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丧命,竟是他汀惹的祸?常年吃他汀的患者,谨记“三查两忌”

三秦的备忘录 2024-06-25 04:36:51

内容资料来源:

1. 李明,张伟,刘洋, 等. 扩张型心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 39(6): 478-483.

2. 赵红, 马云飞. 扩张型心脏病遗传学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3): 210-215.

3. 朱晓光, 张华, 陈晓红. 扩张型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9): 865-869.

43岁的江苏男子沈凯南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专门负责为客户提供房屋装修。多年来凭借着高质量和优惠的价格备受好评。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在运营管理各方面他可谓是殚精竭虑。

2018年,公司已经步入正轨,然而一次意外让他们陷入到了舆论的风波当中,沈凯南当时没少到处找关系处理,可仍然免不了一次重创。那晚回到家后,沈凯南一言不发,妻子叫他吃饭也没有理会,径直回房关上了卧室门。

一个人待在卧室里,沈凯南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悲痛,随着情绪愈发激动,他的心脏也开始扑通扑通的狂跳,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从胸腔里蹦出来一样。就当他靠着墙壁准备缓解片刻时,后背又传来了一阵撕扯般的痛感。

守在门外的妻子自觉情况不对劲,赶紧拿出钥匙打开房门,就看见沈凯南蜷缩在地上,神色痛苦。妻子急忙找出救心丸让他舌下含服,这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要不我们还是去医院看看吧,我都不记得这是第多少回了,前阵子你总说忙,现下也该有时间了。”妻子望着沈凯南说道,还夹杂着几分无奈的语气。

隔天,二人到了医院。经过系列检查,显示患者左心房及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机舒张功能减退,主动脉瓣轻度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综合各项报告初步诊断结果为扩张型心脏病。

扩张型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特征是心脏的主要泵血室左心室变得扩张和收缩功能减弱。这种情况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和血栓形成。

随后在征求了同意后,医生安排沈凯南做了造影手术。发现患者右前降支4段中度狭窄,右冠状动脉2段轻度狭窄。血管内有明显的斑块阻碍血液流通。

夫妻两听着这么多词,还有些回不过神。随后,医生补充道:“你们不用太担心,目前的情况还是有治愈希望的,这样我先给你们开些他汀,按照我教你的用法用量吃一段时间过来复查,到时候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到家以后,沈凯南并未第一时间服用药物,而是打开手机拍照。妻子十分纳闷他这是要干嘛。不一会,他便炫耀式的说道:“你看我就知道这药副作用大,幸好我提前了解了。不然按照医生说的不知道吃多大的亏呢。”

无论妻子如何劝说,他也不当回事,就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来。果然,服药不到一个月,问题就层出不穷。最开始是胸闷,喘不上气,他理解为这是刚开始用药的正常反应。

随后发展成胸痛,仿佛有人用手在胸腔里搅动着,好几次险些昏死过去。这时他已经有了怀疑的心思,不过还是没重视起来。直到那天夜里,他突然觉得后背一阵放射状的疼痛,伴随出现的还有胸闷等症状,就当他想呼救时,却不受控制的晕倒在地。

急诊科的医生接诊后迅速展开救治,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后,心里顿时升腾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随后心电图的结果证实了这一想法,ST段抬高,T波倒置,集中反映了心肌梗死这一结果。

抢救过后,沈凯南终于苏醒过来。妻子见他睁开双眼,忍不住开始责备:“早告诉你了你偏不听,这下好了因为他汀险些丧命!”这话让沈凯南摸不着头脑,下意识反驳道:“这病跟他汀有什么关系?”

医生这时走了进来,替妻子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有关系,这次心梗和你擅自更改服药方式密不可分。”自知理亏的沈凯南不敢接话。

随后医生又补充道:“他汀固然能帮助解决烦恼,但如果不注意三查两忌,救命仙丹也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催命符。”

一、三查:肝功能、肌酶水平、血脂水平

首先,肝功能检测对于服用他汀的患者至关重要,因为他汀类药物在肝脏中代谢,有可能引起肝脏损害。服用他汀前后都应进行肝功能检测,特别是监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

如果患者的ALT或AS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上限的三倍,通常需要停药,并探讨其它的治疗选择。虽然他汀类药物导致严重肝损害的风险非常低,但定期检测肝功能可以作为一种预防措施,确保药物安全使用。

其次,肌酶水平,特别是肌酸激酶(CPK)水平的监测同样重要。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肉问题,从轻微的肌肉疼痛到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后者虽然罕见,但可能导致肾脏损害甚至死亡。

当患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肌肉疼痛、无力或肌肉酸痛时,应检查CPK水平。如果CPK水平显著升高,需考虑降低药物剂量或停药。在实践中,除非有症状指征,否则不推荐常规监测CPK水平,但医生可能在初始治疗阶段或药物调整阶段考虑进行检测。

另外,持续监测血脂水平也是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脂检测能够评估药物的疗效,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变化,同时也能监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通过定期检测,医生能够确保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两禁忌:擅自改变药量、擅自停药

擅自改变药量和擅自停药无疑是两项重要的禁忌。他汀类药物的治疗需要基于医生的细致评估和处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旦擅自增加药量,可能会增加肝脏和肌肉等副作用的风险;

反之,减量或停药可能导致血脂水平反弹,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特别是那些由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而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此外,突然停药还可能引起“反跳效应”,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迅速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0 阅读:0

三秦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