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为何能轻松攻下天津?我军兵力和炮兵,皆对国军有碾压优势

妙之评过去 2024-05-12 05:51:42

在解放战争进入到决战阶段,我军相继在东北、华北和中原战场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其中平津战役我军两大野战军联手,直接解决掉华北傅作义集团,堪称是解放战争中打的最顺利的一仗之一。

特别是刘亚楼29个小时,解放当时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天津,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有意思的是,当时在进攻天津之前,攻城的总司令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就跟林总和军委打了包票,30个小时内拿下天津。

那当时我军究竟是有什么优势,以至于向来谨慎谦逊的刘亚楼,敢拍着胸脯拿30小时拿下工业重镇天津?

天津战役总指挥刘亚楼将军

东野入关,包围天津

1948年9月,东野秘密南下包围锦州,辽沈战役爆发,在东北的长达一千五百多里的战线上全线出击,歼灭了国军东北剿总司令部在在内的47万国军,从45年到48年,东野在关外起码歼灭了100万国军,而且还是主力中的主力——包含第13、52、71、新1、6军在内的大量精锐部队。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我军和国军的兵力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且因为拿下国军40多万精锐的装备以及沈阳等军火库,我军在装备上也发生了根本上的逆袭,从量和质上都实现了对国军的全面碾压。

而在短暂休整后,军委命令东野快速入关,快速拖住在华北的国军傅作义集团。

入关的东野装甲部队

国军在华北地区还保留了傅作义指挥下的60多个师的60余万军队,而当时的傅作义正举棋不定,到底是要往西保护自己绥远的地盘还是听老蒋的话将部队撤退到长江以南,但无论他怎么做,都对战局形成不利影响,加大我军的歼敌难度。

而好在傅作义太贪了,他收缩兵力集结于平、津、张、塘一线,摆成一字长蛇阵,一副可进可退的阵型。面对傅作义的部署,东野快速结束休整进入关内,并且将12个步兵纵队+1个特种兵纵队+铁道兵以及野司合计80万大军,分为左、中、右三路,日夜兼程开赴华北战场。

而当时东野林罗刘以及聂老总组成的总前委最开始的作战部署是:

先打傅国军在北线(平绥线)的傅作义嫡系主力,然后再包围南面的国军中央军,将其包围在平、津、张一线然后具而歼之。

平津战役总前委

按照作战部署,北线也就是东野右路的路黄子华先前兵团在华北第2、3兵团的配合下直接攻克北平以北的密云、怀来,并在张家口地区歼灭了傅作义104和105军,随后在新保安歼灭傅作义起家的35军,至此控制了由八达岭至张家口的平绥路全段,彻底切断了傅作义部北逃跑之路。

与此同时,在北线激战正酣的的时候,中路以东野主力为首,直接穿插到北平南面的丰台地区歼该地守军5000余人,并占领了石景山电厂,至此也初步完成对北平的包围。

左路军在入关后,沿着北宁线攻击前进,先后解放了唐山和汉沽以及天津的静海等要点,且经过10天左右的追歼作战,切断了天津守军和塘沽国军的联系,基本实现了天津外围的包围。

到了12月24日,我军基本将华北国军主力40多万人,全部包围在了

北平(25万)、天津(13万)和塘沽(5万)三个城市里面。

因此,在傅作义没来得及反应之前,我军早已切断其退路。

华北敌人被围在张家口、北平、天津和塘沽地区

而至于北平、天津和塘沽这三个城市,到底先打哪一个,军委和总前委也有自己的看法。

军委最初的决定是攻打最外围的塘沽,毕竟当时平津是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贸然打会导致人民财产和城市遭到损失,同时也不利于我军接收。如果能拿下塘沽,并且控制出海口就更能孤立平津的敌军。

但总前委经过侦查,发现塘沽附近河流和盐池众多,多为不结冰的水网不利于我军大兵团共建,而且塘沽是港口城市我军进攻塘沽势必会和塔山一样受到来自海上国军舰炮的覆盖,且国军可以快速从海上支援,难度颇大,难以把守敌全部歼灭。

如果先攻击塘沽会更加深平津守军做困兽犹斗的心理很可能将拖长解决平、津和解放全华北的时间。而军委在听到前线的判断后,也认可总前委的判断,在北平城古建筑和人口较多,且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军委同意了先打天津的部署。

