二人的眼光可谓是相当毒辣。

毛周选中之人,邓公引领我国腾飞走向辉煌

1976年,对于我国来说是悲伤的一年,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的悲剧,唐山大地震、周总理和毛主席相继离世注定使得这一年是我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也是在这一年,被后人称为邓公的邓小平正式来到了前台,他是毛周二人钦点的带领中国走向强大的人。

邓小平个子不高,但他的改革政策却是一针到位,他明白当时经过十年的动荡期以后的中国急需与世界接轨,而不是自欺欺人的自己干,于是他带着长远的战略目光,推动着中国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之路。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就是年代末,经济开始逐渐腾飞,我国迎来了世界罕见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繁荣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新的挑战和机遇。

尤其是开放沿海城市,广东成了这一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邓公在南海的角落划了一个圈,这个圈成了现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人无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一切无不说明1975年的那个夜晚,毛泽东和周恩来为成长中的新中国做出了一个正确却富有远见的决定,正如他们二人评价邓公时说的,别看邓小平矮,他可是一个拥有惊人能量的领导者。

这可以说是对邓公最高的评价。

参考资料:

《毛泽东周恩来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情谊》 杜修贤

6 阅读:1827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