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浩大的乌克兰“大反攻”如今已经基本偃旗息鼓,而在乌克兰兵力枯竭的时刻,俄军开始组织局部反攻,俄乌战场形势开始出现新的变化。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报道,乌军在扎波罗热地区进攻4个月以后,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转入反攻。报道称,10月9日,俄罗斯军队开始实施自己的反攻,反攻集中在顿内茨克城以北的阿夫迪夫卡(Avdiivka)。
(俄军已经包围阿夫迪夫卡)
阿夫迪夫卡位于顿涅茨克市以北,是俄乌战争中乌军一个重要的筑垒城市,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乌军就在该市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俄军曾多次进攻该地都未能攻克,但是目前俄军已经像包围巴赫穆特一样,将该市团团围住。《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无论俄军是否能攻克该市,都会对乌军的士气产生重大打击。而乌军如果要守住阿夫迪夫卡,就必须从扎波罗热地区抽调部队,以增援顿涅茨克,但是如果这样调动,将会进一步削弱乌军在南线的兵力,让乌军更加难以突破俄军防线。
(名场面:乌军在俄军猛烈炮火打击下损失惨重)
我们的军事家自古以来一直崇尚的战争法则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但要集中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一思路后来被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如今在俄乌战场上,在经历最初一年多的混乱后,俄军显然已经逐渐掌握了作战的节奏:俄军在广阔的战线上构筑了绵密庞大的防御体系,所有的防御体系纵深都达到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同时俄军在防御阵地前沿还部署了大量的侦察小分队,通过小分队观察乌军动向,然后召唤后方的炮火打击和航空兵轰炸。这样乌军在对俄军发起进攻之前,部队在集结地就会遭到俄军远程火力覆盖,等接近战区时,又会遭到坦克地雷等障碍的拦阻,所以在见到俄军之前,乌军的进攻部队往往就已经损失大半。
(俄军装备的技术水平确实不如北约,但俄方的优势是炮火猛烈,依靠火炮洗地作战,俄军依然在战争中掌握着主动权)
俄方战报显示,从5月份乌军发起“大反攻”以来,俄军已经打死乌军9万余人,并摧毁了超过20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从战术层面看,北约为乌军补充的装备,以及训练的所谓“精锐部队”如今已经在俄军的大纵深防御体系面前基本损失殆尽。最近,在乌军兵力枯竭的情况下,俄军终于开始打起了防守反击。
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星期六(14号)透露,俄罗斯对乌克兰东部战略重要城市阿夫迪夫卡发动密集空袭,乌克兰东北部走廊的冲突“极大恶化”。俄军战报称,目前已经占领了当地焦化厂外的煤灰山,同时乌军后方通向阿夫迪夫卡的后勤补给线也遭到俄军炮兵的远程覆盖,守军补给岌岌可危。
(俄乌地区冬季极为寒冷,地面封冻后根本无法挖掘战壕和工事,乌军冬季的防守将会非常困难)
俄乌战场有一个气候特点,那就是冬季极为寒冷,俄军选择在冬季发起进攻,这也是俄罗斯军队自沙俄时代以来的传统战略。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冬季低温低,所以土地普遍被冻结,很难挖战壕构筑工事。在二战期间,根据古德里安的记载,冬季地面封冻后工兵铲根本挖不动,甚至连炸药也很难炸开冻土。因为无法构筑防御阵地,所以德军在冬季很难有效阻挡苏军的进攻,所以苏军就经常在冬季对德军发起进攻。
(俄军掌握节奏后,卡-52武装直升机的战绩也开始直线上升)
目前乌军刚刚经历夏季反攻,人员损失惨重,已经无力组织人员就地组织防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军抓住时机,迅速转入反攻,那么肯定会在战场上产生可观战果。而且由于冬季难以构筑地面工事,俄军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航空兵的火力对乌军实施打击。根据报道,俄军新一代自杀式无人机、卡-52M武装直升机等武器最近异常活跃,和以往的卡-52相比,新式的卡-52M增加了一台毫米波雷达,从而可以在冬季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精确扫描和锁定乌军目标,并对其发动打击。
(俄总统普京对战争形势表示乐观)
随着俄军逐渐“渐入佳境”,乌军的日子显然会越来越难,对于目前俄乌战场形势,俄总统普京在接受采访时乐观表示:“现在沿着整个接触线正在做的事情叫做‘积极防御’。我们的部队正在几乎整个地区强化自身阵地。(这是)相当大的一片区域。”从宏观上看,目前乌克兰总人口已经从战前的4000多万骤降到如今的1950多万,其人力资源正在慢慢枯竭,同时北约给予乌克兰的各项援助也在缓慢削减,尤其是在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有点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了;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恐怕已经无力再支撑下去,停战或许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