就这样我军也开始着手准备天津攻击事宜

天津老城

降维打击,轻取天津

天津城用当时守军司令陈长捷的话来说,就算东野大军倾巢出动,他也有把握守两个月。

当然陈长捷虽然不算名将,但也是水准之上,而之所以他敢这么说主要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从地势上天津周围是广阔绵长的沿海洼地,周边有永定、大清和清水等河流,水网密布,不利于重兵展开,给大兵团多兵种的作战带来不少困难。

而且后期陈长捷给把运河水倒灌,形成护城河。而且基于地势水网陈长捷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和碉堡,每隔二十至三十米有一座碉堡、在碉堡的外围有有几道铁丝网、电网和鹿砦,周围埋设数以万计的地雷。

天津城外敌人的工事

为了扫清射界,陈长捷还把周边的民房拆掉,进攻部队动向也直接暴露在火力点前面。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沿着护城河有大型碉堡三百八十多个,连同市内和纵深的碉堡共约一千多个。纵深的地堡群直达核心工事区,陈长捷把它自夸为——“大天津堡垒化”。

他以为凭借着这样的复杂地形、坚固工事和十三万多兵力,天津就完全可以固守,所以被围以后仍然拒绝投降,继续顽抗。

但这样的配置在东野大军面前多少有点不够看。

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攻防两军,根本就不再一个水平线上,东野对天津守军的降维优势不要太明显……

天津城防司令陈长捷

第一点,先说说兵力火力配置。

天津守军共两个军,10个师,连同特种部队及保安部队共计13万余人。

那么都是哪些部队?

这里面最强的是林伟涛的第六十二军,该军是粤军部队全是半个中央军,曾是余汉谋的王牌,在解放战争开始后武器得到加强,到充其量也是半美械部队。

刘云瀚的86军更是由东野在东北重创了2次的新编第5军改编而来,兵源是1948年5月从南京补充的新兵。

至于很多人说全美械的94军那就更完蛋了,以前的94军是土木系的王牌,到到了华北之后就被华北野战军胖揍,久待天津的他们也不务正业开始投机倒把,况且其基干的第5、121和157共3个主力师全部被傅作义调去守北平,在天津的仅有军部和最弱的305师(1948年5月刚组建)。

而除了几个正规师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不入流的保安部队。

天津城国军守军

没有对比就没伤害,我军为了天津战役也是抽调了东野大部分精锐。

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亲自指挥5个纵队外加特纵的两个炮兵师以及野司下属的坦克部队共计34万人,在兵力对比上是2.6:1。参战部队分别为第1、2、7、9和12纵队,外加刘亚楼专门从攻坚猛虎6纵借来的17师,东野5虎来个两个半,加上后起来的9纵以及虎将钟伟的12纵。可以说东野有一半以上的精锐全都集中在了天津。

当年号称最精锐东北剿总都尚且打不过,面对经过3年关外作战洗礼,一直都在和国军王牌主力作战身经百战的东野将士。

这些国军二三线部队在兵力劣势下怎么守?

入关的东野精锐部队

兵力是一方面,但装备的差距比兵力更甚。

曾经主席也说过我军的装备和老蒋比就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但到了平津战役时,我军却成了“龙王”,按李云龙的话来说

“半辈子都没打过的富裕仗”。

以天津守军为例,得到美军海军陆战队援助的他们确实换装了部分重武器,13万守军合计装备虽然不详,但从我军在战后缴获装备可以大概推算出天津国军重武器情况,战后我军缴获1648门火炮,其中迫击炮1500多门,重炮(山、野和榴弹炮)为61门,满打满算国军防御战损比为50%,其重炮不过120门。

在天津城的国军部队,士气很差

而我军这个数值是多少呢?538门。

而且大多数都是榴弹炮和野炮,无论是投射的弹药量和数量都是天津国军的5倍以上,这就像二战时期中日炮火差距。

火炮多,我军的弹药也是相当充足,为了打天津我军炮兵一共发射了8万多发炮弹。

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歼敌47万辽沈战役打下来,我军消耗炮弹15.6万发,平津战役我军也才消耗15.2万发。如此阔绰的我军,连炮火准备都持续了1个小时以上。

