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为何袁大头却生产了几亿枚

博采历史 2023-05-13 19:12:30

中华民国建立后,国内秩序并未稳定,中国国内出现了各军阀林立的形势,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也被袁世凯占据。

1915年,袁世凯在国会、请愿团和各省代表拥戴下恢复了君主制,并于1916年1月1日登基称帝。

袁世凯称帝引发了国内各军阀势力的讨伐,不得已情况下,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仅在位83天。

袁世凯称帝时开始铸造“袁大头”,但是袁世凯也仅仅在位83天,为何后来“袁大头”也继续铸造,高达7.5亿枚?

袁世凯当皇帝

袁世凯,字慰庭,河南项城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的政治家。

年轻时,袁世凯曾参加过朝鲜平叛,而后以帮办朝鲜军务的身份驻军朝鲜,帮助朝鲜编练新军。

回国后,清政府准备筹建新式陆军,袁世凯就在天津小站练兵,后来这支陆军就发展成为北洋六镇,成为了清末陆军主力。

袁世凯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辛亥革命后,受清政府派遣南下对抗南方革命军,因为担心一旦把革命军打败了,清政府必然会收拾自己,就一边打一边向清廷索要好处。

后来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军达成协议,谁要是能让皇帝退位就让谁做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就逼迫宣统皇帝退位。

1912年1月25日,袁世凯和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随后清帝宣统发布退位诏书。

清朝对中国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而袁世凯自己成了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多次迫害国民党元老,并且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散中国国民党,遣散议会,受到革命党的多次讨伐。

1915年,袁世凯在国会、民众请愿团、以及各省代表的拥护下,在北京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袁世凯称帝时,各地对北洋政府的讨伐接踵而至,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抵制。

随后云南的蔡锷和唐继尧发动讨袁战争,紧接着广西和贵州也相继响应讨伐袁世凯。

面对一波接一波的讨伐声势,袁世凯坐立难安。不得已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退位,恢复了“中华民国”的年号。

袁世凯的退位并未平息国内的讨伐,各地起义军继续进攻袁世凯的北洋势力。坏消息一个接一个而来,袁世凯也是忧愤成疾,并于1916年6月6日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57岁。

袁世凯死后被安葬在老家河南,一代枭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铸造袁大头背景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时候,国内使用货币非常混乱,规格各不相同,而且流通混乱,不仅有铜币,也有碎银子和纸币等等。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给自己军队抽离军费,也为了给将来自己称帝多留一份合法性。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就以大总统令颁布了《货币条例》和《货币条例施行细则》,条例细则主要是将货币铸造发行权收归国有。

在全国统一使用同一货币——一圆银币,正式开始整顿币制,从此确立了银本位的制度。

同年12月,北洋政府的钱币制造厂以及江南制币厂就先后铸造了以袁世凯头像为基础的一圆银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袁大头”。

在这一时期,一圆银币等同于国币一元的价值,国币的主币是一圆银元,重量是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材料是白银占89%,铜占10%,锡占1%,一枚标准银元重量是七钱二分。

银币正面是袁世凯戎装左侧头像,以及此款银币的发行年号,北面则是嘉禾纹饰和币值,银币外圈是直齿边,也有部分是工字边和花齿边。

后来袁世凯称帝,全国各地开始起义讨伐袁世凯,为了镇压各地的起义军,袁世凯的军队也是四处奔波,逐渐军队也是越打越少。

为了激励军队士气,也为了给军队筹集更多的军费,袁世凯儿子袁克定就让人铸造了伍圆银币,只不过当时袁世凯很快就退位了,伍圆银币虽然有少量铸成,但是也没很快流通起来。

“袁大头”毕竟是袁世凯在位时铸造的,那为何袁世凯死后的几十年,依旧成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货币呢?

袁大头的地位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的主要货币之一,“袁大头”也是对袁世凯像系列货币的口语俗称。

其实银元并不是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时才有的,早在清末就开始流通银元了。

清末时期,西方各国在中国占据大量土地,同时也经营各种商业,带来了大量的西方金币和银币等货币。

光绪年间,各省都有铸造银元的现象,只不过和以前铸造纹银形式一样,质量上各地也都不一样,掺假严重,而且数量上也无法统计,清政府也无法统一和控制,就造成了银币混乱的局面,对民众使用和流通非常不利。

袁世凯的银元含银量很高,即便有质量差的,也有超过八成纯银,民众也更容易接受,在当时的金融市场也很快接纳了“袁大头”,逐步取代了清末的龙洋。

袁世凯只做了八十多天皇帝,很快被赶下台,再不久就死去。中华民国又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各地军阀为了地盘相互攻伐,这些军阀为了给军队发军饷,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各自铸造“袁大头”来解决各自的问题。

不仅各地军阀在私自铸造银币,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在继续铸造,这并不是为了纪念袁世凯,主要是当时“袁大头”已经流通起来,民众接受度高,再加上各地的铸币厂用的都是统一的模具,再重新设计新的得不偿失,而且国内都在混战,国民政府也没过多心思去管这些事。仅仅1915年和1916年的两年时间,仅南京铸币厂就生产了3.8亿枚银币,可见当时发行量有多大。

1927年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准备改变一下货币形态,毕竟新的总统要有新的货币,于是就强迫全国各地的铸币厂停止发行“袁大头”,准备用孙小头来取代袁大头。

想法是好的,但是全国的民众并不认可所谓的孙小头,毕竟“乱世用金银”,处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任何货币都不如金银保值。

无论是金或者银,都是硬通货,比纸币靠谱多了。

面对这一局面,蒋介石也是无可奈何,在1935年强行发布法币,强迫民众接受纸币,禁止使用袁大头。

但是当时各地战乱频发,国民党对各地控制力也不强,无法做到强制所有人使用法币。况且国民党对法币印发的不加节制,也造成很多人“穷的只剩下钱了”,可见当初法币有多不值钱。

我们在电影或者电视剧描述民国时期有些镜头中,一些大佬拿着纸币来点烟就可知纸币烂发的危害。

在蒋介石统治时期,还发行过金圆券,其结果也是烂发严重,造成不可挽回的通货膨胀。从此民众再也不相信所谓纸币,只认“袁大头”,并且袁大头的购买力一直跟稳定。

建国后,为了统一使用新货币,中央发布了第一套人民币纸币,但是使用金银已经根深蒂固,国内保留了大量的“袁大头”,自然有着很强的购买力。虽然一些大城市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但是在乡下依旧在流通袁大头。

后来云南和西藏等西南地区逐步解放,为了稳定这些偏远地方经济,中央为此还让成都铸币厂和沈阳铸币厂专门铸造过一批“袁大头”运往这些地区。

1951年,中央正式停发袁大头,从此告别了流通几十年的银币,开始人民币的时代。

结尾

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让人们所不齿,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袁世凯铸造的“袁大头”确实为中国的金融市场的稳固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这几十年混乱的年代,各种形式和各地区铸造的“袁大头”也多达7.5亿枚。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袁大头”留存在民间依然有很大数量。在整个货币收藏市场依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0 阅读:34

博采历史

简介:读历史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