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后就想小便,和半天不去厕所的人,哪种身体更健康?

韵羽康康 2024-02-12 08:45:32

水是生命之源,多喝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喝水可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促进代谢和消化,并有助于预防许多疾病。然而,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喝水后的反应大相径庭,有些人喝水后频繁上厕所,而有些人喝了水几小时后都毫无尿意。那么,喝水后就想小便的人,和半天不去厕所的人,哪种人身体更健康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是如何变成尿的。

水进入肠胃道,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浆,通过漫长的“旅途”,血浆中的水分和所有晶体物,由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为原尿;肾小管将原尿中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水分和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排出含有少量氨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的水溶液为终尿;最后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一般来说,一杯水进入人体,代谢时间需要30-40分钟,即40分钟左右产生尿意是正常的。但每个人体质不同,影响排尿次数的因素有很多,随着一些原因的出现,排尿次数也会出现差异。

一、生理因素影响

膀胱大小

我们人体保存尿液的地方叫膀胱,通常膀胱容量平均为300-500ml,当膀胱中尿液累积至200ml时,人会产生尿意。不过,每个人的膀胱大小各有不同,有人一喝水就想排尿可能是因为膀胱较小,一有尿意就会刺激到膀胱;有的人膀胱比较大,尿液积累到很多以后才会刺激到膀胱。

括约肌功能

括约肌负责控制膀胱,当括约肌松弛时,膀胱储存能力较差,导致排小便的次数;当括约肌紧绷时,膀胱具有较大的储存容量,上厕所次数减少。

喝水和排尿习惯

有些人平时不习惯主动喝水,非要等到特别渴才会去喝,时间久了膀胱会适应缺水的环境。一旦有水分流入,突然受到刺激,就会产生尿意。而有的人习惯性憋尿,导致他们的膀胱敏感度降低,所以喝水后产生的尿意会有延迟。

二、病理因素影响

血糖高

血糖水平较高的人,通常存在代谢障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也相对差,导致尿液中的糖分增加,进而导致尿液增加。

泌尿系统感染

感染泌尿系统炎症时,一喝水就会出现膀胱当中出现的刺激感,不断想排出尿液,因为尿液刺激膀胱颈部或者是膀胱三角区所引起的排尿反射,所以就会出现频繁上厕所反应。

肝脏疾病

肝脏严重发生病变后会牵连到肾脏,导致肾脏出现异常,人体的排尿系统就会发生紊乱,导致尿液增加,排尿次数增多。

总之,对于“喝水就想尿”和“喝水后半天不去厕所”,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影响因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出现这两种情况时,我们要注意排查,身体是否伴随其它症状,比如尿痛、排尿不畅、排尿不充分,尿液颜色发红等。如果出现异常,最好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发生谨遵医嘱。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个关注,再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携手打造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1 阅读:15

韵羽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