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创新,领跑与闪耀——记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神经编委会启动会

桐乐说健康 2024-06-21 15:40:39

6月14日上午,北京挥别了连日的惊雷暴雨,迎来了骄阳破云而出。和骄阳一样备受期待的是我国神经脑血管病领域的盛会——中国卒中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2024(CSA&TISC 2024)(以下简称“天坛会”)的召开。正值中国卒中学会十周年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与中国卒中学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共同牵头,召集全国神经领域的权威专家成立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神经学科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神经编委会”)。

图 神经编委会启动会现场专家合照

篇章一:领航神经,携手同行

谈及神经编委会成立的初衷,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社长、总编辑侯晓梅女士表示,报社作为医学专业媒体,始终保持与天坛、协和、宣武、华山等多个神经“国家队”密切合作,为医生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术内容。我国神经领域发展已进入“超速快车道”,在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以及认知障碍等领域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神经编委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提高神经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推动神经学科的创新发展、助力神经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并提升人民群众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图 侯晓梅女士致辞

如何理解神经领域已进入“超速快车道”?神经编委会主编王拥军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中国神经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过去十年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以2023年为例,四大医学顶刊共计发表了22篇脑血管病相关的研究文章,其中有9篇来自中国,几乎占到全球的一半。从当前的数据来看,2024年的研究质量及数量也将继续维持这一超高水平。为了让国内的同道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神经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作为受邀的主编、副主编、执行主编以及编委,我们有责任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一起建设好这一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更多年轻神经科医生的快速成长。

图 侯晓梅女士为王拥军教授颁发神经编委会主编聘书

图 王拥军教授致辞

图 王拥军主编与侯晓梅女士为神经编委会副主编以及执行主编颁发聘书

图 王拥军主编与侯晓梅女士为神经编委会编委颁发聘书

篇章二:凝心聚力,共谱新篇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学术传播一部主编李妍女士为现场的专家详细地阐述了未来神经编委会的工作计划。报社将和编委会专家一道,从基层发展,专业科普与神经创新等三个维度发力,更好地实现神经编委会的四大方向使命。

图 李妍女士分享神经编委会工作计划

在神经编委会副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崔丽英教授的主持下,亲临现场的专家们纷纷踊跃发言。

崔丽英 教授

关于《中国医学论坛报》,专家们这样说......

作为陪伴中国医生成长的一份医学专业报纸,几乎每位专家都谈到了和这份报纸的小故事与大收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一句“我是《中国医学论坛报》的忠实读者”,打开了全场专家热烈讨论的“话匣子”。徐教授讲到,我参加工作的时间刚好和报社成立是同一年,这么多年的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中国医学论坛报》作为涵盖十几个学科领域的医学专业报纸,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地了解整个临床医学发展的大方向。

除了为医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平台,这份报纸也将“国家队”医院、“国家队”诊疗埋植到临床医生心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东教授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癫痫是华西神经亚专科中的优势方向,质控工作、多学科诊疗等等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中国医学论坛报》刊登过一整版的华西癫痫质控工程内容,有医生读到相关内容后非常感兴趣,特意找到华西院领导,希望华西神经科可以持续更新相关内容,让更多的医生学习到来自“国家队”的高质量临床干货。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宋海庆教授提到这份历经41年发展的报纸,多次提到了“难”这个字。难在新媒体浪潮下仍然坚守纸媒,难在协调“国家队”资源帮助基层医生提升诊疗能力。作为神经编委会编委的一员,宋教授表示,未来将和“国家队”一起努力,为我国神经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徐安定 教授周东 教授宋海庆 教授

关于神经科医生的需求,专家们这样说......

