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黑料

无心镜 2024-06-18 00:28:26

01

万安、刘吉

万安是明孝宗时期的首辅,孝宗只有两个儿子,而且次子还夭折了,万安就认为孝宗是房中术欠缺,所以就给孝宗进献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论述房中术的书。孝宗收到这样一封奏疏,属实很尴尬,而且还是首辅送来的。孝宗命太监怀恩拿着它到内阁,说:“这是大臣所应该做的吗?”万安羞愧流汗,伏地不起。

当时内阁由万安、刘吉、刘珝三人负责。万安不学无术,贪婪狡诈,靠结交宦官、讨好万贵妃而把持权柄,人们把刘吉等三位辅臣称为“纸糊三阁老”。

明宪宗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很少召见大臣。一日好不容易召见万安、刘吉、刘珝三人,万安三人却无法回答宪宗关于国家的问题,只知道叩头并高呼“万岁”。官员们由此给了他们三人“万岁相公”的戏称,以此讽刺他们的无能。

万安特别喜爱一个小妾,致仕之后,就把自己任上贪污受贿的钱财的一半给了这个小妾。万安的儿子万翼知道之后,直接把万安和小妾的钱全部抢走,并且把小妾也收归己有,万安则在悲愤中去世。

接替万安担任首辅的是“纸糊三阁老”中的刘吉。明宪宗驾崩后,明孝宗即位,各路御史立即纷纷上书弹劾内阁,内阁中其他两人都请辞,只有刘吉硬是赖着不走。

刘吉这一耍赖,反而因祸得福,明孝宗将其他两位内阁成员革职后,刘吉成为了资格最老的内阁成员,顺势成为了首辅。因为这件事,刘吉便得了个“刘棉花”的绰号,其意思就是说,刘吉就像棉花一样,“越弹越发”。

02

商辂

商辂历经三朝,是成化时期的首辅。

商辂最看重的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到一个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墓穴,好让商家的官位代代相传下去。为此,商辂以重金在徽州寻访到了一位很有名望的风水先生,供在家里,到处寻访风水宝穴。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寻得一风水宝地。

商辂将墓地买了下来,做了一个大墓,共有七个墓室,外道有碑坊耸立,两旁有石狮守候。商辂为官多年,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怕死后有人毁墓,他就做十二座这样的墓,让人不知道自己究竟葬在何处。

商辂去世后,其子让人用十二副棺材分别抬往各个墓地,商辂葬在何处,只有其子一人知道。

商辂大女儿很有心机,她在商辂入殓之时,在棺材盖上插入了一支绣花针,所以她知道父亲真正葬在绿荷塘。

03

夏言、严嵩

夏言做首辅之时,朝廷为表示对内阁成员的尊重,特地每天会给阁臣准备餐食。夏言家底丰厚,且生性奢侈,所以不吃朝廷提供的餐食,而是自带美酒珍馐,就连餐具都是都用镂金的。严嵩和夏言做了两年同事,严嵩自己吃朝廷提供的伙食,餐食非常一般,而夏言顿顿吃香喝辣的,但夏言一勺都不分给严嵩吃。

嘉靖帝痴迷于道教,有一次他将沉香水叶冠赐予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并没有在意,并不戴在头上;而严嵩每次上朝都会戴此冠,还特地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嘉靖帝见状,当然更喜欢严嵩而嫌弃夏言。

04

高拱

高拱担任首辅之时,因为张居正的背刺而被免官职,所以他心中对张居正一直耿耿于怀。

临终前,高拱写了《病榻遗言》四卷,记述张居正勾结冯保夺取首辅之位的经过,将张居正描述为阴险刻毒的人物,大骂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张居正死后,《病榻遗言》刊刻,这样一本描述朝廷内部斗争的书籍,由于描绘了很多细节,一经刊发,即广为流传。

05

沈一贯

沈一贯是万历时期的首辅,当时万历帝为了敛财,派遣大批太监到各处开矿收税,引起大臣们的反对。

万历三十年(1602年)二月,万历帝突然染疾,以为自己命不久矣,急召首辅沈一贯托付后事,并同意召回各地的太监,罢免矿税。沈一贯遂立马拟旨,当夜,群臣都在宫中通宵加班处理此事。

