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端午节,我从不吃粽子

木春的故事 2024-06-08 20:27:48

粽子,中华传统美食之一。在我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包粽子。我家住在小县城,奶奶也会特意跑到乡下去捧一把粽叶回家。端午节那天,人人都在吃粽子。

可是,我却非常不喜欢吃粽子。

1

不就是一把糯米,放在粽叶里一包,然后放上蒸笼,一个个粽子就完成了。纯纯的糯米,夹杂着几颗红豆,往糖罐里一滚,这样的粽子实在是让从小喜欢吃辣的我难以下咽。但大人可不管那么多,每次都要逼我吃下。

然而越逼我,我就越痛恨吃粽子,并且恨不得把家里的粽子全丢出去。

等我长大了些,奶奶不再亲手包粽子了。一想到每次都要大老远地跑去拿粽叶,费时费力包好了粽子大家却不那么感兴趣,奶奶索性就放弃了这项“拿手活”。

就当我正庆幸端午节不用再吃粽子的时候,一个个前来探望二老的亲戚却人手一袋粽子,硬是把我家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而奶奶向来是个节俭的人,即刻我便知道:我没有好日子过了。

吃粽子,我真的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抗拒。简单的一个吞咽,都变得那么困难。所以,端午节都快成了我最讨厌的节日。但是,我的生日恰巧又在端午节后几天,这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好在我上高中以后,常年寄宿在学校。所以端午节的时候,我就可以完美地躲过吃粽子的这一场“浩劫”。尽管节后的返校,奶奶也会嘱咐我带上几个粽子。

“奶奶,粽子就留给你和爷爷吃吧。学校发的粽子我都还没吃完呢。”

显然,学校并没有发粽子。

2

关于吃粽子这件事,待我上了大学,态度却发生巨大了转变。那时候我大一,室友家人给寄来了粽子,她邀请我尝尝看。

我一见是粽子,吓得连忙摆手拒绝了。室友见此,也只好独自品尝。只见她一边吃,一边说着:今年的粽子有点油,肥肉有点多。

肥肉?粽子里怎么会有肥肉?我十分惊讶:你们家那边的粽子里面还放肉啊?她回答:对啊,我家那边的是咸粽,都是放五花肉的。于是,我凑到她桌前仔细地端详了一下。

她家的粽子,确实和我老家的粽子不一样。这粽子颜色更深,被蒸过的五花肉也已经在流油了。

我浅尝了一口:哇,这粽子也太好吃了吧。糯米的软糯可口、五花肉的肥而不腻、再加上满满的粽叶香味,粽子居然可以这么好吃,我好爱!

自那以后,一向抗拒吃粽子的我,每逢端午节居然也会主动买上几个肉粽。不过,我知道那是味道征服了我,而不是节日征服了我。

3

等我再大一点,硕士毕业了。我留在上海工作,老家在湖南。除了春节,一年到头便难得回家。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的身上渐渐多了“情怀”这种东西。我开始理解了诗句里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我与家人联系不多,但每当端午节、中秋节来临,我的心里也开始有了牵挂。

我会在端午节的时候,紧随潮流地买上一两个粽子;也会开始关注,哪里会有赛龙舟的活动。也正是在这时候,我才真正地主动去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

其实端午节的由来已经非常久远了,但是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确实是源自著名的“屈原投江”事件。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被小人迫害,赤胆忠心的他报国无门,便投身汩罗江,以死换取清白。老百姓为了防止他的肉身被江里的鱼虾啃食,于是便将一个个粽子投至江里。

而后,每年老百姓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去纪念他。延续至今,就成了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的文化。只是,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屈原,也忘记了这段故事。

在那个食物短缺的年代,老百姓能自发地将粽子投到江里。老百姓宁愿自己饿肚子,都愿意在精神上支持屈原。可见,屈原是多么的伟大,老百姓是多么地崇尚他。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前不久网友疯狂给死去的“胖猫”点外卖的行为,可真是莫大的讽刺!

节日最大的意义,其实是在于铭记。铭记历史、铭记英雄人物,同时也铭记自己的家人。

包粽子、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可能你和我一样,并不喜欢传统的粽子,但是粽子也是可以改良的,就好比我爱吃的肉粽。然而,现在这么多美食,粽子是非常容易被遗弃的。一旦开始遗忘,我们的这些历史文化、手工文化也将会随之被遗忘。就好像我们死去的亲人一样,一旦被遗忘,他们就会彻底消失。

但是只要我们一直铭记,他们就会活在我们的心中。不论历史变迁、朝代更替、四季变化,他们将永远同在。每当我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他们便会奔赴而来,将生命之火点燃。

小小的粽子,大大的传承。

0 阅读:17

木春的故事

简介:一个有脑子、懂思考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