神经领域人才梯度建设较为完善,包含各个年龄段、不同学术层次、不同临床诊疗水平的医生,由此衍生的阅读和学习需求非常丰富。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刘丽萍教授指出,作为一份有较大基数、广泛受众的医学专业报纸,未来可增设并细化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专栏,满足各梯度医生的学习需求。

谈到神经科医生的需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海峰教授认为,临床医生日常工作繁忙,对于学习内容的质量要求更高。报社及神经编委会要着重把关内容产出,保质保量,从权威专家的述评以及重点数据类信息入手,助力中国神经科医生的高质量发展。

除了学习需求之外,学科带头人或者领域核心专家还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培养人才以及为学科发声。报社如何利用现有的纸媒和新媒体资源更好地帮助专家们完成这部分工作,成为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巍教授关心的问题。张巍教授主攻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性疾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课题,也取得了诸多革命性成果。“我们有义务和责任通过神经编委会这一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将领域内的重大进展传播到全国各个角落”。

刘丽萍 教授李海峰 教授张巍 教授

关于报社的新媒体矩阵,专家们这样说......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报社成功转型,在新媒体赛道中也位居前列。壹生平台是报社自主运营的医学APP,汇集图文、视频、课程、音频、训练营、直播等多种新媒体模式和配套的专业医学内容。对此,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董漪教授在启动会上非常自豪地讲:“我在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平台上已经有了一大批粉丝”。董漪教授的成功,完美契合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常年与报社进行新媒体合作的初衷:“给年轻人更多一点机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程忻教授对报社新媒体工作板块非常支持,将越来越多的华山年轻人介绍给了报社,病例汇报、指南解读、前沿进展......向基层传递神经疾病诊疗干货的同时,也将每位华山人锻炼成了六边形战士,实现了医生、读者和平台的“三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也是报社新媒体矩阵的“老朋友”,在科室主任朱以诚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协和神经科基本功”系列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第三季的重磅回归。三季的内容累计超过100篇图文,覆盖神经科诊疗基础,对于神经领域的住院医师、年轻医生而言,是系统的、宝贵的学习资料。朱教授也在筹备相应的口袋书工作。从新媒体圈粉出发,最终落脚到纸质版手册,“协和神经科基本功”完美诠释了报社在横跨纸媒与新媒体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董漪 教授程忻 教授朱以诚 教授

关于高质量学术内容,专家们这样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子孝教授给出了3方面的建议。第一,优化基层医生学习路径,让指南/共识以及新技术等内容更方便地传递到基层医生手中。第二,从单一研究报道向研究脉络梳理转型。第三,增加神经交叉学科的内容,拓宽神经科医生视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认为,创办具有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色的专科学术专栏、打造学科差异化的学习课程将会吸引更多神经专科的医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晶教授表示,临床医生最终离不开具体病例的诊治,因此,基于真实病例的讨论最能调动起临床医生的兴趣以及关注度。包括临床诊疗思路分析课程、具体疾病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等内容也是报社未来值得思考的业务拓展方向。

李子孝 教授樊东升 教授丁晶 教授

关于报社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专家们这样说......

在新媒体赛道中,交互性,即用户之间、用户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性是当下重要的风口之一。医学内容如何实现在专业性、及时性的基础上兼顾交互性,成为了现场专家自发讨论的热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马青峰教授认为,改变知识单向输出,尝试多种新媒体形式的内容表型,如测评类、直播类、真人秀类等等,其本质都是为了增加知识的交互性。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朱晓冬教授建议,打造临床医生的个人IP,形成“类自媒体”圈层,这对增加用户的关注度和粘性可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其实,在报社探索新媒体赛道之初,就已经成功地打造了“孔较瘦”这一个人IP,结果也正如朱晓东教授所预期的那样。这恰恰说明,在报社与编委们不谋而合的想法中,蕴含着共同的愿景和使命。

马青峰 教授

朱晓冬 教授

编辑手札

对于有着41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而言,坚守的是面临多方挑战的纸媒,创新的是集合了微信公众号、壹生APP、网站等全平台新媒体矩阵;坚守背后是服务中国医生的初心,创新背后是与中国新一代青年医生共同成长的决心。对于中国神经病学领域而言,领跑的是以脑血管病为代表的亚专科发展,闪耀的是中国研究改写全球指南。我相信,领跑背后是中国医生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坚守,闪耀背后是中国医生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在这个正反馈闭环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也在发挥着医学专业媒体的力量:曾经无数次翻阅这份报纸的“年轻人”,最终成长为书写中国神经病学发展的“领路人”。

END
0 阅读:0

桐乐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