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岩画:人迹罕至的溶洞悬崖,为何会出现神秘的远古岩画?

黔程历史 2024-04-10 02:15:34

贵州溶洞悬崖上发现神秘的远古岩画,是揭示古人的狩猎活动,还是远古的祭祀场景?是东边迁徙而来的苗人,还是西边迁徙而来的彝族?

一、金山洞

01.金山洞岩画

金山洞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燕楼村,为一座喀斯特孤峰;山峰一侧,为一个巨大的岩厦。

金山

金山洞

金山洞右侧靠外岩壁上,分布着赭红色颜料绘制而成的远古岩画,有人、狗、马等数十个图案。

岩画位置

岩画中,有一个很大的人物图案:两腿分开站立,双手平行伸直,手掌略微向上,头上发髻是往两侧分开,估计是个祭师;周围还有一些较小的人物在舞蹈;其余图案多呈线条状或不规则复杂图案。

从整幅岩画来看,很有可能是一个祭师在主持祭祀的场面。

岩画(祭祀场景)

这个祭师和我在清镇市来子洞下侧岩厦所看到的岩画很相似,均为站立状,形态基本一致,就连头上的发髻也几乎一样。

来子洞下方岩厦岩画

由此可以判定,金山洞岩画与来子洞下方岩厦岩画两者同源。

不过来子洞岩画的细节更丰富,颜色也更鲜艳,估计作画时间更靠后些。

另外一幅岩画上,是一些人和狗、马等动物图案,表现的是古人的生活或狩猎的场景。

岩画(生活/狩猎场景)

02.金山洞摩崖

据估计,金山洞摩崖最早刻于元朝时,可以说是贵阳最早的崖刻了,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山水侵蚀及风化严重,字迹已经模糊难以辨识了。

金山洞崖刻

倒是有一幅题字还算清晰,可以清晰看到“贵州贵阳府”、“金山岩”等字,不过整体来看,同样难以辨认了。

金山洞题字

金山洞题字

二、猫坡洞

2008年,在花溪猫洞坡又发现了大型岩画。

在石龙村关山组公路右侧,一块较大平坝的边上,就是猫坡了。

拍照的时候,天空中正飞过一架飞机,想到去探寻古人类遗址、远古岩画,让我颇有“时空之旅”的感觉。

由此小路前行

到达坡脚后,一条依稀可见的小道通往山顶。

这条小道在面向猫坡的右侧,猫坡坡脚中间地方虽然有文保牌,但是大家别从那儿上行,我试过,到达不了。

猫坡右侧小道上行

依稀可辨的小道

01.南洞

躲匪洞:

爬至半山处,小道右侧是一条上行岔路,从岔路继续上行不远,就可以看到一个石块垒成的城墙门了。

南洞城墙门

进入洞中,发现是一个较大的岩厦,从城墙门及封闭城墙来看,岩厦也是一个躲匪洞,估计修建于清咸治时期。

躲匪洞

岩画:

岩画就在岩厦右边的外侧岩壁上。

岩画在图中左侧外部

岩画是用赭红色颜料绘制在几块石壁上,有人、动物及一些抽象画,比较清晰的约有20幅。

岩画整体

我择取几幅,供大家鉴赏:

单幅整体图

单幅局部图

单幅局部图

单幅局部图

此幅岩画展现的是三个动物,其中最左侧的动物有多条“尾巴”或“腿”,难以明白其含义,黔程推测可能是古人的某种“图腾”;右侧两个动物明显为四条腿,黔程推测可能是狗。

单幅整体图

单幅局部图

此幅岩画展现的是两个动物,其中左侧图案已经模糊不清,右侧图案和前述“图腾”相同。

单幅整体图

单幅局部图

单幅局部图

此幅岩画展现的是两幅人骑动物图案,黔程推测动物应该是马。

单幅整体图

此幅岩画展现的人骑马和一匹马的图案。

这匹马的图案,跟开阳画马崖上的图案类似,均是粗线条勾勒的马匹状,黔程判断,两处岩画可能同源。

开阳画马崖

岩画中还有两幅很抽象的“点状”图案,令人难以索解。

竖形“点状”图

圆形“点状”图

如果只看圆形点状图案,倒是有点像“太阳历”图案(如古彝人的“太阳历法”);但结合竖形点状图案,好像逻辑不能闭环。

黔程喜欢往简单地方去想,或许这就是一个“计数”的概念吧,比如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家庭或个人。