除了火炮,东野还特别调动了精锐的装甲部队(48辆坦克和装甲车)协同步兵作战。

东野王牌的150毫米美式榴弹炮

第二点,再说说部署和情报

虽然同为福建出来将领,但陈长捷和刘亚楼在指挥上压根不在一个档次。

和经历过长征,又去苏联留学还参加过东北解放战争的刘亚楼相比,早年跟在傅作义后面又投靠老蒋当闲官的陈长捷,显然在指挥应变上要弱于刘亚楼。

举一个例子。

天津城区是南北狭长,城市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北城区,因此守军在进行防御部署时候,侧重于北面,因此陈长捷对于兵力的排布是——以最精锐的62军两个师防守西北防区;以86军外加一个河北保安师合计4个师防守东北防区;以94军第43师防守西南地区;以3个师为预备队。很显然陈长捷的防御是“重北轻南”,留足够的预备队随时增援。

刘亚楼在指挥部里面布置作战

而刘亚楼也是见招拆招,直接制定了

“东西并进,拦腰斩断”的战术。

这样可以有效和迅速可靠贯通国军防线,把敌人拦腰斩断,还能将兵力向两翼扩展。因此我军将突破的重点放在了中路,而为了迷惑陈长捷,刘亚楼甚至还将指挥部设在北线,并且还派了一个重炮营,轮番在城北试射,让陈长捷误以为我军要加强城北的工事,从本就薄弱的中路直接增调部队增援。

可以说,仗还没开打,陈长捷就已经按照刘亚楼的部署在走。

东野对天津城的攻坚部署

当然刘亚楼之所以这么胸有成竹,主要还在于我军在情报上对于国军的全面碾压。

在围攻天津的时候我军早就精准获得到国军各部队驻扎和分布情况,甚至于情报上还精确到国军每一个连的驻地,长官姓名。

在天津外围的作战中,我军炮兵可以精准挨个点名国军每一个据点和暗堡,以至于国军高层都自嘲我军的炮兵长了眼睛。我军炮兵是没有长眼睛,但我军的情报人员长呀。

看过《潜伏》的都知道我军情报人员余则成将天津布防图送到了攻城部队手上。

但实际上,送上布防图的不仅是余则成,还有天津的学生,他们在屋顶上将国军的碉堡群画了出来,不仅学生, 就连参加修建碉堡的工人也提供了情报,所以在攻坚开始时候,刘亚楼的指挥部就出现了至少三份天津国军火力图,而且都是精细到碉堡的形状、守备兵力。

对于刘亚楼来说,进攻天津更像是在地图上的攻防演练,而这可是作为参谋长的刘亚楼绝活。

攻坚天津的我军炮兵

最后就是作战准备。

不同于之前东野围攻锦州因为国军东西两个兵团的增援迫在眉睫,我军在进攻天津的时候并没有显的很急迫,不客气的说除了天津和北平外,整个华北大地都是解放区,刘亚楼是主场作战,我军可以从容不迫的调动部队和后勤指挥作战。

为了此次作战, 我军发动了广大的支持前群众,广泛支持作战,为了克服水网环境,群众们建设了苇子桥,这种桥浮力大,不怕枪弹打,在敌火下运动方便,并且可以就地取材,我军登城作战的翻梯、船桥、云梯等都是群众门就地编织而来。

而且困扰大军攻城的护城河,也在一位放羊老伯的建议下,引入碱水河水,将其冻实,敌人费尽心机的护城河失去了作用。

还被各界群众支前

为了确保大军物资,聂老总还发动华北和东北两地的人力物力支援天津前线。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附近储存了4000多吨弹药: 在秦皇岛储存了700万千克粮食,14万千克食100万千克鱼肉等副食品;紧急动员展开了33个野战医院,可收治上千伤员。

除了天津外围的群众之外,在天津市区的群众、学生和工人也在作战前行动起来,当年陈长捷和国军在天津市区横行霸道、倒行逆施,广大人民早就迫切希望天津解放,于是他们自发形成组织,为进攻的我军提供情报,作为向导积极带领入城的我军穿越城区。以至于我军在进攻时候可以避免误伤天津市区的建筑和工厂。

有趣的是,正是因为我军提前做了这么多准备,因此在天津战役结束后不过几小时,广播电台就开始广播,电讯交通畅通,商店开始营业,人民欢欣鼓舞,天津市区呈现了一片热闹的景象。

天津各界人民庆祝天津解放

综上所述,刘亚楼之所以敢打包票,32个小时内却实际不到29个小时,将以陈长捷为首的13万国军全部解决,并非空穴来风,在我军装备和兵力硬实力的绝对优势,以及广大解放区以及天津人民的支持下,傅作义妄想以天津为其增加谈判筹码无异于是痴人说梦。而拿下天津,也为我军的以和平解放北平奠定了实力基础……

1 阅读:579

妙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