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的胜算并不大,曹爽走对一步就能反败为胜

文诩历史 2024-06-25 10:59:08

三国后期,影响天下局势的一件事莫不是曹魏正始十年的高平陵政变。在这次事件后,司马家正式登上争霸天下的舞台。虽然后世对于司马家夺权方式,以及建立的政权,颇有微词,但是也不得不佩服当时司马懿的果断和谋划。

说实话,司马懿能取得高平陵政变的胜利确实是一个奇迹,毕竟当时从实力对比来说,曹爽有着绝对优势,也就是曹爽是一个草包,换作其他人,司马家根本无法夺取曹魏政权。那么在高平陵政变中,双方到底都做了什么事呢?

其实从曹操开始,虽然对于司马懿有过重用,但是更多的还是防备。无论是曹丕,还是曹睿,他们更希望司马懿为其筹谋划策,而不是执掌兵权。在那个时期,曹魏为了巩固皇权,都是由宗室成员来执掌军权,因此,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各自坐镇一方。然而,随着这些人的凋零,不得已开始启用司马懿为将,来应对诸葛亮的进攻。

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的兵权迅速被收回,由此可见皇帝对于司马懿的防备。

然而,司马懿实在太能活,接连熬死曹魏三代君主,朝中也不再有比肩司马懿资历的老臣。在魏明帝弥留之际,他还是不放心司马懿,又因为新帝年幼,只能将朝政大权委托给宗室曹爽,并叮嘱他要防备司马懿。

曹芳继位后,曹爽作为辅政大臣,谨记魏明帝嘱托,一直压制着司马懿。为了逐渐降低司马懿在朝中的影响,就将其尊为太傅,并没有实权。司马懿很清楚曹家对自己的防范,因此并没有对抗,只是在暗中积蓄力量。

为了让曹爽彻底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之心,司马懿就用了计谋,诈称自己不久于人世,当时的曹爽也是专门派人查验过此事。在得到肯定的结果后,曹爽彻底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变得更加骄纵,引得不少朝臣的不满。

到了正始十年,曹爽带着皇帝曹芳,以及众多朝臣,一同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这一去,直接造成洛阳空虚,司马懿抓住机会,率领暗中培养的死士,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

其实,这个时候,曹爽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的。毕竟在曹爽身边有着天子,再加上他大将军的身份,完全可以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司马懿仅仅占据洛阳如何抵挡。

可是,曹爽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在得知家小沦陷后,大哭一场,更是听不进谋士正确的建议,选择向司马懿投降,至此,曹魏政权落到司马家的手中。

其实,司马懿与曹爽的实力差距确实很大,司马懿只是赋闲在家的太傅,而曹爽可是当朝大将军,掌握天下兵马,对于实力上的差距,司马懿不可能不清楚,但是他对于曹爽这个人的性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料定他不敢破釜沉舟,这才敢发动政变。

而事情的发展与司马懿所预料的完全一样,曹爽顾忌家小,不敢拼命,认为交出权力,就能当个富家翁,没成想最后还是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 2024-06-25 14:37

    历史是由偶然因素改变的!无异岂度?

文诩历史

简介: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