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无眠,苏轼妙笔生花,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2024-06-20 12:36:38

在寂静的深夜,万籁俱寂,星光点缀着夜幕,许多人已陷入甜美的梦乡。然而,总有一些人,思绪万千,夜半无眠。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喜欢在这样的时刻,以诗词为笔,抒发内心的情感,让文字在夜空中绽放。诗词不仅是他们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他们灵魂的寄托。

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之情,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祈愿之愿,再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绪之叹,每一首都饱含着诗人的深情厚意。

苏轼也是如此。

流传千古的《临江仙·夜归临皋》正是他在夜半无眠时写下的名作。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他在人生低谷时创作的一首佳作。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苏轼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他退避社会的生活态度和希望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大意是: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所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仆人都已睡熟鼾声如雷鸣。我轻轻地敲了敲门,连仆人都不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上片起句“夜饮东坡醒复醉”,开门见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揭示了苏轼特有的生活情趣与豪放性格。“归来仿佛三更”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深沉,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 ,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下片一开始,苏轼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古人认为“元气”是人身之根本,但作者却感到“营营”而终归要消亡,自己无法掌握命运。

“夜阑风静縠纹平 ”,使我们想象到一幅苏轼内心世界的图画:虽然遭遇人生风浪的吹打,但他的心灵深处始终如一潭静水,没有涟漪,没有波涛,安静地保持着自己高洁脱俗、独立不阿的人格。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苏轼潇洒如仙的旷达情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此处采用典故,进一步表明将来要隐迹江湖,不再受世俗的束缚与牵绊。

这种愿望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抗,更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与探索。

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是否有苏轼这种豁达呢。

1 阅读:54

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简介: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