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按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刘邓率领十二万晋冀鲁豫野战军克服重重困难,在兄弟部队(华东野战军陈粟兵团、陈唐兵团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的策应下,一路鏖战,终于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像一枚楔子一样插入大别山区,举国震惊。自此之后,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攻守易势,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时,原本的十二万人马只剩不到七万,且当时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放弃了全部重武器,导致刘邓大军的战力严重受损,大大影响了刘邓大军在后期的淮海战役的发挥。
在当时的情势下,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为何要刘邓放弃背靠根据地作战歼敌、而要冒着巨大风险跳进敌占区进行外线作战呢?
1947年初,国民党军队将针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投入重兵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国共双方军队人数对比均在3:1左右,数场战争下来,哪怕华东野战军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如孟良崮、宿北、鲁南等战役,但仍改变不了敌强我弱的局面,导致解放区的人力财力物力几乎消耗殆尽,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
而同时期,刘邓领导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有二十多万,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有四十多万,且不是国军重点进攻方向,战场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将破局的希望压在了刘邓的肩上,对刘邓发出了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敌占区的3A级绝密电令,这才有了开头的刘邓十二万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那一幕。
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刘邓是否一定要千里跃进大别山呢,哪怕减员五万多,且导致战力降级?是否还有别的办法可以调动数十万国民党军队,以减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压力。
答案或许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刘帅被称为我党我军的军神,指挥打仗的本事是毋庸置疑的。刘帅指挥能力超群,用兵谨慎,且爱兵如子,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正因为他的谨慎,导致晋冀鲁豫野战军不敢强势主动出击,正面强撼国军的重装集团。如果刘帅能在47年上半年多打几个像孟良崮、宿北、鲁南这样的大捷,整建制的歼灭国军十几二十万的话,一方面可以补充战争的各项消耗(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数十万国军过来,这样无形中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压力,这样一来,或许也就不用千里跃进大别山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刘帅军事指挥水平不如粟裕,而是各有各的特点。刘帅用兵谨慎,从不打无把握之仗。而粟裕则是胆大心细,经常兵行险着,却也能取得大胜。但我想粟裕也不是天生爱冒险,而是不得已而为之。试想一下,粟裕领军打仗,面对的敌人一直都是数倍于己,不冒险歼灭敌人,自己生存都成问题,哪怕只有四五成把握,也敢全力一战。如孟良崮战役,这种“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险仗,除粟裕外,其他人(包括刘帅、林帅)是不敢打的。
另外一点,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当时还尚未意识到,其实我军当时已经具备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可能,所以在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中央军委和毛主席也要求粟裕带3个纵队过江打游击,想借此扰乱国军后方,后经粟裕数次斗胆直呈,中央才同意粟裕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粟裕为此立下了在半年内歼敌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的军令状。后筹划并组织实施了豫东战役,顺利完成了任务。
而在粟裕筹划豫东战役时,刘邓曾复电“似嫌胃口过大”,意思是这一战风险太大,建议放弃。幸亏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作战方案,才保证了豫东战役的实施。
而在豫东战役进行的过程中,山东兵团未能牵制住黄百韬兵团、中野阻击胡链兵团不力,导致黄百韬、胡链两个兵团意外出现在豫东战场,差点导致豫东战役崩盘。关键时刻,幸亏粟裕力挽狂澜,才保证了豫东战役的最终胜利。
其实,中野是完全有机会阻击胡链兵团的,只是指挥员还没有正面阻击胡链兵团的信心和决心,导致胡链兵团冲破防线,意外出现在战场上,导致豫东战役草草收场。山东兵团同样如此。
因此,综上所述,如果刘帅能在47年上半年组织几次大兵团作战,并有效歼灭国军几个兵团的话(注意是歼灭而不是战胜,歼灭比战胜困难许多,战果也大很多,当然己方战损也会大很多,这也是很多军迷批评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战损偏大的原因),或许就不需要千里跃进大别山了。当然,这不是刘帅个人的问题,而是我军当时普遍还缺少与国军正面对抗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对此,你怎么看?
粟总生来就有这一经验,在战争中学习而已
小编,去好好读读军史,看看军委在解放战争第一年对各大区取得战绩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