熬硝洞:

岩厦的左侧,是一个人工筑砌的洞门。

熬硝洞洞门

洞内可见人工挖掘的沟道,估计是引水沟,末端就是熬硝坑了。

引水沟

继续往前,溶洞分为两个支洞,右侧支洞岩壁上有非常漂亮的地质纹路,我只能用手电筒照出一小块,无法展现它整体宏观的视觉感受。

通过手电筒的光所拍的照片,让我感觉特别像运行中的木星,泛着微光,后面是深邃不见底的太空。

“木星”

“木星”

左侧支洞里有一些钟乳石,不算很漂亮,不过有一颗“瓜子”比较有意思。

左侧支洞

左侧支洞

“瓜子”

两个支洞均不算深,回望洞口,漆黑一片之中,隐约可见白色的“希望之门”。独自一人身处漆黑的溶洞深处,我内心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每个人身处极端环境时,都会有一些与平常不同的感觉,从心理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格式塔”。

回望洞口

02.北洞

洞葬:

出南洞后,继续往上前行,小道两边灌木、刺蓬较多,但也勉强可辨、可行。

北洞也是一个比较高大的岩厦。

以前,世居此地的苗民将去世的家人洞葬于此;如今棺木均已入地埋葬,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就埋在北洞地下。

前些年,苗民在此举行“跳洞/悼洞”仪式,纪念他们的先祖,不过随着人口减少及外出,现在已经不再举行了。

北洞

岩画:

北洞外侧也有岩画,只有两个图案,比较抽象,我更是不明其意。

北洞岩画

站在北洞口,外侧为孟关乡石龙村关山组,一大块平坝展现眼前。

北洞眺望

高山、溶洞、斜坡、平坝,这是理想的古人类居住地点,也难怪在此出土了古人类打磨的石器;换言之,猫洞也是古人类遗址。

三、大塘口

在息烽县乌江边上的悬崖峭壁上,也发现了远古岩画。

开车到温泉镇三交村大元组后,沿着右侧公路继续下行。

大元组

快要出村时有两条岔路,往下面一条即往江边走。

经过一些下行弯道后,公路两侧是村民种的沃柑,终点是一块水泥坝,可在此停车。

停车处

沿着水泥坝左侧悬崖小道下行,不久就可以看到左侧的岩壁了。

沿此小道下行

左侧岩壁

01.大塘口岩画

大元组岩画正式名称为“大塘口岩画”。

岩画位置较高,时代久远,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不大容易发现。

岩壁下方有一个新建的水泥石砖神龛,岩画就在神龛上方突出岩壁的上面。

岩画在突出岩壁的上面

大塘口岩画共两幅,也是用赭红色颜料绘制而成的。

右侧一幅为三个人物图案,其中一个躺在地上,另外两人站立并做舞蹈状,在两人的中间,有一个祭祀用的工具状物件。

图案中祭祀工具特别像彝族祭司毕摩用来祭祀的工具“热布”,而三个人物高耸的发髻,也正是古代彝族男子特有的发型。

右侧岩画

右侧岩画放大

左侧一幅为上下两个图案,上方为一个高大男子双手向上举起的形状,下方为三个舞蹈男子,似乎是在听从上方男子的指挥或配合上方男子的行为。

左侧岩画

右侧岩画放大

岩画下方,即水泥神龛的上方1米处,有一幅题字,从字体来看,应该是古彝文。

古彝文题字

古彝文题字

就近观察后,这和我在彝族村寨所看到的彝文基本一样。

黔西南州兴义市鲁毗彝族村彝文

结合岩画和彝族题字判断,大塘口岩画为古彝人所画,图案中的人物估计为彝族祭司,展示的是他们祭祀的场景。

至于右侧岩画中为何有一个人是躺在地上,黔程推测:此人可能生了病,毕摩正在通过祭祀方式为其治病。古代时,很多民族巫、医都是相通的。

贵州彝族传统世居地在今贵州西北部毕节一带,约唐宋之之际渡过乌江,进入贵阳一带。

大塘口下方,就是两条河流汇合后流入乌江处,所以大塘口岩画可能是彝族迁徙途中所画。

02.写字岩

大元组村民把大塘口俗称为“写字岩”。

大塘口下方,是一个古渡口,是贵阳至遵义的古道。

古时人们为顺利渡河、保佑舟楫平安,一般会在渡口供奉佛或菩萨,大塘口古渡也不例外;如今岩画右侧还遗存两幅佛教崖刻,不过字迹已模糊,只隐约辨识崖刻上方“阿弥陀佛”几个大字了。

“阿弥陀佛”崖刻

历史上,无数人从此古渡往来贵州、四川,留下了很多题字,这就是此地俗称“写字岩”的原因了。

黔程择取几幅,供大家鉴赏吧。

“湖廣客”

从“湖广客”三字来看,此位仁兄可能是“湖广行省”之人。

如此来看,此字有可能刻于元朝时期;当然,元朝之后,也有“湖广”一说,并不能完全确定此字刻于元朝。

“龙庄子書”

这是一首诗,大体已模糊,依稀可见“仙境”“流水”“山歌”“韻风”“清鸟”等字,均是描述此地风景之意;最后一句“徘徊情恋恋,日影又西沉”,作者在此流连良久,夕阳西下,恋恋不舍离去之情跃然字上。

“张遗經此”“瞿會峯”

此幅题字也很有意思,“张遗經此”,看来这位仁兄经过此处,特意刻字留念,颇有到此一游的感觉;旁边“瞿會峯”就更有意思了,这位叫瞿会峰的仁兄,在名字下面居然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人乘坐龙舟或驭龙飞行的样子。

“采药樵人”

这幅字是一位既采药又砍柴的人到此写下的,估计是一位隐士吧,或者是一位没有入仕的读书人,普通老百姓可没这么闲情雅致吧。

“三女”

此幅字有“三女何等xx”字样,此地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妹岩”,估计此幅字中“三女”,就是“三妹岩”名称中的“三妹”了。

黔程猜想:“三女”可能是三姐妹,有过让人赞誉或悲壮的故事;可惜,我没有了解到相关故事。

崖壁上,还有多处用白色石灰写的上世纪的标语。

时代标语

遗憾的是,岩壁上的题字大多模糊不清,题写时间也不可考。

不过,岩壁上密密麻麻的题字,无愧“写字岩”三字。

黔程按:上述题字,我不敢肯定自己“认识”完全正确,请大家自行鉴别。

四、贵阳岩画浅析

金山洞岩画和孟关岩画主要是人物和动物画,动物中以马、狗为多,多是生活或狩猎情形,与开阳画马崖岩画极为类似。

黔程猜测:这类岩画可能是由世居于此的花苗(苗族六大支系之一)所画。

而大塘口岩画主要是人物画,多是祭祀场景,从祭祀工具和人物发髻来看,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古彝人所画。

至于来子洞岩画,其中洞中“文字”部分,估计和古彝人有关;而来子洞右下方岩厦中人物画,则和金山洞岩画同源;所以来子洞岩画是不同的人画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以上只是我个人分析,既不专业也不负责,纯粹个人观点。

有关“开阳画马崖”和“来子洞岩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我的另外两篇旅游随笔,即《贵阳拾遗:画马崖,苗族六大支系之一为什么会在崖壁画马》和《贵阳一日游:想不到千亩田坝中,竟隐藏着神秘的岩画、摩崖与古渡》。

游玩远古岩画,是和古人的一次时空对话。

古人未必会想到,后人会来此揣摩他们寓意显而易见的岩画;今人也想不到,居然百思不得其解古人所画寓意!

历史隐藏的信息就在那里,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而已!

附:贵阳岩画地址

01.孟关岩画: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石龙村关山组猫洞坡。

02.金山洞岩画: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燕楼村(园区二号路)。

03.来子洞岩画:贵阳市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长冲组。

04.开阳画马崖:贵阳市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村主坪组、顶趴上寨组。

05.大塘口岩画:贵阳市息烽县温泉镇三交村大元组。

0 阅读:0

黔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