第二天,万历帝身体又好转了,便令数批太监急至内阁,要追回谕旨,不准罢免矿税。沈一贯并不想交出圣旨,20多名太监纷纷跪下磕头,以致额头出血。沈一贯无奈,只好交还圣旨。

当时司礼监的大太监田义也认为应该罢免矿税,认为此圣旨不可交回,触怒万历帝,万历帝甚至气得抽剑差点要杀了田义。几日后,田义遇到沈一贯,即唾骂道:“相公你要是稍稍再坚持一会,矿税就能撤销,为何如此胆怯!”沈一贯被骂得一声不吭。

06

朱庚、李廷机

朱庚是万历后期的首辅,他担任首辅的时候已经72岁高龄。当时万历帝怠政,朱庚当了三年首辅,连皇帝一面都没有见到。一些御史、给事中认为他无能,于是群起对他进行弹劾。弹劾他的言官一个接一个,最终多达50多人。朱庚一看,这么多人弹劾我,皇帝又罢工,就不想干了。

朱庚于是不断写辞呈请求致仕,一连写了20多封,万历帝都置之不理,最终朱庚死在了任上。

朱庚死后,接任他担任首辅的是李廷机,正是万历帝怠政的高峰期,各部门都严重缺人,各地的奏折万历帝也不批,李廷机的工作根本就没有办法开展,而一些言官也开始弹劾他不作为。

李廷机选择辞职,辞呈交上去之后万历帝根本不理,李廷机就继续写。为了让万历帝相信自己是铁了心要辞职,他把房子送给穷人,打发全家老小回老家,自己则跑到一个庙里住了下来。

李廷机在破庙里住了整整5年,写了123封辞呈,但万历帝竟然还是没有批准他的辞呈,人们都称其为“庙祝阁老”。

最后,李廷机彻底崩溃了,直接跑回福建老家去了。万历帝也都懒得追究,由他去了。

07

周延儒

周延儒两次担任首辅,后一次担任首辅之时,明朝已经快亡国了。

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一月初四日,清军越过长城墙子岭,第六次入塞大掠。

崇祯面对此局面,也是束手无策,心中愤懑难忍,在廷议中说自己要亲征。内阁大臣们一听,纷纷跪下请求代帝出征。

周延儒也赶忙跪奏请求代帝出征,崇祯帝说:“先生既果愿去,朕在宫中让人算过奇门遁甲,正在此刻,一出朝门,即向东行,慎勿西转。”

周延儒不得不谢恩领命,第二日就从北京城出发。周延儒哪里敢跟清军交手,带着一众总兵在通州城内好吃好喝,并伪造大胜的军报给崇祯。崇祯有太监们作为耳目,这些事情很快传到了崇祯的耳朵里面,崇祯大怒,将其革职。

后来,一起贪腐涉及到了周延儒,崇祯下令让他自杀。

明朝一共有三位首辅被杀,分别是:夏言、周延儒、薛国观。而崇祯一人就杀了两个。

08

魏藻德、陈演

魏藻德和陈演在崇祯末期先后担任内阁首辅,此时的大明朝极度缺钱,崇祯帝就开始让他们带头捐款,魏藻德捐了500两,陈演一分钱没捐,他们为了表示自己没钱,故意在自家的宅子上写上:出售。

作为明朝最后一任首辅的魏藻德,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城的第二日,就毕恭毕敬地前去拜见。

李自成问他:“为何有今日?”

魏回答:“我是新进入内阁,旧主不听我的忠言,所以有今日。”

李自成听了这话,怒了:“你新进入就受到恩宠,那就应该为社稷而死,为何偷生?”李自成说完,就让人将其囚禁。

魏藻德不甘心,在囚室里隔着窗户大喊:“如果用我,什么官我都可以接受。”

李自成自然不会用这样的人,魏藻德死于刘宗敏的拷饷。

而陈演作为内阁大学士,同样善于演戏。

崇祯在位时,有问题咨询陈演,陈演大多数时间都选择沉默,因为其害怕担责。在召吴三桂勤王、南迁等问题上,采取拒不配合的态度,贻误了时机。

但李自成进京之后,陈演立即积极了起来,主动捐献了4万白银。李自成很高兴,就将其释放。这个陈演,正等着做大顺的高官的时候,却被李自成杀掉。因为李自成要出征山海关的吴三桂,害怕明朝旧臣作乱,所以杀了陈演。

1 阅读:43

无心镜

简介: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